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格桑 | 从第七次图书馆评估探析西藏各地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

文化   2024-08-21 08:30   西藏  

摘要: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投”“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效”的5大目标要求,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本文从西藏各地市公共图书馆参加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情况,分析各地市图书馆保障条件、服务效能、业务能力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发现各地市图书馆普遍存在评估重视程度不够、基础业务薄弱、数字建设滞后、人才匮乏等问题;未来各级政府需加大关注提供保障,各馆需加强评估前准备和评估后总结,强化业务工作,升级数字化工作为智慧图书馆打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和档案管理。


关键词:西藏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事业发展




一、背景


1994年以来,文化部每四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目前已组织开展了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这对强化各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关注重视,促进各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柯平教授所言,评估工作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投”“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效”的5大目标要求,促进图书馆的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效能提升,以推进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


以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为首的西藏地区公共图书馆在自治区文化厅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指导下,从2009 年全国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开始积极参与每年的评估定级工作。由于各方面原因第四次和第五次评估中只有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参加了评估,并在2013年第五次评估中定级为全国“三级公共图书馆”。随后在2017年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昌都市图书馆和林芝市图书馆三家符合参评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参加了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依据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和定级必备条件,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图书馆,昌都市图书馆和林芝市图书馆分别被评定为三级图书馆。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在十三五期间西藏各地市图书馆陆续建馆开放,2022年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西藏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参与数量明显提升,由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昌都市图书馆、林芝市图书馆、山南市图书馆、那曲市图书馆和日喀则市图书馆六家符合参评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参加。



二、各地市图书馆事业发展


开展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是文旅部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大措施和有力举措。对西藏公共图书馆来说是总结第六次评估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一次难得契机。在第七次评估中西藏各地市图书馆以“以评促建”作为参加评估工作的首要目标,对照全国标准全力整改提高作为头等任务,实事求是地制定了各馆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对前期准备、自查自评、专家实地勘察等几个阶段的工作进行了精心设计、开展了求真务实的各项工作。通过此次评估,我们看到了四年来西藏各地市图书馆的事业发展。


(一)保障条件不断完善

强有力的保障是各地图书馆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长年来自治区文化厅高度重视西藏公共图书馆工作,发展政策、建设规划、经费投入、设施设备、人才队伍等全面跟进,为各地图书馆的发展营造了环境、提供了空间、给足了动力。围绕完善保障条件,图书馆建设纳入了政府主管部门议事日程和短期计划、长远规划,建立了文化、财政、人事等多部门协同保障支持机制。


1990 年以来在国家文化部、西藏自治区各级部门,以及对口援建省市的大力帮助下,西藏各地也开始陆续建起了公共图书馆,1996年6月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建馆开放,建筑面积1.1万平米,在“十二五”期间进行改扩建,建筑面积达1.15万平米。2002年9月由重庆对口援建的昌都市图书馆建馆开放,建筑面积0.4万平米,2020年进行改造提升,建筑面积达0.7万平米。2005年7月由福建省援建的林芝市图书馆建馆开放,建筑面积0.3万平米,已建设待开放的新馆建筑面积达0.7万平米。2016年4月山南市图书馆建馆开放,2018年4月那曲市图书馆建馆开放,2018年7月日喀则市图书馆建馆开放,建筑面积均达到0.4万平米。各馆馆藏文献达到10至20万之间,阅览席位平均达到350个,年财政拨款总额相比以往有了大大改善,各馆年平均拨款总额接近西部二级馆的400万元,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70%以上


(二)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图书馆的使命是服务社会、引导大众。各地市馆开馆至今不忘图书馆的初心,加强效能建设,门厅冷却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图书馆应有的读者如织的景象在平时特别是在周末和节假日成为绝美风景。特别是通过参与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改善了服务方式,提高了服务效率,丰富了服务内容。第六次评估以来,各地市馆保证了周开馆时间,平均周开馆时间达到了58小时;年流通人次逐年增加,现平均达到2.5万人次;年文献外借量平均达到0.6万册次 ;打造了常态化的阅读推广品牌活动,如昌都市图书馆的“康巴少年讲故事”,林芝市图书馆的“超级读者”,山南市图书馆的“阿布洛卡讲故事”“山南文化大讲堂”“藏汉书法公益培训班”,那曲市图书馆的“阿古卓巴讲故事”“那图之旅”“DIY亲子手工课”等;年均举办阅读推广活动次数平均达到80场次;设立了政府信息查询专区,每年开展讲座、各类培训、展览等;设立了未成年人和特殊群体阅览室,提供放大镜、老花镜、茶水等,策划特殊群体活动,走进特殊教育学校等提供上门服务;读者满意率平均达到97.94%。


