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茶厂门市部买到资格的三花

乐活   2024-09-19 18:04   四川  



多喝茶有助于降低血压。


——今天的编辑 彭主任



都人太爱喝茶了,家里喝完,出门走两步路,又去茶馆里继续喝。清朝末期,成都有516条街巷,里面就有454家茶馆,基本上做到了每条街都有茶馆。现在成都各类茶馆的数量,只会比当年多。


茶馆的规模和形式都有所变化,茶的品种也极度丰富。竹叶青、碧潭飘雪无比畅销,铁观音、普洱茶仍有一席之地。最讲究的老成都人,最爱的还是以盖碗儿泡三花。如果是用老虎灶烧开的铜壶水泡茶,那再好不过。



三花,不是三种花的拼配,而是三级茉莉花茶的简称。很神奇,成都有成百上千年的饮茶历史,偏偏是三花成了市井百姓最爱的爆款,甚至成都人还专门有“啖三花”的说法。要知道,成都人爱上“啖三花”,顶多七八十年。



几十年的光景,足以形成一种饮茶的风尚。在那个物资并不富裕的年代,各地茶叶厂数量极为有限,四川省成都茶厂,也叫国营成都茶厂,有幸以正当其时的三花,刻进成都人味觉的记忆


如今很多茶叶厂都能生产三级花茶,但一说到“啖三花”,老辈子心心念念的还是一心桥74号的成都茶厂生产的三级花茶,有事没事,更习惯到茶叶厂门口买茶叶






牛王庙沸腾的开水里,诞生了众多成都经典的面馆,也冲泡出茶叶的江湖。尤其是其中的一心桥街,1951年,国营成都茶厂正式在此成立,并在很长一段时间承担为全成都供应花茶的重任。改革开放后,围着成都茶厂,一心桥街聚集众多茶叶店,是成都有名的“茶窝子”。


现在,年轻一代或许会问,一心桥街到底在哪里?由地铁牛王庙站C口而出,隔着一条东大路,对面的宏济路,活跃众多花样美食,D10就在前方,新一代的成都人对这一片更熟悉。



C口这一侧,有较多空地的一心桥街,则略显冷清和陌生,路过的人并不多。一排在此生长了多年、齐整的梧桐,三四间老面馆,两间舞厅和一间老茶馆才显示出这里厚重的生活气。



2003年,成都茶厂从一心桥搬至蒲江,茶厂搬空,成都茶厂的大门旁,门市部仍在运转,便利老顾客在熟悉的地方买到熟悉的味道。在那个还需凭票购买茶叶的年代,无数的成都人拿着茶叶票,在成都茶厂的门市部排班站队购买花茶



实在是小巧简单的门市部,在岁月静好中保持了老派做法,每有销售,店员都会在本子上记上一笔。布满磨痕、起雾的玻璃柜上,规整贴上品名,老三花、职工茶、散装茶等,是老成都一眼就懂的熟悉。



一位常来门市部买茶叶的大爷,又来拿了三包花茶。茶馆里也卖花茶,大爷立马摇头,“哪有在这儿买的好。”确实,很多老辈子泡茶馆,偏爱自带茶杯装自己的茶叶,只需要店家提供开水,给开水费。


那二年辰,坐火车出远门给朋友带茶叶,多种茶叶喝下来,“还是成都茶厂的花茶更香。”纵使茶厂的产品有过更新和丰富,包装也有升级,这间门市部里,销售的产品主要还是老产品



各个等级的花茶,按照重量,提前分装好。茶厂随时为门市部补货,包装上贴上的标签,写的地址仍是一心桥街74号。都是花茶,叫法稍有区别,旁人没法仅凭包装分辨茶叶的等级,指着玻璃柜,大叔了然于心。


“这个是最好的,280元一斤。”“这个相当于一级,这是二级。”经典的三级花茶,门市部如今卖65元一斤。先闻后买,打开包装口后,顿时飘来老茶馆的味道,也如同打开了爷爷的茶盅



在上世纪6、70年代,成都茶厂的花茶,等级就分得很细,至少有六种,包括特级茉莉花茶、一级茉莉花茶、二级茉莉花茶、三级茉莉花茶、四级茉莉花茶和五级茉莉花等。五级茉莉花茶也叫末茶,据说是碎茶叶渣渣做的,只图一个有茶叶味道。



等级更高的茶叶,价格贵,还需要凭票购买。等级低的,味道差点意思,又不经泡。等级居中的三级花茶,性价比超高,香味不错的同时,也非常耐泡,成为更多普通人消费得起的好茶叶


