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导语
2024年11月2日,厦门市石室书院迎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学术盛会——第四届海峡两岸佛医论坛。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厦门市石室书院)承办。
本次论坛为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024年对台交流重点项目,论坛汇聚了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宗教界人士及医药领域从业者,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论坛上,与会者就中华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现代价值及其在促进两岸人民心灵契合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交流。
今年佛医论坛以“中华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佛医文化的精髓,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推动中华医药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我们相信,通过此次论坛的深入交流与探讨,必将进一步增进两岸同胞对佛医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推动两岸在佛医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迈向新的高度。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成立于1989年5月,是设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不仅在两岸经济交流、产业合作方面一直是桥头堡,而且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我们现在所处的石室书院,是国家级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近年来,石室书院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媒,在人文、历史、乡村振兴、佛医等领域,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海峡两岸交流活动,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郑筱筠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她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灵家园,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是最重要的时代命题。佛教医学作为佛教救世思想的集中外化表现,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为深入探讨新时代佛教医学、佛医文化,拓宽两岸交流空间,加深两岸同胞骨肉情感,我所与厦门市石室书院(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分别于2016年、2018年、2021年联合举办三届海峡两岸佛医论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未来,我们衷心希望继续与厦门市石室书院(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佛教医学的理论挖掘、佛医文化的对外推广、两岸佛教文化的学术交流等方面通力合作,继续为两岸同胞的共融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台湾学者代表、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副执行长何日生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我们深知佛教医疗的宗旨在于促进每个人身心健康、自然环境丰饶、心灵清淨,并实现社会和谐、共善之目标,这正是药师如来十二大愿的根本精神。佛教医疗的内涵不仅限于治病,更重视心灵的疗癒,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上医治未病”,这与佛教强调的“医病亦医心”相呼应。
因此,在梳理佛教医疗历程时,我们要探索历史上佛教的医疗智慧、技术与哲学,并将佛教“无缘大慈”的精神融入现代医疗体系,建立以佛教精神为核心的人文医疗。同时,也要在佛教医疗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出与当代医疗科技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使佛教医疗成为现代医疗人文与智慧的典范。
通过两岸福益论坛,我们期待能推动佛教医疗事业迈向新里程,并使佛教医疗的科技、智慧和人文精神成为当代医疗的核心力量,共同建构人人健康、心灵清淨、物质丰饶、和谐共善的美好世界。
大陆学者代表、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董群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佛教把自己的医学智慧称为医方明,是佛教五明之一,中国三大语系佛教中的医学是中华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对其的研究,特别是医学界对其的研究和应用推广都不够,今天这个主题的会议就显得非常重要,希望今后有更多的藏语系、巴利语系的学人、法师,更多医学界的专业人士加入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的推广。
中华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此次论坛的举办,期待能够进一步促进两岸宗教和文化交流往来,加深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此外,本届论坛还特别强调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自信、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推荐阅读
【免责申明】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文所有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