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讲过”≠“教过”

文摘   2024-09-20 00:02   江苏  
在某地讲课。
九年级学生,群文阅读,其中有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乃八年级课文,我的教学预设是,对此篇弱处理。
开场不久,读书,有一半的学生把“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的“见”,读成了jian(四声),很是诧异,不得不板书,强调这是通假字,并且让孩子们读了三遍,记录下来。
稍顷,又遇到问题,全班学生居然都不知道“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安得”的意思,杰哥差点吐出一口老血来!本来想,告诉他们答案就是了,但又实在气不过,故意当众问他们: “你们初二语文老师教过这首诗没有?”孩子们很诚实,都说: “讲过了!”
既然老师都讲过了,你们怎么还不会呢?——这是我那时候的、一刹那的念头。随即,我就释然了: 老师讲过是不假,但是,“讲过”并不等于“教过”啊。
老师把知识点“讲”一遍,“讲”五遍,哪怕你讲得口干舌燥,讲得唾沫飞溅,讲得声嘶力竭,其实只不过做了知识的搬运工,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因为没有参与,没有实践,没有运用,所以,“学习”并没有真正地发生。
我们有的老师,常常这样批评学生:“这个问题我不是讲过了吗?你怎么还错呢?”甚至,有老师恨铁不成钢的模样,说:“这个问题我跟你们讲过五遍了,怎么还弄错?!”——你也不想想,一个问题,你“讲”了五遍都没把人家“讲”明白,究竟是谁的问题?是听的人有问题,还是讲的人有问题?
所以,“讲”是“教”的一种方法,但真的不是好方法。“讲”得好,是启发式;“讲”得不好,就是填鸭式。从我观察到的一线课堂,有相当多的老师,习惯于“讲”,甚至于满堂讲,“一讲到底”。他们“讲”得很累,就在这疲惫的感觉中,自然找到了安全感和成就感。殊不知,你越能“讲”,学生就越不敢讲;你“讲”得越多,学生的思考就越少。
我给许多年轻教师的教学建议,就是: 在课堂里一定要熬住了少讲话。
我这么讲,是有切身体会的。当初,我工作第五年,在全校上一节公开课,课题是《三峡》。我自恃口头表达能力还行,在课堂上充分炫了一把口才,“讲”得颇为自得。组内评课之后,我追着前来听课的郭志明先生(当时是我们学校的副校长,特级教师),请他私下里评评我的课。郭校长给我的课只评了四个字:“讲凤太盛”。
可以这么说吧,我的课堂教学研究,就是从“讲风太盛”这四个字起步的。
回到最初的话题,那个借班上课的班级,八年级时,他们的语文老师肯定“讲”过“见”是通假字,“讲”过“安得”是什么意思。到了九年级,孩子们无从想起,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那样的“讲”,效果并不好。
“讲过”≠“教过”。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章,建议语文老师向体育老师学习,看看体育老师是怎么“教”学生的。阅读请点击标题: 徐杰/ 请体育老师来教教语文老师呢?
毋庸讳言,语文课,必须要有“知识的学习”。但是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 知识只有在实践和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内化为能力。
也就是说,知识的学习,不是静态的转述,而是动态的习得。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后面的那个“渔”,肯定不是“钓鱼的方法”——我把钓鱼的方法讲给你听,你记下来,背下来,默写出来,有个毛用啊?——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与其给你鱼,不如带着你一起去钓鱼(让你在钓鱼的过程中学钓鱼)。
回想起那个借班上课的班级,我问:“你们初二语文老师教过这首诗没有?”孩子们的回答是非常精准的: “讲过了。”
你们看,我问的是“教”,孩子们的回答是“讲”。看来,他们好像也意识到“教”≠“讲”的道理啊。

杰哥的精致语文
语文依旧在,吟啸且徐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