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有些特别的新春佳节之际,分享一下这些年在个人咨询中收获的观察心得。主观色彩很浓,各位看官权且一看。
观察一: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哪里?
书面表达的规范性和条理性;自我剖析的态度;以及社交沟通的尺度把握。
一、书面表达的规范性和条理性。
个人一对一咨询需要提供较为详细的沟通前准备材料,我会提供一定模板的简历和调查问卷供对方填写。
从这四年大部分的案例来看,重点院校(特别是这其中的一流名校)的毕业生,十分注重回答的条理性以及逻辑性。
基本上格式工整,一、二、三后面还有1、2、3,能给到我很好的阅读体验;或者说就像解数学题,把已知的所有条件罗列出来,又把个体能想到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枚举,等待对方将这些可能性排序或者点评。
举个例子,以下是一位同学为某次面试准备的提纲(已征得本人同意,并处理掉隐私信息)。由于是针对面试的准备,所以比较口语化和简略。
Q: 你觉得你遇到的最有挑战性(或最难) 的事情?
概要:决定转硕以及后来转型的过程就很有挑战性。
困难:
(1) 从零开始, 在人家大二就开始实习的时候,我研二才搞清楚什么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也没有任何实习经历和证书;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竞争对手往往是光华、清华经管的毕业生。当时是有点崩溃的,孤军奋战,没有任何信息优势和伙伴;
(2) 面对科研压力,一边实习、考证,而且科研跟实习是两个不同方向的东西, 一天掰成两天用;
(3) 精神压力, 同学、 爸妈的不理解, 做少数派。
行动:
(1) 明确目标,坚定信念;
(2) 动用一切资源(本科研究生校友、微信公众号、求职群、 BBS) 了解行业的工作状态、需要的技能,推荐工作机会;
(3) 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做时间规划,珍惜每一个机会。
结果:
每一步都踩对了, 确定了目标,积累了技能。不是盲目找实习和考证(没有那么多时间,离秋招只有半年多)。
首先确定我想做产业和金融结合,投资, 通过一二级实习确定我想做一级,先考 CFA, 简单、 广、 且时间合适, 后来选取最有含金量也最有用的 CPA 会计。
最后秋招达成目标。
怎么样?是不是格式就很赏心悦目?就像作文阅卷,卷面整洁大方、一目了然的,怎么也能多几分卷面分(就算实际内容没有那么吸引人)。
工作中,这样的同学往往能写得一手好汇报材料,方便领导和同事迅速把握汇报重点。一般而言,职场上这种人同理心也较强。
普通院校的同学呢,存在以下情况(不是地图炮所有人哦,但是出现以下情况的概率会大一些):
第一:有一部分的材料反馈则比较简单和粗糙。有时候会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也不太讲究。不会专门去修改word文档的标题,回复的邮件不少都没有正文。
第二:简历模板里附上了较详细的撰写指南(比如工作经历从哪些角度来阐述),但不少朋友可能仅仅是把简历反馈当做一份应付差事的作业来完成,草草写就,好像没有仔细的阅读旁边批注部分的指南。当然,也有朋友跟我说,不是不想好好写,但是就“觉得自己的经历没有什么值得浓墨重彩下笔的”,于是凑几个字了事。
第三:调查问卷都是开放性问题,有些回复就是几个字“没有”,“不知道”。
我思考过这个问题,能想到的是:
重点院校对于书面表达能力要求更高,学术论文或平时作业也更为讲究逻辑性和规范性。这个高标准的要求,对于毕业生未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普通院校的同学们,一个是没有意识到书面规范表达的重要性,二是没有长期接受这种专业训练的机会。
二、自我剖析的态度。
虽然说职业发展咨询主要局限在工作方面,但如果我们仅仅把时间花在“如何美化简历”、“如何准备面试问题”这样的浅层次技术问题的解决上,个人觉得这样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说到底,你在简历和面试中呈现的是你的过往历史,而每个人不同的人生痕迹,多半又因为每个人不同的生长环境和际遇而千变万化。
我们要做的,并非是把自己按照一个“完美候选人”的模子套上去,伪装自己成为TA;也许更应该好好的看看手里自己这副牌,了解优劣势,有的放矢,扬长避短。
然而在现实中,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们,往往还来不及思考到这个层面。毕竟如果学校不甚出名,那么大家就需要在证书、考试上多下很多功夫。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觉得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在我连找个好单位的实习都需要拼尽全力的时候,真的不会有太多的奢侈功夫来细细剖析个人的所谓性格。
这种时候,往往听到的就是“如果我考下了CPA,我进四大的概率是不是就大很多”这类其实不好回答的问题。然而对方往往又热切的盼望着你迅速回应一个yes or no。
此时你非要揪着人家讨论性格、幸福感、成就感……就显得特别费劲和不合时宜。
