写在前面:
王安石和宋神宗是“捆绑”在一起的历史人物,二者分开来看,似乎缺少点什么。很多人看“王安石变法”,都是着重在王安石身上,却少有人把目光和笔墨投放到宋神宗身上。
这本书则很好地还原了宋神宗在“变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宋神宗》
✍️:迟振汉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品方: 时刻人文
副标题: 未竟的变法
这本《宋神宗:未竟的变法》是一部关于宋神宗的传记。作者用简练却又通俗易懂的叙述让人看到了一个年轻有为、勤俭无华、勇于改革、行法持衡的宋神宗。
他的一生,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在读者眼前。书中不仅描绘了宋神宗在政治舞台上的风云变幻,更细腻地刻画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抉择。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家现状,他没有选择安逸,而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变法的征途。
王安石,这位变法的重要推手,与宋神宗携手并进,共同书写了一段改革传奇。他们的合作,既有志同道合的默契,也有意见相左的争执,但正是这些复杂的情感交织,让这段历史充满了人性的温度。书中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历了每一次政策的出台与落地。
然而,变法之路并非坦途,阻力重重,挑战不断。保守派的阻挠、百姓的不解、甚至是亲人的反对,都让宋神宗的改 革之路充满了荆棘。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坚守着心中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改 革者”的担当与勇气。
最终,虽然宋神宗未能完全实现他的变法理想,但他的努力与坚持,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本书不仅是对宋神宗一生的回顾,更是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深刻反思。它让我们看到,改革之路虽难,但只要心怀信念,勇于探索,就一定能照亮前行的道路,为国家和民族带来希望与光明。
如果神宗不是英年早逝,旧党未掀翻变法,仍轰轰烈烈的进行,或许靖康之耻不会发生,或许北宋不会灭亡,更或许实现大一统也未尝不可。然而,历史的车轮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神宗皇帝的早逝,如同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划破了北宋变法图强的天空。旧党趁机而起,他们以恢复祖宗法制为名,对王安石变法展开了全面清算。那些曾经引领时代潮流的新政措施,或被废除,或被歪曲,国家再次陷入了保守与僵化的泥潭。
假若神宗能够亲眼目睹这一幕,或许会痛心疾首,悔不该未能将改革进行到底。但时光无法倒流,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转折都承载着无数的遗憾与教训。变法虽然戛然而止,但它留下的思想火花,却如同暗夜中的星辰,照亮了后来者的道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靖康之耻的发生,似乎成了一种历史的必然。金兵的铁蹄踏碎了北宋的繁华,也将变法未竟的遗憾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然而,即便是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仍有无数仁人志士,怀揣着变法强国的梦想,前赴后继,试图在废墟上重建一个更加强盛的王朝。
或许,正是这些不屈不挠的努力,为后来南宋的偏安一隅,乃至元朝大一统的到来,埋下了伏笔。历史虽然无法假设,但每一次回望,都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改革与进取,永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北宋的兴衰更替,也永远提醒着后人,珍惜每一个改革的机会,不让遗憾重演。
【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宋神宗的传记。全书共六章,主要讨论分析了神宗的成长环境、主导的熙宁变法、主持的元丰改制、人事运用、对辽夏的策略等,全面论述了宋神宗的个性特质及在位期间的施政得失。作者认为,宋神宗是一位年轻有为、勤俭无华、勇于改革、行法持衡的有为之君,终其一生志在振起有为、理财富强、兴旺大宋,做了很多前朝君主所不敢做的工作。同时,作者也指出,熙宁变法过于急骤,不仅扰民,而且影响新法的效果;“新旧人两用之”的用人策略又导致其后的政治腐败、财政穷匮,终至金兵南下,徽钦二帝被俘;与辽维持和平,但大举伐夏损失惨重,壮志雄心蒙受挫败,竟因而致病,于三十八岁英年崩逝,壮志难伸,实甚可叹。
——✲——✲——✲——✲——✲——
【目录】
前 言 i
第一章 神宗的成长环境 1
第一节 继统的背景 1
第二节 为皇子时的朝政 7
第三节 神宗以前的财政 12
第四节 教养与抱负 18
第二章 熙宁变法图强 25
第一节 神宗与王安石 25
第二节 设机构议变旧法 31
第三节 置检正起用新秀 39
第四节 新法陆续颁行 56
第五节 王安石的罢相 73
第六节 蔡挺的将兵法 82
第三章 元丰改革官制 89
第一节 官制的紊乱 89
第二节 改制的经过 107
第三节 枢密院的存废 120
第四节 三省外的官司 131
第四章 神宗人事运用的分析 139
第一节 初期中书宰执的动态 140
第二节 熙宁时贬逐异议 145
第三节 剖析新旧两用政策 153
第四节 优礼老臣与道学家 165
第五章 神宗对辽夏的策略 171
第一节 神宗前的辽国 171
第二节 主导与辽议代北地界 174
第三节 神宗前的西夏 189
第四节 与西夏的争战与挫败 192
第六章 结 论 203
参考书目 215
威史记热爱读书,喜欢藏书和分享书,集中在人文社科领域,包括人文,历史,艺术,书法,经济,文学等,热衷于与读书小伙们交流,欢迎编辑老师约稿,欢迎各出版社合作,可以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