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入了一些广元风味的碳水。
——今天的编辑 彭主任
蒸凉面,广元人的最爱。在外多年,回家的第一件事,吃一碗蒸凉面。离开时,不管是明君凉面,还是其他的店,打包几份蒸凉面,人肉带给家人朋友一解思念之情。
只有广元的水土才能制作出最地道、最合口味的蒸凉面。和川内其他地方的凉面相比,以米为原料,加水成米浆后用蒸锅蒸熟的蒸凉面,是需要趁热吃的、更有地方特色的凉面。
身在异乡,没办法随时吃到从家乡带来的味道,努力在成都街头寻找一碗更接近于老家水平的蒸凉面,成为很多广元人的一大乐趣。
早几年前,红牌楼附近有备受广元人认可的杨哥广元凉面。近些年,广元蒸凉面更是遍地开花。
不只是对蒸凉面的执念很深,广元旺苍人还关心,成都哪里有资格的旺苍酸辣粉?“我们那儿的味道,和成都这边的酸辣粉简直不一样。”
最近还真又吃到两家不错的广元小吃店。一家主营蒸凉面、豆花酸菜稀饭等,另一家主打旺苍酸辣粉。这两家店最大的缺点是不在市区,较远,但不少想念那口家乡味道的广元人,依然愿意为之穿城而往。
先说旺苍酸辣粉。去年@门牙 在华阳的一家店里体验到了资格的旺苍麻辣烫和酸辣粉,戳☞旺苍麻辣烫,原始出王者 可回顾。新发现的这家在高新西区。
在亲自品鉴过的旺苍人心中,成都市场上所有的旺苍酸辣粉里,它可以排进前三,味道的还原程度,无限接近于在旺苍当地吃到的。而第一次到店的成都人,大多也会说它是一家好吃的火锅粉。
评价如此之高?另一个问题也摆上了桌面,火锅粉和旺苍酸辣粉,到底是什么区别?穿过龙湖时代天街的主街,来到商场背后,所有的答案都在这间不起眼的、低调开了七、八年的宝藏小店里。
没有讲究的名字,完全照搬旺苍酸辣粉这一品类名当店名,旺苍人能一眼从店名上就get到这间店的正宗,尽管它也卖麻辣烫。
店内,一口大锅始终沸腾,温和的香辣味随热气扩散。一圈竹漏,是粉店的标配。一圈钢夹子别上的签签儿,又很有锑锅串串的架势。不管是酸辣粉,还是麻辣烫,味道成败的关键,都在于这一锅加香料精心熬制的骨汤。
粉是红薯粉,分宽粉和细粉两种。细粉更软,宽粉嚼劲更足。如果点旺苍酸辣粉,老板默认为细粉,配黄豆芽一同进竹漏汆烫三四分钟。眼看即将成熟,飞速打好调料的大碗就位,一提、二倒,大姐再根据辣度,驾轻就熟地撇开油面,舀两勺原汤。
没有香菜,没有葱花,没有牛油,更没有豌豆花生,起锅前单独加的调料只有三四样,特制的熟油辣椒都不多,芝麻油加上蒜末水,制造出与众不同。旺苍人自信,底汤和少许的调料就能为酸辣粉提供足够的香气。
不似成都酸辣粉酸味和辣味的极度鲜明,旺苍酸辣粉,更多还是回归更原始、质朴的香,味道介于成都串串和冒菜之间。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次吃到的人,会觉得它是火锅粉。
不局限于只嗦粉,从冰柜中按需拿出喜爱的串串,和粉加在一起才是旺苍酸辣粉才是更丰盛的吃法。涮叶子菜也无惧油腻,锅中只有浅浅一层油面。
只需在锅中拨动两下,大姐便丝滑地将菜叶赶入碗中。刚刚断生的翠绿,赏心悦目。在这里,只喜欢吃酸辣粉,只喜欢吃麻辣烫,喜欢“二合一”的旺苍人都拥有了心满意足的吃法。
在高新西区嗦完粉,再到温江印钞厂的小区门口吃广元凉面,方向很顺。这间名为皇泽米凉面的小店,让生活在温江的广元人有了口福。下午三四点,一位旺苍老乡径直走到店内,按老规矩打包一份凉面带回去给孙孙儿。
店主大姐是广元人。六七年前,选择将凉面店开在温江,正是因为温江居住有大量广元老乡。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旺苍的东河公司整体搬迁到温江,老乡们对家乡口味有明显的需求。来到成都,大姐擅长的,也无非是制作广元传统美味。
招牌上的种类不多,从蒸凉面到酸菜干饭,再到豆花酸菜稀饭,乃至花生稀饭,每一款都在广元人的心巴子上。蒸凉面是招牌,基本保证了现蒸现做。
带着热乎劲儿的广元凉面,相比其他凉面,质地更为柔软。秘制的红油、蒜水等,轻轻一拌,红亮的汤汁挂满整个凉面。糯糯的凉面,裹满红油的香气,脆脆的花生碎似爆珠,又让口感更为丰满。
凉面活色生香,最好再配上一碗粥,更易咽食。广元人会很惊喜,没想到在这儿还能喝到豆花酸菜稀饭。酸菜是广元人更爱的土酸菜,豆花酸菜稀饭的口味也只有广元人更能欣赏。
点豆花酸菜稀饭前,大姐问我是不是广元人。吃完后,大姐又问,“是不是觉得有一股馊了的味道。”确实像馊了的味道。人人都能接受的是花生稀饭,煮得软烂的花生和米粒,香气几乎融为一体,既浓郁,又香甜。
皇泽米凉面也提供酸菜干饭,只是碍于点的人实在不多,这里的做法稍微有所改变,并不是在制作初期就令酸菜和干饭结合在一起。
店内还提供自制的广元土酸菜售卖,可买回家再加工,算是细致地照顾到了在成都的广元人的需求。
成都还有哪些值得一试的广元小吃,留言区等你指路。
今日编辑 | 彭主任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See you!
淋晕
@VANCY
rua一下
@🍉杜师傅🥃
啾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