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最怕的8种行为!艾灸这里排肝毒,疏泄藏血,浑身舒服!

民生   2024-11-19 18:03   广东  

本文来源:母婴关爱协会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它犹如一个人体化工厂,掌管着人体内大部分的新陈代谢、物质转化等。


肝脏没日没夜地工作,看似强大,却是个“小哑巴”,它不存在神经末梢,也没有痛感,即使发生病变,早期一般也没有痛感,而当出现明显不适的时候,说明肝脏已处于“崩溃”状态,不堪重负了。





肝脏——人体最大的排毒基地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人体胃肠道所吸收的各种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毒素等,都由肝脏的门脉进入肝脏内进行分解、合成及解毒,可以说,人体大部分的新陈代谢和有毒物质的转化都在肝脏,也是最易污染的脏腑。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



最伤肝的8件事



1


长时间使用手机


看手机容易伤眼睛,伤眼睛导致伤肝。因为肝开窍于目,久视伤血。伤的就是肝血。肝血不足,你的视力就会下降。


2


酗酒



少量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益身体健康,但喝多了就很伤肝。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10%会随着呼出的气体或尿液排出体外,而剩下90%需要通过肝脏来代谢。酒精的代谢物乙醇对肝脏的危害很大,所含的毒性高,轻则引起酒精肝,重则导致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3


乱用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肝是参与药物代谢的器官,不按照医生的指导而乱服药,容易对肝造成威胁。据统计,因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人数,约占住院病人5%以上。 因此,长期服药的人,需定期检测肝功能,避免药 物导致肝损伤加剧。


4


熬夜



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解 毒”的时间,若长期熬夜,会使肝受损,相当于慢性自杀。


5


生气


气为百病之源,生一次气就等于你的身体发生了一次地震,生气对五脏六腑都有伤害,对肝的伤害却是首当其冲。


《黄帝内经》说怒伤肝,怒则气上。生气伤的是肝阴和肝血。如果把生气比作强盗土匪,那你生一次气,这个强盗就偷一点你的肝血。久而久之,肝血亏虚,导致阳气妄动,就会越来越容易生气。


6


郁闷



《黄帝内经》中提到:肝喜条达,不喜抑郁。肝的性子就像一个豪爽的将军,直来直去,不喜欢兜圈子,要是让他藏着掖着,容易憋出病来。所以,我们要顺着肝的性子,舒肝。


7


经常大鱼大肉


有研究发现,一顿高脂肪餐可以改变肝功能,隐藏致病风险。


肝是人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和糖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中心。如果每天大鱼大肉,肝不能及时将脂肪代谢为糖,那么脂肪会积压肝细胞,造成“脂肪肝”


8


纵欲



纵欲伤肾,伤肾就是伤肝,肝肾同源。肝在五行中属木,肾在五行中属水,水生木,纵欲耗了肾精,肾水不足就无法涵养肝木,肝木就会枯槁、动摇,肝风就会内动。



艾灸调理肝脏穴位



1

肝俞穴


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穴位。肝俞穴与太冲穴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


2

期门穴



期门,属足厥阴肝经。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此穴有疏肝理 气、化积通淤之效,主调肋间神经 痛、肝炎、肝肿大、胆囊炎、胸胁胀满。对腹胀、呕吐、乳腺炎等,艾灸此穴有很好的调理保健作用。


3

神阙穴



位在腹部,脐中央。因其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作用,长灸可使“元气坚固,百病不生”。现代研究证实,此穴位可全 面提高人体免 疫 力,为后天强壮保健要穴。


4

合谷穴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配合太冲穴使用,可以达到调和气血运行、疏肝解郁、舒缓情绪的作用。


5

太溪穴



太溪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6

太冲穴



此穴是肝经的原穴,也就是在肝经气血运行的根源所在,坚持对太冲穴进行艾灸,可以激发肝经的原气,促进肝经气血的运行,起到很强的补肝作用。


7

行间穴



行间穴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肝火的穴位。




推荐阅读


最损福报和最增福报的行为,照着做,准没错!

肝病都是拖出来的,一旦晨起有4个表现,是肝在“求救”,别大意

改善肾虚最快的方法,三招阳气充满全身,胜过一切大补之物

脾胃弱,百病生!素食30年中医施合一教你如何养护脾胃!

开始吃素,会收获哪些惊喜?

心若转变,世界就会改变

6大长寿行为,运动排最后,排第一的是它!



【免责申明】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文所有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中华佛医
中华佛医,是以佛教“医方明”为基础,吸取借鉴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特点而形成的传统医药学体系。我们以“慈悲喜舍,大医精诚”的精神,传播中华佛医知识,弘扬中华佛医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