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广西不止是有桂林山水,民族风情,还有那别具风韵的建筑之美。它们遍布在广西各地,保持着原汁原味且少为人知。
本书为您打开不一样的广西之美。
据说作者花了十年时间在广西各地地方调研,然后写出来的。可谓十年磨一剑。
——✲——✲——✲——✲——✲——
📚:《桂筑繁花》
✍️:黄荣川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广西传统建筑装饰艺术
【读后感】
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古建筑都已经消失。留存下来的难能可贵。
广西在地理上地处五岭之南,山地丘陵众多;在区域上则规划到“西南”的范畴。并且它更是一个边陲之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原南下避世之地。
这些氏族的到来,加上本地土著的居住需要,由此产生了众多颇具特色的建筑。 既带有岭南建筑特色,又有民族建筑特色,更有融合的建筑特色。成为了多彩且丰富的建筑荟萃之地。
这些特色建筑不仅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更是历史长河中人们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它们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见证了无数的风雨变迁。
在广西的乡村,那些古朴的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青石板路蜿蜒其间,连接着一户户人家。房屋的墙壁多由青砖砌成,岁月的侵蚀让它们略显斑驳,却更增添了一份沧桑的韵味。屋顶上的黑瓦排列整齐,如同鱼鳞一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走进屋内,精美的木雕随处可见。梁柱上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那镂空的门窗,既通风透气,又为室内增添了几分雅致。大堂中的屏风,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彰显着主人家的品味与地位。
在城市中,也能寻觅到这些特色建筑的身影。它们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古老的庙宇庄严肃穆,香火不断,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而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楼阁,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成为了游客们流连忘返的景点。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古建筑面临着被拆除或破坏的威胁。许多年轻人对古建筑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保护的意识。
所以,这本书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无论是名人故居,祠堂,会馆,还是普通民居等等,它们在日月沧桑中见证了广西各地的发展,同时也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往事。
所以到广西游玩,除了欣赏山水之美,美食之美,怎么能错过探究这些建筑之美?
走进这些历史建筑,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每一块青砖黛瓦都镌刻着故事,每一扇雕花木窗都透露着往昔的风雅。
在桂林的靖江王府,你能感受到明代藩王的辉煌与气派,那巍峨的城墙和精致的王府建筑,让人不禁遐想连篇。
而南宁的青秀山风景区内的古迹,则以一种温婉的姿态,讲述着岭南文化的独特韵味,那里的每一座亭台楼阁,都似乎在低语,邀请你共赏这份静谧与和谐。
来到柳州,探访柳侯祠,不仅是对唐代大文豪柳宗元的缅怀,更是对一段文化记忆的追溯。祠内古朴典雅,碑刻林立,让人在静思中感受到文人墨客的风骨与情怀。
而北海的老街,那些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见证了近代开埠以来的繁荣与变迁,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昔日商贾云集的喧嚣,感受到海风中携带的丝丝历史气息。
梧州的骑楼城,感受昔日商埠的繁华和喧嚣;
黄姚古镇,体会乡村那一份简朴和时光倒流的交错。
广西的建筑之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宏伟或精致,更在于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感。每一次驻足凝视,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在赞叹之余,更加珍惜这片土地上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
因此,旅行广西,不妨放慢脚步,用心去聆听这些建筑背后的声音,让这次旅程,成为一次深刻的文化探索之旅。
【简介】
一场关于民艺之美的发现之旅
一部致敬中国传统建筑的匠心之作
实地探访广西各地市传统村落和古建筑
收集众多珍贵的一手影像素材
重绘大量装饰纹样线描图
从八桂大地出发,看见中国民间传统建筑装饰之美
本书分为五个章节,分别是地厚载万物——广西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生成背景、 匠心出高华——广西传统建筑装饰文化内涵、春来花如绣——广西汉文化区传统建筑装饰、花开满故枝——广西少数民族区传统建筑装饰,以及花开亦无言——广西传统建筑装饰之美。将广西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作为一个整体对象,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探索广西地区明末至民国期间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对广西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自然条件及人文语境展开分析,结合社会思潮与价值取向的流变,探明广西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建构情感体验、图式审美和诗意境界的具体途径。
——✲——✲——✲——✲——✲——
【亮点·编辑推荐】
广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汉、壮、侗、苗、瑶等多民族聚居的文化环境,共同创造了广西独具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当地居民就地取材,采用竹木、土石、砖瓦等地域建筑材料,发展出架空、出挑、晒台、天井等独特的建筑语言,出于通风、遮阳隔热、防水防潮等现实需求的建筑技术,以及蕴藏骆越民族文化基因的装饰艺术,共同彰显了广西传统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作者基于多年的田野考察,获取了大量视觉图像资料,并从艺术设计的视角,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建筑、典型装饰进行拆解,从屋顶到墙体、从门窗到结构细部,对上面的图形、纹样、色彩、材质、工艺、手法等一一进行解读。此外,作者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用线描、绘图的方式对某些装饰及其制作过程做了复原和再现。大量精美的图片通过鲜活的版式有层次的呈现出来,这是本书的重点和亮点所在。
威史记热爱读书,喜欢藏书和分享书,集中在人文社科领域,包括人文,历史,艺术,书法,经济,文学等,热衷于与读书小伙们交流,欢迎编辑老师约稿,欢迎各出版社合作,可以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