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还不放假。
——今天的编辑 彭主任
电气化的中欧班列沿着铁轨驶向远方,消失在视野,望向同一条铁轨,时光倒拨回几十年前的青白江,满载货物的蒸汽机车排气吐雾、轰隆前进。最好老实呆在车厢内,别探头,否则煤渣滓飞砸在脸上,痛如针扎。
1814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发明运行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上世纪中后期,频繁往返于川化厂与各地之间的火车,载满化肥等产品,也将青白江拉入工业建设发展的快车道。
那二年辰,只要说起川化厂,无人不竖大拇指。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我国第一个自力更生建设的中型氮肥厂,是川化厂;建成我国第一套引进大型氮肥装置的,是川化厂;建成我国第一套引进大型三聚氰胺装置的,还是川化厂。
川化厂制造了无数个第一。要是没有川化厂和成都钢铁厂等超级大厂,也不会有青白江区。1960年,刚成立的青白江区,第一书记不是别人,正是来自四川肥料厂(川化厂早前为此名)的党委书记韦从俭。可想而知,川化厂有多牛。
鼎盛时期,川化厂有超过两万名工人,在这座经国家认定的特大工厂的周围,庞大的生活区配套设施拔地而起。那是一段爱厂如家的峥嵘岁月,川化职工和川化子弟凝成共同的身份。
青白江人总是在盼望,“女儿女儿快长大,长大嫁到化工厂,三天吃回肉,七天关回饷。”
尽管工厂早已停产多年,拆除了部分设备,高耸的工业遗迹仍给人以震撼,努力诉说昨日的辉煌。在长流河流过的地方,川化厂是真正属于成都人自己的《大江大河》。人们相信,没有川化厂的昨天就没有青白江的今天。
四川肥料厂、金堂肥料厂、四川化工厂……正式的,不正式的名字,川化厂有很多。成都人更习惯喊它川化厂,就像黄田坝的成飞也叫132厂。
川化厂破土动工的时间比132厂要早两年。1956年9月,第一铲挖下去时,厂还在金堂的地盘上。到了1960年,川化厂已属于新成立的青白江区。
庞大的川化厂生活区,活跃的职工,孕育了青白江最早的商圈。从地铁1号线的尽头——韦家碾站——驶出的K8线快速公交将途经此处,并最终停靠在川化职工俱乐部门口。如果刷次数卡,票价仅需1元。和90年代从梁家巷坐气包车到川化厂的几角钱相比,变化不算大。
修建于1960年的川化职工俱乐部,曾是青白江经典的地标之一。如今外观依旧大气,有着苏联建筑的味道,只是大门紧锁。还好,随着《音乐之声》等经典进口电影的海报,川化子弟又想起俱乐部里的种种精彩。
在这座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大礼堂里,有青白江第一家电影院,修得比当时成都市的电影院还要好。每逢有大片上映,俱乐部门口水泄不通,一楼、二楼座无虚席。朝鲜电影《卖花姑娘》,风靡一时的《少林寺》等,成为一代青白江人的经典。
沿着笔直的化工北路和南路,从川化职工俱乐部到厂区大门的距离是1.7公里。改革开放后,每天清晨,俱乐部楼顶都会播放中央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伴着歌声、自行车的铃声,身着制服的工人浩浩荡荡穿梭在梧桐林荫中,前往厂区工作。
越靠近厂区,越震撼。旁人只知道那里有一个闪闪发光的大球,各种生产用的管道、设备。川化职工,会清楚地辨认出每一部分的用途。球形装置,其实是氨球。每隔两三年就要大修进行开罐检测,以防出现裂纹等,造成安全事故。化工厂,最怕的就是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
而高耸的工业建筑,又有二氧化碳吸收塔、氨合成塔、造粒塔等名字。时至今日,依然会有化工专业的学生,前往川化厂进行学习和考察。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够进行实地了解的地方。
现在它们可能算退出历史舞台的旧设备,但在当时,一定程度代表了国内、乃至世界先进的水平。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为了加速发展我国的化肥工业,国家决定从国外引进十三套大型化肥装置,技术储备深厚的川化厂得以建成我国第一套引进的大型氮肥装置。
那是1973年,川化厂从日本东洋工程公司全套引进的年产合成氨30万吨、尿素48万吨的装置,总投资达到2.63亿人民币。现在看起来不到三个小目标,70年代,川化普通职工每个月的工资一般只有3、40元。
合同签好,派人去日本学习技术是必然。为了迎接重达350吨的大型氨合成塔,前前后后更是高度重视。据说,由海军炮艇护送,合成塔先从上海经水路运达乐山,再由公安等保卫人员一路护送,由乐山辗转到青白江。