(三)业务能力显著提升

业务建设是图书馆有效为读者服务的命脉,是西藏各地市图书馆落后于全国的最大瓶颈。近年来,各地市馆倾尽全力扩容馆藏、规范组织、弥补数字文化缺陷、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创新业务管理、提高保障水平,业务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全面加快了西藏公共图书馆从传统向现代迈进的步伐。围绕加强业务建设,各馆制定了馆藏发展规划,优先订购涉及西藏各类图书和文献,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各馆地方特色文献,那曲市图书馆设立了地方特色文献阅览室,收藏地方特色文献3080册。虽然各地市馆目前还没有图情专业工作人员,但是现有人员通过培训学习逐步提高专业水准,各馆都步入了图书采访、分类、编目等规范化管理。区图书馆发挥了“领头羊”作用通过三区人才培养项目等为地市馆培养专业人员。区图书馆学会也通过“馆员学堂”“春雨工程”等平台引领各地市馆走向专业化。近年各馆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还延伸了服务触角扩大了服务覆盖面,在学校、机关、社区等设立了各类图书分馆、图书服务点;还打造了城市新型空间,如山南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初具规模,在全区已步入前列,山南市图书馆在社区建立了“城市书屋”,在馆外设立了“城市书房”;林芝市图书馆在林芝福建公园设立了“智慧书屋”;昌都市图书馆正在建设“24 小时自助阅览室”。除了2个地市馆,其他馆都有微信公众号和抖音视频号新媒体服务平台。


三、存在的问题


各地市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图书馆免费开放的背景下,确实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的相关图书馆政策法规的支持下,图书馆人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评促建,使图书馆的硬件得到改善,服务质量得以提升,读者满意率普遍得到提高,但也存在不少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一)对评估工作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除昌都市图书馆和林芝市图书馆外其他图书馆都是第一次参加评估,在组织专家复评、实地勘察中发现,各地文旅部门对图书馆评估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各地市和县级图书馆对评估指标不熟知,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指标中涉及的很多工作已实施,但未能在评估系统填写中体现,制约了通过评估总结经验和促进工作的作用发挥,如2个馆未能在系统上统计读者满意率。此次评估中山南市因在文化局的重视下自评前期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培训,在评估数据填报中参评馆的填报较为翔实。


(二)保障条件有待提升

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关注下,西藏各地市馆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得以落成开馆接待读者,但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快速迈进,各地市馆场馆面积、布局、基础设施、馆藏量等始终达不到国家西部二级馆的标准,影响读者服务效能的提升。如山南馆因供暖设施不足,影响冬季场馆服务;如那曲馆因场馆空间有限,过刊和报纸等无法科学收藏。


(三)基础业务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各地市馆开馆至今各项业务指标有明显提升,服务效能显著,但和内地相同级别的公共图书馆相比差距突出,各项指标相对落后。一是西藏各地市图书馆都开馆不久,公众认知度不高,宣传滞后,导致年流通人次、年文献外借量不高,如0.6万册次的平均年文献外借量远远低于第七次第市级评估指标中西部二级馆15册的必备条件。二是虽然各馆在评估中提供了馆藏发展政策文本,但经实地勘察发现各馆没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文献资源采选原则、工作机制、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馆藏规划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三是虽然各馆设有参考咨询台,但还没有能力提供立法决策、专题咨询和情报分析等较高端的信息服务,需要在这方面引起重视,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四是各馆都在尝试设立分馆、服务点、新型空间,但存在流于形式,不够规范,更是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总分馆模式。五是各馆都举办各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也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但在活动前策划、活动后评估都不够规范,不够专业,特别是品牌打造上亟待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四)数字化建设滞后

此次各地市评估中发现数字化建设是各馆较为突出的薄弱环节,各馆除了有部分外购资源外,目前还没有自建资源,没有开展文献数字化工作,没有启动智慧应用场景服务。由于数字化建设方面人才紧缺,无法开展相应服务,数字化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更是无从谈起。虽然建有各馆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服务,但内容未能及时更新,读者吸引力还不够大,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人才匮乏

首先是人员编制不足。随着图书馆业务量和读者服务人数的增加,各地市图书馆都反应人员短缺问题,而且以往“在编不在岗、专干不专用”的现象有所缓解,但始终存在;由于人员少,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其次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人才的匮乏制约了业务工作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近年来,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发展,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标准和新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同时也导致对评估标准的理解上存在问题,直接影响图书馆业务档案材料的规范组织与管理。三是为解决编制短缺问题,图书馆采用外聘、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补充力量,但是这些工作人员无法代替图书馆馆员的专业工作,加上待遇问题这些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不高。


四、发展对策


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主办的公益性文化服务窗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骨干、为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信息的中枢平台,应以评估定级工作为发展机遇,对标评估定级指标,在对各馆当前工作进行总结的同时,开展未来的前瞻性预判。通过分析西藏各地市馆第七次评估情况,在发现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发展对策至关重要。


