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心灯人
关于“专注”,有这样一则故事广为流传。
寺院中一个小沙弥问老僧:“师父您得道前做什么?”
老僧说:“砍柴,担水,做饭。”
小沙弥又问:“那得道后呢?”
老僧说:“砍柴,担水,做饭。”
小沙弥懵圈了:“那什么叫得道呢?”
老僧说:“得道前,砍柴时想着挑水,挑水时想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专注就是心无杂念地做好眼前事。而在生活中,我们的专注力却常常不堪一击,稍纵即逝。那么,是什么让我们不能专注?怎样才能对治散乱,安住当下呢?
为何难以专注?
专注是做好一件事的核心,其关键在于知道当下“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
兴趣使然
数学家陈景润常常在散步时,沉浸于数学思考之中。有一次他竟一头撞上了一棵大树,还以为撞到了行人,连说“对不起”。抬头一看,原来是与一棵大树有了“亲密接触”。所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很容易全神贯注;反之,如果不能从一件事情中找到意义和乐趣,就会感到勉强,索然无味,当然不能专注。
抗拒心理
“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赵佶一生酷爱书法绘画,自创的“瘦金体”书法,更是流芳百世。但对于不感兴趣的治国理政,他却显得颇为抗拒。这也让他成为因个人兴趣荒废主业、招致国破家亡的反面教材。
如何修习专注
佛法中所说的专注便是安住当下。正如《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安住当下就是心无杂念,用心体悟当下的每一个瞬间,行住坐卧体安然。那么,具体如何做到安住当下,心无杂念呢?
不妨做减法
曾经,一位青年向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提问:“我每天不知疲倦地把精力放在热爱的科学、文学、音乐事业上,为什么结果总是收效甚微?”法布尔听后拿出一面放大镜,把阳光聚焦在一个点上,说:“试着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就像这块放大镜一样。”这则故事形象地告诉我们,将精力集中在一个点上,看似“浪费”了很多其他成功的机会,但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效力,正如寂天菩萨所云:“思已欲为时,莫更思他事。”
持之以恒
生活中很多人做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频繁变换目标,到最后往往一事无成。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有则名篇《卖油翁》,主人公是一位很普通的人。他数十年如一日卖油,看似简单重复,但就是由于有“无他,但手熟尔”的专注力,才练就可以舀油从钱孔注入而钱不湿的精湛技艺。由此可知,长期的专注可以内化为一种惊人的能力。
多散众生
数息观除了世间练习专注的方法,佛陀也施设了种种修行法门帮助我们降伏内心。例如“五停心观”中“多散众生数息观”,可以有效地帮我们对治散乱,安定身心。“数息”即观察呼吸并计算次数。数息时,精神放松,呼吸深长。如《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云:“用少不能胜多,故先数入也。”一般数进气,不数呼气,一呼一吸为一次,从一到十,周而复始。如果在数息中有妄念出现,则要重新计数。常以此法修持,可以对治散乱,安住一心。
总之,安住当下是一种能力,也是修行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把每一念心都安住在所做的事情上,才能真正做到“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
推荐阅读
【免责申明】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文所有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