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人说:M是某家券商研究所的明星研究员。我一直想着要找到机会,一对一深度访谈他。去年总算如愿。直接奉上访谈内容给大家。
CareerChoice:当年高考的时候,怎么考虑大学报什么专业?我记得我们2003年上大学的时候,像计算机、生物等等,都是挺热门的。
M:我家里人有从事金融的。然后我在读高中的时候,也多多少少被灌输了一些金融方面的讯息,都还比较正面。而且我觉得金融也确实特别火。我作为一个男的,也比较适合。
高考时候我的一志愿是金融,二志愿是法学,落到了二志愿上。学了半年之后,有个转专业的考试,我就考回金融专业了。
CareerChoice:像你现在已经走上领导岗位了,在招聘券商研究所的年轻人这种时候,比如简历初筛——你们会偏好什么样的专业吗?还是其实学什么专业,对你们而言差别没那么大。
M:现在可能我们偏向于理科相关专业。文科专业可选的研究方向,约束性太强了。
CareerChoice:我也感觉是这个趋势。你是大几的时候,决定要考研究生?
M:因为我大概是想好了自己要从事金融路线,特别是投研方向,那我发现研究生学历就是必须的。
CareerChoice:这里头又涉及到一个前提了。你看金融行业的版图那么大,岗位那么多,包括前台、中台、后台。前台业务里又细分林林总总……但是你其实很早就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你要做金融,还要做偏投研的岗位。什么时候开始明确了这个想法呢?
M:我对其他岗位的兴趣的确没那么大。另外当时投研还是很热,从研究所到买方也是常见道路。家里从事金融方向的长辈也觉得这块不错。
CareerChoice:我有个可能非常主观的个人观察。因为你是后面转专业到金融学院的嘛,那会儿就觉得你比较独来独往。但是毕业以后,特别是年头长了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其实你相当看重同学之间的情谊,很努力地会想要维系住这点。
M:我记得一个是转专业来得晚,不是大一一起入学。还有一点,我住的宿舍,不和我们班那些男生们一起。所以可能当时就没有明显凑堆的感觉。实际上心里我一直都很喜欢和同学们聚聚。
CareerChoice:本科四年,加上研究生的三年——在这个中部城市的211财经院校待了七年。对这段求学生涯有什么样的印象?
M :如果从求学的角度,其实都还好。但要是考虑视野这点,我感觉相对沿海或大城市的学子,可能是要稍稍逊色一点点。
CareerChoice:这点有什么方式改善吗?
M : 实习帮助了我的视野开阔很多。因为我的方向比较明确,所以我基本就在基金公司和证券研究所实习。既然向往这个方向,那我就一定要去实地看看,他们每天在做什么样的具体工作。
CareerChoice:对,你看我们都是学金融毕业。但是其实我对金融行业里具体的投研、买方、卖方、承销、承揽、承做等种种有概念的时候,已经是我后来做金融猎头的时候了。在学校里我们虽然各种金融教材一大堆,但我对这个就没有确切的认知。
我感觉这不仅是我们当年存在这种情况,到了21年,我回了一次母校去做就业方面的讲座。我发现,哪怕是金融学院的研究生,但是当中很多人对于一些基本的岗位和业务概念,也是非常懵懂的。
但同样的讲座,放在北京和上海的在校生里来做,好像大家的信息丰富度确实不在一个位面上。
但是你真的不一样。我们那时候刚过完千禧年,网络信息也没有多发达,甚至微信还没诞生的时候,你的求职目标就非常明确了。可能家里有同样做金融的人士,能给一些指引,进行一些讨论,还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你研究生还在我们这个内陆省份,但已经去到超大城市实习了。
M:而且去了之后,确实能感觉到,有很多学校十分出色、能力很优秀的人士,都在做投研工作。这本身就给了我莫大的激励。
CareerChoice:当时和你一起实习的同学里,应该说京沪两地知名高校这种教育背景的很多。那你在实习的时候,怎么确认你就适合做这行呢?我遇到很多在校生背景的咨询者,大家也实习,但过程中就经常有这种自我怀疑。
M:确实有可能你的选择是错的。但我觉得关键还在于说:你的兴趣到底是什么。如果你不是叶公好龙,你的兴趣真的是做投研——像我当时接触的东西,都是超越我预期的。那我自己就会更坚定。
第一个,我从内陆二线城市来到超大都市,本身这种氛围对于我就是超预期了。当时我就觉得好新奇,什么东西看起来都很高大上。
第二个,实习的单位让我觉得很专业。包括办公环境,包括他们的团队。我能够接触到的一些前辈,他们的学校、专业都很耀眼,而且很多都是海归(我们毕业那时候,海归还是很香饽饽的)。我觉得跟着一群很优秀的人,当然也会坚定了,对吧?就是想努力地跟上他们的节奏,跟着这个方向去拼搏。
CareerChoice:实习的时候,大家对你有什么评价?还记得吗?