(一)各级政府需加大关注提供保障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图书馆的政策支持力度和经费保障力度,增加图书馆的人员编制数量,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各地方政府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的相关图书馆政策法,为当地图书馆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将图书馆建设纳入政府主管部门议事日程,纳入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政府文化事业目标管理责任制。为图书馆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形成地方的专门公共图书馆条例和图书馆章程与规划。


(二)加强评估前准备和评估后总结

近几年的评估中发现,评估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导致正式评估不顺畅,评估后没有总结和整改,制约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投”“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效”的作用发挥。下一次评估中相关主管部门应从评估程序上注重评估前的宣传、培训和组织,更要制定评估后的整改措施,组织评估专家提出专业指导意见和建议,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三)强化业务工作

西藏各地市馆起步晚,专业基础薄弱,业务工作上急需加强跟进全国的步伐。一是需要提升服务理念,树立专业服务意识。在此次实地勘察中发现基层图书馆员工作理念和思路的传统化制约了服务覆盖、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与时俱进,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应在提升馆员服务理念上多下功夫,馆员本身也应积极进取,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二是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为契机,进一步宣传和推广图书馆服务,扩大读者群体,促进服务效能的进一步提升,以提高场馆利用率,文献借阅册次,接待读者人数等。三是业务规范。为各项业务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各地市馆需从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中应参照《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提高系统性和专业性,为图书馆开展服务提供政策层面的依据,进一步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四是加强品牌建设。针对场馆利用率、图书借阅率不高等问题,建议创建和开展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的品牌活动,并实行常态化和品牌化,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走进场馆,利用场馆;也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图书馆,学会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五是地方文献建设。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做好地方文献工作是主要工作之一,无论是地方文献的采购、编目、收藏、数字化、数据库的建设都需要统筹管理,也有必要考虑开设地方文献专题阅览室。六是加强本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近年由区文化厅牵头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实施方案》,并有序推出示范点开展总分馆建设。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已建分馆、服务点的各项服务功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做到资源共建共享。七是扩大社会合作,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升级数字化工作为智慧图书馆打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以来,国内智慧图书馆已经从研讨层面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智慧图书馆建设不仅关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战略,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延续和升级,是图书馆转型的必然,而且也是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战略要求,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起着关键和引领作用。各地市图书馆是国家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立足当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大数字资源比重,探讨使用者需求,积极开拓数字服务形式,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并积极推进升级数字图书馆建设,打造智慧应用场景,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提升数字服务能力,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和各单位应积极争取人员编制,通过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大人才培养,科学建设人才梯队。正如柯坪教授所言,21世纪图书馆员除了承担信息加工与管理员、信息检索与咨询员、知识组织员和知识传播员4个基本角色外,还将承担网络信息导航员、知识资源管理员、数字资源专家、信息素养师4个新的角色。西藏各地市公共图书馆急需提升馆员业务综合素质,从图书馆采访、编目、阅读推广等基础业务工作到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六)加强制度建设和档案管理

每次评估要求提供各种图书馆工作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图书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此次评估中存在以评促建的方式临时出台部分制度和细则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图书馆各种工作制度和业务规范。业务档案是一个图书馆工作的历史记录,也是每个图书馆准备评估材料的基础。此次评估中存在平时对业务资料的收集意识淡薄,不注重图书馆业务资料的收集整理的问题,造成了评估材料的不完整。今后业务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应做到常态化、规范化,做到雁过留痕。


注释

①何平、宫平 . 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的意义和特点 [J]. 图书建设,2016(12):4-14.

②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中各地市图书馆提供。

③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中各图书馆提供。

④晓勇.打造书香社会[RB/OL].[2018-10-24].http:www.tibet.cn/cn/index/book/201810/t20181024_6345693.htm

⑤张良菊,万群华.湖北省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第一评估组评估情况报告[J].图书情报论坛,2013(10):4-14.

⑥张良菊,万群华.湖北省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第一评估组评估情况报告[J].图书情报论坛,2013(10):4-14.

⑦殷峰 . 以评估定级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J]. 图书建设,2023(3):174-179.

⑧林敏敏 . 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调查及分析 [D] . 福建:师范大学,2019:5-6.

⑨周德明 . 以评估工作助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第七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研制专家周德明访谈 [J]. 图书馆杂志,2023,42(3):4-8.

⑩何平 . 智慧图书馆,让智慧的图书馆人共同拥抱智慧时代 [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22(3):1.

⑪田愈征 . 评估定级推动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转型升级——以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为例 [J]. 图书情报研究,2018(4):41-46.

⑫柯平 . 21 世纪的图书馆员 [J]. 图书馆建设,2004(1):5-9.




尼玛格桑


尼玛格桑,女,藏族,1973年出生,硕士,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秘书长,从事西藏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工作和研究。


END

西藏艺术研究
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西藏艺术研究学术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