为了运输这个金贵的巨无霸,在四川省交通厅原副厅长赵理等人的主持下,四川筑路机械厂特地造出一辆有118个轮胎、满足载重需要的平板车。
吊装就更为不容易,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考,没有专业的大吨位吊装设备,四川安装公司和机械化施工公司等单位共同配合,硬是圆满完成任务,震惊了现场的日本专家。
引入进口的、产量更大的装置设备,在当时太有必要。现代农业生产、粮食种植,除了土地、水源等条件,想要提高产量,化肥是不得不依靠的重要工具。
建厂投产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川化厂的化肥都炙手可热。据说,新设备引入投产后34个月,就收回了之前投资的数亿元成本。
这边,工人浩浩荡荡进厂忙生产。那边,拉氨水的拖拉机排出长队,能把厂区大门给堵死。谁要是能在计划外买到川化厂的尿素,绝对有几把刷子。
1984年,川化厂建成了我国第一套1.2万吨三聚氰胺装置,又厉害了。新产品面向市场,供不应求。川化子弟,一边穿着尿素口袋制作的衣服,一边率先用上了以三聚氰胺为原料制作的碗和盆子。
只要是厂里面的,几乎每家每户都发放有三聚氰胺制作的碗。昔日大单位的福利待遇,远远不止几个碗筷盆子。
离开厂区,经大弯南路,继续回到以川化职工俱乐部为中心的工厂居住区,从规划之初,就有齐全的配套,包括技校。
大致以一条工业渠为界,这是一个远离生产区、更为安全的区域,先后建立起供职工居住的川化一村、川化二村、川化三村、川化四村和川化五村。其中,川化一村和工厂修建的时间几乎同步。
经受住汶川大地震的考验,走过近70年的风雨,川化一村的三层小楼由苏联专家设计,屋顶的红瓦是当年的原装,黑黑的、方条形的部件为烟囱。屋子每层净高3.1米,几乎是如今豪宅的层高。
更新的川化五村,恰好在川化职工俱乐部公交站旁,老一辈的川化人依旧习惯用剪报的形式,在门口的黑板上传播新闻。
每天下午,都会有三轮车拉着馒头等面点从川化一村而出。馒头打着川化厂食堂的旗号,在川化老人心中,资格的、由川化厂生产的馒头早已消失,街上卖的并不正宗。那时川化厂的馒头,吃一个要管大半天。
5角钱能够买到一大块的黄金大饼,也成为回忆。黄金饼大到,小孩要分成几牙,慢慢吃才吃得完。黄金大饼又叫828大饼,828是川化的单身宿舍。828又有老828和新828的区别。
生活区是年轻职工的天堂。进录像厅看港台电影、打台球装古惑仔,都在这里发生。还有跳舞。金鹰舞厅和康乐舞厅都是川化子弟爱去的地方,不少人在此邂逅了另一半,永永远远地扎根在川化厂。
川化厂的职工,很爱吃的东西还有一样——血旺。血旺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清除体内灰尘的食物。尤其是设备大修时,粉尘更重,更有必要吃血旺。
没有在青白江的街头发现主打血旺的餐馆。川化厂停产转型后,青白江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多年前,川化厂便被纳入青白江智慧产业城的规划中,青白江将依托川化工业遗址,打造工业文明遗址公园。
今年8月底的新消息是,成都陆港新城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已经发布川化之窗及配套市政工程、川化新城文旅复合中枢及公服配套项目、化工路沿线更新改造项目招标计划,包含16个子项目,估算总投资253315万元。
现在从川化厂经过,对面的长流河公园早已是一片绿意盎然。路边,还有两座有将近20层楼高的设备相当打眼,属于成都钢铁厂。差不多同时期的成都钢铁厂也是青白江的超级大厂,多年前也已关停进行转型升级。
巅峰时,川化和成钢产值占整个成都工业产值的七成。很多成都人可能都不知道,1990年,成都市首个财政突破亿元大关的区(市)县,是青白江。
夹在川化厂和成钢中间,还有一座有着54年历史的成都蓝风,其生产基地让人倍感亲切。由蓝风出品的红玫瑰洗洁精、春娟宝宝霜、双猫洗衣膏……每一样日化产品,都深深烙进了那个年代成都人的生活。
如今,蓝风不断丰富新的产品,川化早已成为四川能投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工业基底深厚的青白江,也踏上了新的工业征程,主打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
当新的蓝图绘就,传统工业逐步进入博物馆,成为城市收藏的璀璨记忆。人们随时还能想起,西南地区第一袋化肥、成都平原第一炉钢,都来自青白江;人们还能看到工业文明遗址产生新的价值,而非全部推翻,就值得庆幸。
今日编辑 | 彭主任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真·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