M:其实客观讲,我没觉得自己对实习单位有什么太多的正贡献。你想,当时多年轻多青涩,从其他小地方过来,完了就实习一会儿,还能对别人有贡献,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们更多就是做一些很琐碎的、基础性的工作。
做这些基础工作的过程中,反而我获得的东西远远超过了我所谓的“贡献度”。
首先还是刚才提到的,视野上的开阔。其次,我觉得实习过程中,我才真正开始学习怎么用一些办公软件,比如PPT。虽然在学校我也用,但那种要求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CareerChoice:是的!这些常用软件,其实非常需要讲。但我发现即使到今天,大部分人也是在网上自学,学校反而讲得不多、不到位。
M:你说学校是不是觉得这个太简单了,不需要去教?反而真正的高手,PPT是做得超级棒的。
CareerChoice:我也接触很多做行研实习的小朋友,他们的有一块自我怀疑是体现在:做卖方行研实习两三月了,感觉自己就是在重复地复制粘贴,他/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有效产出到底是什么?另外就是,他/她会苦苦地追问自己:我这个工作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但这里我感觉有个悖论,你就像你说的,你刚刚进人家单位,你能做的也就是一些基础的信息整理工作。
你们现在带应届生小朋友会有这种困惑吗?还是说完全看个人,谁自己能克服这个心理,谁就更适合做这行?
M :对。其实实习的话,如果进较大的证券公司研究所和公募基金,可能这种体验感会相对好一些,培训框架更成熟一些。因为现在研究所的研究员其实是太多了。对于非头部的券商研究所,它的资源是有限的。它可能没有那么体系化地,有一套正规的流程去培训实习生。可能更多靠的是自学成才。就是——你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CareerChoice:是筛选、选拔,不是培养。
M:有天赋,那我们就选你。没天赋,那你就你自我学习,自我驱动。就直接看你的行为、风格,能不能匹配到当下这个研究所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自我驱动能力很强的选手。
CareerChoice:我把你的职业生涯做了一些功课,分成几个不同阶段。你听听看?第一个阶段是“入行”。主要体现在:实习大部分都在一些公募买方里做研究。那毕业的时候,为什么去了卖方的券商研究所?
M:买方我毕业时候当然想去,但是因为那会儿接触到的都是一些头部的买方,客观上觉得自己条件上还不充分。比如教育背景上,211金融本硕,还是有点够不上头部买方的投研岗。所以后来就退而求其次,先来券商研究所。
CareerChoice:那其实做研究也分很多方向,你为什么会选择宏观策略?
M:其实当时还是因为公司需要。要纯从我个人角度看,当然希望是做具体行业的,可以经常去调研公司。
CareerChoice:真正做宏观以后,你怎么找到这里面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毕竟不是你的第一选择,但你也一路坚持了下来。
M:坦白说,当时是有些迷茫的,而且后来我持续都觉得有些遗憾。
但可能也顾不上考虑太多,可能还是骨子里就想: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我希望能够被认可。所以回忆下来,我就记得自己当年加班加点地写研究报告……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周边有很多优秀的人。你看到身边很多人像火箭般的速度就升上来了,很能激励到自己。可能那个时期,真的可以算是研究的黄金年代。
而且当时的氛围环境,可能略好于现在,效率和节奏都没有当下这么夸张。现在行业是真的有点人员过剩。我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现在会有这种情况?
CareerChoice:从我自己观察到的样本来说,我觉得十几年前我们那代人刚毕业的时候,可能是懵懂、可能是天真,就顺着大流走,纠结的东西不多。当然那个时候的211财经类院校毕业生,找工作不像今年难度系数有所增加。
像你,短期目标一旦明确后,感觉你的心理内耗很少——虽然说还是不少事情没有按照你的意愿去理想化的发展。
比如说要是能选择,你一定优选买方。但可能你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就是从硬件条件上看,还有很多人排在我们前头。那你就先去卖方了。
然后到了卖方,你想看具体行业。但是公司说:缺人,你先看宏观。你虽然遗憾,但也在行动上非常投入地去做宏观研究了。感觉情绪化的东西,你消解得很快,或者说能把情绪先放在一边。
M:我当时想,反正这条职业道路,大面上是我想要的。只是中间有些小的波折、或者说曲线救国,但这是大概率事件——就是总会面临和自己的预期有偏差的地方,这很正常。
CareerChoice:明白。我感觉你的心理建设是:如果我现在的这个offer,是我目前状态和背景能拿到的最好机会——那就算我还没去到买方,也没看具体行业——那我也算是部分实现了自我目标。我至少在一个券商的研究所,走上了投研之路。看宏观就看宏观,那我也努力要把这个事儿做好。
M:对,我觉得是这样。
CareerChoice:我们80后,自我意识有萌芽,但还不是特别明显。到了90后和00后,他们是比较倡导个人意识的、相对更有主意一些。但也有部分案例里,某个毕业生择业时,个人意识强大到,高过他/她当时的能力上限了。那其实心态就有点容易崩,因为想做的事儿和社会能让他/她当下做的事儿,有较大的落差。
M :我觉得,懂得接受“退而求其次”,可能是生活的一种常态。对吧?这是我在社会里工作许多年之后,感受到的一种常态。
CareerChoice :是的。
M:如果我真的喜欢这条职业路径、这件事儿,那么在一些细节上面,我不可能100%满意,我只能取舍。那就看我到底有多喜欢这条路、到底多坚定了。
CareerChoice:对,选择永远是有舍有得,既要又要很难。但是你的整个逻辑线还是很清晰:首先投身大金融,然后想做投研,接着去到券商研究所——这三点满足了,剩下的都不是那么大的遗憾。
M :会有那么一些遗憾,在当时。其实今天这个时点来看,我已经不觉得是遗憾了。
CareerChoice :把时间尺度拉长。
M:抓大放小,有的问题当时想不通,就交给时间的力量。
2.如果你想通过线上方式,随时随地开始学习泛金融职业发展课程(在职人士或在校生均适用),请查看以下链接,即可根据目录顺序,方便快捷地开始线上独家轻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