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木、巴尔勇、普帕拉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嘉黎民间故事”综述 *

文化   2024-08-07 08:30   西藏  


  摘要:“嘉黎民间故事”于2009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主要综述了“嘉黎民间故事”流布区域、历史渊源、传承群体、主要表现形式和当代价值。


  关键词:非遗;嘉黎;民间故事;综述




藏族民间故事历史悠久、丰富多样,我国藏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藏族民间的故事文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口头流传的故事,一种是书面记录整理的故事。“嘉黎民间故事”属于口头流传的故事,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广泛流传在广袤的藏北草原,“嘉黎民间故事”只是其中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而已。它基于西藏特殊的高海拔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产生和发展,主要分布在那曲地区境内的广大牧区,影响较大的有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嘉黎县麦地卡乡一带。



一、历史渊源


自古以来藏北儿女以其勤劳和智慧耕耘在这片高原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而藏族游牧口头文学是其中最为灿烂的一页。伴随藏族先民开拓青藏高原的那一刻起,藏族游牧口头文学便应运而生了,他把祖先的智慧、经验和喜怒哀乐代代相传,成为与天地神鬼、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遗传基因,融入血液,融入游牧民族的内心深处,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哲学。


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仲”“第乌”“苯”三者启迪民智、辅佐王政。其中,“仲”指民间故事,“第乌”是指谜语等开启智力的知识体系,“苯”指藏族远古的本土宗教。“当时仲、第乌和苯构成了藏族三位一体的文明结构,他们分别代表着当时的人文知识体系、自然知识体系和思想信仰体系,三者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治理当时社会的知识体系。”“仲”“第乌”“苯”三者,为早起藏族人民接受佛教的“三藏”,即“经藏”“律藏”和“论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后期佛教主导了西藏历史文化发展,解放前,现今被称之为“震撼人心的史诗”的《格萨尔》都被称为“乞丐的喧嚣”,民间故事仅仅视为老百姓的“笑话”和“无稽之谈”,但是,作为人文知识体系的“仲”,在民间一直流传,尤其是在佛教影响较为薄弱的藏北游牧地区。


“嘉黎民间故事”“内容涉及藏族起源、神魔之间的征战、人鬼智慧的较量、藏族先民从狩猎社会到畜牧社会的变迁等等,是藏族游牧人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寓含藏族游牧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虽经数千年的佛教文化的洗礼,仍保留了游牧时代鲜明的个性和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广大的游牧地区,尤其是在藏北游牧地带影响较大,具有研究远古藏族游牧文化的特殊价值。



二、探索保护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随着“四路进军 ”西藏,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纷纷随军进藏,西藏民间文学,特别是西藏民间故事开始得到重视,1951年由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在《民间文艺集刊》第3册刊发了以西藏和平解放为主题的“藏族民间文艺特辑。”西藏文化工作者开始了民间故事的搜集和整理。1958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大会”,印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工作座谈会纪要》,确定编写第一批《藏族文学史》在内的十几个民族的文学史,并作了具体分工。1958年,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制定了“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的16字工作方针,迎来了西藏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第一个高潮。涌现了萧崇素、王尧、田海燕、陈家琎等学者搜集整理的作品。


1978年,中国文化部、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发起编纂“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再次掀起西藏民间故事普查、采录高潮。


2001年8月,由中国 ISBN 中心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西藏卷》,共搜集到三千多万字的原始故事讲述资料,“陆续编成了73卷地(市)、现(区)民间故事资料本,采访了235位民间故事的讲述者,发现了能讲50个故事的民间故事家80余人”,其中采录了嘉黎县措拉乡藏医土布田讲述的2篇幻想故事。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嘉黎民间故事”的传承人娘布·贡桑吉确与土布田就是一个村的人。


1993年,时任那曲地区副专员的塔热·次仁玉珍在嘉黎县措拉乡(现更名为“麦地卡乡”)抗击雪灾间隙,采译了娘布·贡桑吉确老人的《聪明的鹦鹉和富有的商人》,就是努木采录出版的《日喜日嘎的故事》中的《国王、大臣和乞丐的儿子》部分片段。


2008年,时任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努木先生,在嘉黎县定点扶贫驻村期间,搜集整理出版了由娘布·贡桑吉确老人讲述的《白琼的故事》和《日喜日嘎的故事》,并于2011年4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随着,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的兴起,民间故事在微信上传播,扎次、阿塔等民间故事演述人和旦增群培等文化人也纷纷建立微信公众号,搭起互通网络,传播民间故事。



