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五十四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大半生光阴。
五十四年,也可以造就一个时代。
汉武帝的五十四年是怎么样的?
这本书可以让你看到大汉王朝波澜壮阔历史的一个个片段。比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金屋藏娇、黄河改道、推恩令、苏武牧羊、举孝廉等历史事件;比如那些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卫青、霍去病、李广、司马相如、王昭君等。
——✲——✲——✲——✲——✲——
📚:《有为:汉武帝的五十年》
✍️:戴波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本书以汉武帝刘彻在位的五十四年作为时间引线,构成一部清晰、充实的汉武帝时代编年史。
作者以当时的时间节奏书写当时的历史,将符号化的汉武帝复原为血肉丰盈、灵魂复杂的刘彻,也描摹了急剧变化的时代中的众生相。
经由本书,每个人都会看到不同的汉武帝,看到不同的汉武帝时代。喜欢英雄叙事的,看到了青年英豪;沉湎悲情主义的,看到了落拓老将;抱持大国情怀的,看到了煌煌盛世;惯于悲天悯人的,看到了无名苍生。
【读后感】
伟人有词云:“秦王汉武”。也说明了汉武帝在历史中的地位,还有对于大汉王朝历史的重要作用。
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以其非凡的胆识和深邃的远见,将大汉王朝的疆域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广袤。他北击匈奴,南平百越,西通西域,东抚朝鲜,四海之内,皆为大汉之土。在他的治理下,大汉的威名远播,四海臣服,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篇章。
汉武帝不仅武功显赫,更在文治上有着卓越的贡献。他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正统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时,他还兴办太学,选拔贤才,使得大汉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他的倡导下,大汉的文学艺术也迎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然而,汉武帝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晚年的他,因迷信神仙方术,导致朝政荒废,国力衰退。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掩盖他在大汉王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他的功绩和过失,都成为了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镜鉴。
如今,当回望那段辉煌的历史,汉武帝的身影依然屹立不倒。他的智慧、勇气和担当,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大汉王朝因他而兴盛,华夏民族因他而骄傲。
本书以编年方式讲述,从建元元年到后元二年,把汉武帝从17岁到70岁波澜壮阔的一生串联起来。让人看到了一个充满血肉和温度的帝王。
在建元六年,随着窦太后的离世,汉武帝终于得以摆脱外祖母的桎梏,全面施展自己的抱负。他毅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设立太学,选拔并培养了大量儒生,为国家注入了新的文化血液。同时,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不仅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汉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昌盛。
元光年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巧妙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随后,他任用卫青、霍去病等杰出将领,对匈奴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击战,收复了河套地区,使得汉朝的疆域向北大幅扩展,匈奴自此“漠南无王庭”。
然而,晚年的汉武帝亦不乏遗憾与过失。征和年间,他因“巫蛊之祸”而痛失太子刘据及众多骨肉至亲,宫廷内外一片血雨腥风。尽管事后他追悔莫及,建“思子宫”以表哀思,但那份深藏于心的伤痛,却成为了他晚年难以抚平的伤痕。
后元二年,汉武帝在轮台下诏,反思连年征战对百姓造成的负担,决定调整国策,转向休养生息。这位一生波澜壮阔的帝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展现出了难得的自省与慈悲。汉武帝的五十四年,是辉煌与遗憾交织的传奇,他的故事,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耀着华夏历史的天空。
【亮点】
一直以来,关于汉武帝刘彻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这本书把汉武帝的一生用年份进行一一拆解,给人们重新了解这位帝王的细节,展示一个更为真实的帝王。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共有十一个年号,分别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与后元。每一个年号都是汉武帝的不同时期的展现。
在“建元”之初,他年少登基,意气风发,推行新政,试图以一己之力扭转汉初以来黄老无为而治的局面,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抱负与改革勇气。而“元光”年间,他广开言路,设立太学,选拔贤良,儒术渐兴,为后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基础,文化之光初现端倪。
步入“元朔”、“元狩”,汉武帝的武功达到鼎盛,北击匈奴,开疆拓土,卫青、霍去病等名将辈出,汉家天威远播四方,疆域辽阔,国力鼎盛。随后的“元鼎”、“元封”,他更是巡狩四方,封禅泰山,彰显大一统的雄心壮志,文化、经济、军事全面发展,汉朝进入前所未有的盛世。
然而,“太初”之后,随着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民生疲敝,汉武帝亦开始反思,晚年的“天汉”、“太始”年间,政策趋于宽和,虽有“巫蛊之祸”的遗憾,但“征和”之际,他亦试图弥补过错,调整治国策略。最终,“后元”之年,汉武帝带着对帝国的深深忧虑与未竟之志离世,留给后世无尽的思索与评说。
这本书,不仅是对汉武帝个人命运的追溯,更是对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一次深情回望,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复杂,以及人性在权力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抉择。
功过是非自有历史评说!
威史记热爱读书,喜欢藏书和分享书,集中在人文社科领域,包括人文,历史,艺术,书法,经济,文学等,热衷于与读书小伙们交流,欢迎编辑老师约稿,欢迎各出版社合作,可以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