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成都人乐于享受生活的消费心态,面对喝茶这件事,要在能力范围内买最好的






只要啖上了三花,就回到了老辈子们青春飞扬的岁月。工厂上工前,烟不管好撇,先点一杆;搪瓷盅一洗,再丢几颗三花,一泡,就是一阵天酷暑难耐时,条件好的单位还会派人前往成都茶厂采购,每人发放二两茶叶,称之为防暑茶


另一种很有时代特色的茶叶叫职工茶叶子更老,制作工艺更简单,价格更低。几十年前,职工茶是厂里面的职工才有资格买到的尖货。乍一看职工茶很差劲,几乎是边角料拼装的,茶叶厂里的内部职工都在偷着乐。据说,最撇的职工茶,也是由三级以上的花茶混合而成



并非限定供给某一固定群体,职工茶现在人人都可以买到,单纯成为一种品质的划分。现在几乎只有老辈子爱买的职工茶,好那一口浓浓的劲儿。当初按等级划分、命名的三花,而今也更多成为一种品牌


在成都茶叶厂门市部斜对面,还有一家更大的成都茶厂销售部,里面找得到成都茶厂生产的各种三花牌茶叶,包装很有老成都味道,又适应时代的需求。



销售部内,仅三花,就可以分为新三级、精品三级和老三花等,种类繁多的茶叶的品种,让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喝惯了的老顾客,往往直来直往,一口报出茶叶名字和数量。



店里,一款叫蟹目香珠的茶叶尤为引人注目,包装带花边儿,有着上个世纪的画风,日常经常在红旗连锁的茶叶区看到。用蟹的眼睛和珠子传神地再现茶叶的形态,名字极为雅致的蟹目香珠,和三花一样,也是成都茶厂的经典花茶,泡出来有一种浓郁的茶香味。



如今,依然靠价格才认得到茶叶的好坏。二两一包的蟹目香珠,售价33.3元。便宜的职工茶,23元能拿下半斤。店员说,现在生产的职工茶,不是拼配的碎茶叶,只是叶子更老,茉莉花放得少一些,窨制筛花的工艺更加简单一些。


一问才知道,茉莉花茶里,茉莉花的价格往往要比茶叶的价格更贵。一款好的茉莉花茶,茶叶重要,茉莉花更是讲究,有采花、养花、伺花、窨花等繁琐的工序,否则自然的浓香根本达不到。


就拿采花来说,成都茶厂只收茉莉花花骨朵,而且采摘的前三天最好是大晴天,此时茉莉的香味最浓。下雨或阴天采摘的茉莉,已经失去制作茉莉花茶的灵魂。而窨制,少则三次,多则七次,次数越多茶越香、越考手艺。






成都茶厂还在一心桥街生产的时候,每逢茶叶生产,无论是去大田坎上学,还是住在一心桥,从茶厂经过,都能闻到沁人心脾的花茶香味


建厂之初,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位置。在更笔直、跟宽阔的东大街锦东路段改扩建好之前,一心桥街和与之相通的大田坎街都是由市区往东,经牛市口、沙河堡等地,到成渝公路的重要通道。



茶叶的原料便于运输,关键的茉莉花,成都本地的东山一带,就有大量种植,包括沙河堡、界牌铺、大面铺等地。上世纪90年代,龙泉大面的茉莉花基地产量暴增,超过市场需求,成都茶厂应收尽收,避免了花农损失。据说因为这件事,还上过《新闻联播》。



很多人肯定一直以为茉莉花是中国本土的植物,其实茉莉花原产自古罗马,后随佛教传入印度,再传到中国沿海地区。随着客家人迁居四川,茉莉花进入成都,并在这片水土中碰撞出大放异彩、独具巴蜀风味的茉莉花茶。


成都人并不避讳谈及这种传承和融合,就像老成都无论高低贵贱,都爱泡茶馆、“啖三花”。“啖”有细细品味的意思,“啖三花”也经常被写为“谈三花”。和“啖”读音相近的“谈”,恰当的表达了成都人在茶馆里谈天说地、交流信息的状态。


不管三花的味道变没变,是不是记忆中的那样,今天成都人在茶馆里喝茶的状态还是如一。去老的成都茶厂门口买茶叶,也岂止是去买茶叶,而是打捞了一些泛着茶色的记忆。




今日编辑 | 彭主任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脑子是个怪东西


月色



@VANCY


黑猫:你过来呀



@biubiubiu打小怪兽


月球



成都Big榜
城市是水,我负责寻找气泡、糖和酒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