三、非遗申报


2007年,时任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自治区文化厅嘉黎县定点扶贫组组长努木先生,撰写推荐申报“嘉黎民间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是,不幸的是娘布·贡桑吉确老人于2010年去世,现有有其儿子娘布·顿珠继承。“嘉黎民间故事”于2009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娘布·贡桑吉确,1941年出生于那曲地区嘉黎县措拉乡措动地方,这里是青藏高原的腹部,地处西藏自治区中部偏北的嘉黎县北部。这位老艺人从小听父亲讲授民间故事长大,娘布·贡桑吉确擅长讲述各种民间说唱故事,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悲琼》《上方的日喜日嘎和下方的日喜日玛》《王臣丐三子》《拉古赞布王和托古赞布王》《魔王甲玉冈冈》等,这些故事涉及藏族起源、神魔之间的征战、人鬼智慧的较量、藏族先民从狩猎社会到畜牧社会的变迁等等,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和想象力。由于他讲述的《悲琼》故事,生动精彩,无人能比,人们给他亲切的称号,叫“悲琼”,意为“小青蛙”。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属于第二条“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属于“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中属于“民间文学”范畴。按照学科分类为“中国文学”一级学科下的“民间文学”范畴。



四、记录研究


2022年,受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委托,由区民族艺术研究所承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与保护研究项目(嘉黎县民间故事)》立项,抢救性挖掘民间文学“嘉黎民间故事”,参照国家图书馆制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制定的《口头传统记录标准》,深度挖掘青藏高原民间故事,通过高清全程拍摄、抄录民族文字和翻译故事梗概为国家通用语言,主要以纪录片制作等形式,开展全面抢救性记录保护和研究工作,完善记录体例,为“民间文学”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展记录工作提供示范文本。


截止目前,已记录了顿珠、索朗卓玛、阿塔、扎次、扎才、次仁扎西、普穷、曲德、南加、嘎巴、次仁桑姆、南珠贡桑等12位艺人131篇8082分钟民间故事,采访12位1368分钟民间故事演述人口述史,形成一部60分钟纪录片,拍摄了1500多张图片,抄录了80多万字藏文原始资料(总体约有200万字左右)。推荐申报撰写了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西藏口头传统文学”非遗代表性项目,已被列入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协助撰写了那曲市文旅局“那曲民间故事”、色尼区、和安多县民间故事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材料。同时,推荐了索朗卓玛、阿塔、扎次、扎才、次仁扎西、普穷、曲德、南加、嘎巴、次仁桑姆、南珠贡桑等11位民间故事演述人为非遗传承人。以上非遗项目正在评审认定之中。


众所周知,藏族民间故事源自信息闭塞、生活慢节奏的古老的青藏高原游牧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信息化的普及,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讲述民间故事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快节奏的生产生活,古老的民间故事完全被电视、微信等现代文化所冲击,能够完整讲述民间故事的老人越来越少,同时由于该项目不吸引旅游,不产生经济效益而被各级政府部门所遗忘。因此,《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标准所言“该遗产正受到严重的威胁,特别急需保护,若不立即保护,将难以为继”。


这些民间故事内容涉及藏族起源、神魔之间的征战、人鬼智慧的较量、藏族先民从狩猎社会到畜牧社会的变迁等等,是藏族游牧人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寓含藏族游牧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虽经数千年的佛教文化的洗礼,仍保留了游牧时代鲜明的个性和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广大的游牧地区,尤其是在藏北游牧地带影响较大,藏族民间故事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人群的早期人类记忆,具有研究远古藏族游牧文化的特殊价值,同时,对于研究西藏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保护该项目也有助于提升对早期藏族游牧民族人文知识体系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对话,从而反映世界文化多样性,见证人类的创造力。



注释

*基金项目:本文作为文化与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作与保护研究项目国家级非遗项目《嘉黎民间故事》阶段性成果。

①诺布旺丹.艺人、文本和语境:文化批评视野下的格萨尔史诗传统 [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4:202.

②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编,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M]: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5:233.

③四路进军:1950年1月2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中共中央西南局担负进军西藏及经营西藏的任务。6日,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区决



努木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负责人、译审 ;



巴尔勇


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普帕拉


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系2020级本科生。



END

西藏艺术研究
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西藏艺术研究学术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