对于重点院校特别是985或者清北复交的同学们呢?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学业方面游刃有余,自己饱览群书,把自己当做一个有趣的样本,已经做了很多研究。
TA会去观察身边和自己志趣相投或者毫不相像的芸芸众生,试图在精英价值和自我实现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和这类朋友沟通是一种享受,TA自己有第一人称视角,也好奇从中立的旁观者角度来看,会怎么评价自己。
他们往往已经在平时积累了大量素材,对于自己每一个人生的关键节点思考甚多。我的评价更多的是一种补充,去助推他们发现心中真正想走的路,或者是客观上提醒这条路上的折腾之处,让其做好心理准备。
第二种:已经过早的给自己选定了价值观和人生路径。对于自己没有蜕变得更加完美往往有些懊恼和不甘心。
他们一上来就会斩钉截铁的告诉你:我是一定要走****的路线的,你不用考虑我是否开心是否快乐(言下之意这些都太虚无了,唯有超级现实的度量衡才有意义),只需要告诉我需要做什么就好。
在这类同学的眼中,提供咨询者比较像一个工具——我未必信你,但是我不妨听听看你的意见作为补充。他们的眼光是时刻向上的,担心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确实让坐在对面的我也难免有些紧张。
三、社交沟通的尺度把握。
在这点上,普通院校的同学,会显得相对“自我”一些。
这里的“自我”倒不是骄傲,而是你能感觉到对方初出茅庐的青涩。由于学校能提供的社会化的实习机会一般,大部分同学还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
比如说,微信或邮件沟通的格式、礼仪;还有初次见陌生人的前30秒,有时候会显出几分局促。
在当今这个大量人脉关系属于弱连接(仅有少量连接点,双方并未深交,甚至很多时候我都没有见过对方)的时代里,你给到对方的印象打几分,很可能一句话,一件小事儿就定下了基调。
我有一个猎头同行,曾经给我讲述过这样一件事儿:他的微信上有一位候选人,某金融机构的中层干部。平时泛泛之交,可能有过沟通但印象不深。
忽然有一次问他:有亲戚家小孩想进四大实习,有路子吗?
我这哥们一愣,礼貌回复:不好意思,我这方面没有怎么涉及。
对方一句话发来:那你做什么猎头?这个路子都没有。
我哥们:……请你收回这句话。
对方:别着急啊,开不起玩笑……
最后当然是拉黑了。
这个例子当然比较极端,但可能有两个小小的启发之处:
第一:提问方式完全是居高临下的领导语气,“我”有什么需要,“你”应该提供什么给我。这种询问可能在官本位的单位里很常见,但当对话方并不属于你的组织或体系时,不要默认对方会俯首帖耳。除非你真的大牛到了一定程度。然而以我有限的经历来看,真正的大牛,大部分都显得要低调和谦逊一些。
第二:也有可能他并不是认为自己是领导,但是觉得“咱俩”已经很熟了,可以省略掉客气的部分直奔主题。那么这就是双方对彼此的社交距离认定并不一致:你当我哥们,我当你陌生人。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饭局上某某某说:那个**单位的领导啊,谁谁谁嘛,我和他熟的不得了。然而实际上,很可能也就是某次开大会坐在同一排交换了名片而已。我自己参加工作十余年,觉得能这么直截了当毫无芥蒂张罗人办事儿的朋友,也就是不到十个。换个角度说,越是至亲的朋友,越要想到这件事可能给对方造成的麻烦大不大,更要从对方角度来考虑,这才是珍视这份友谊。
名校的同学们呢,大部分则在社交沟通上至少有模有样,还有少部分更是能充分把握住弱连接,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及资源。
当然从样本分析来看,这未必跟学校有太直接的关系,跟原生家庭的联系也许更深一些。
地图炮的来泛泛说一下的话:企业家的后代,进取心强,自信心强,敢于斡旋;公务员和知识分子的孩子,显得“乖乖的”较多;农村背景的孩子,由于大部分人情世故都得靠自己学,有时候会觉得不善于听懂弦外之音。
我个人觉得,为人处世这些都可以通过小技巧和话术,技术性的有所改进,但是心态的改善,的的确确是不容易的。
人生而不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身和阶层。即使是在我国这样阶层流动很大的大时代里,我们还是难免带着父辈和环境的烙印。
但是切勿妄自菲薄,虽然这篇由于篇幅所限,主要是表扬了名校的同学们,但普通院校的孩子,自然也有我们在心理上和行动上的优势。这个话题,我们下期再叙:)
文章结尾,想和大家讨论个小案例:
当你试图向一个半生不熟的校友询问某家公司的工作氛围,以此来决定是否要接受这家公司的offer时,怎样获得有效信息?你会用什么渠道联系?会怎么说呢?
对于询问校友的设定:同在一个校友群,但是你和对方没有一对一单独沟通过,对方比你大几届,同一个学院。
很好奇大家会怎么样来处理这个情境呢?
欢迎宅在家里的朋友们留言讨论,回头我会为点赞数最高的一位,以及我自己感觉比较有趣的一位,分别发放两份新春小礼品(价值88元以内的图书盲盒一套——意思就是收到了才知道是哪几本书哈哈哈)!
公众号关注二维码
CareerChoice职业发展咨询公众号(微信ID:careerchoice)。
CareerChoice专注于金融/财务/法律/HR方向的个人职业发展咨询。
定期发布:关于以上领域的原创文章、行业人士私人特邀约稿、以及精选相关行业内新鲜真实的招聘岗位信息。
个人职业发展咨询预约请查看公众号菜单“职业咨询”板块,并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