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过“双11”?他们的购物车里都“装”了些啥?

教育   2024-11-01 19:01   重庆  




“双十一”如期而至,

你买买买了吗?

当生活在古代的人们,

想要大量采买时,

也能碰上“双十一”

这样的“购物节”吗?



其实,购物节古已有之。


不过与现代随时随地能够网购不同,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商品流通速度很慢,古人想要买东西,只能去集市


集市大约起源于殷周时期,是指在特定的日子,人们自发形成的一种交易市场,主要集中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七夕节这五个节日。古代集市一般设在比较空旷的地方,比如庙宇、市井中、大桥桥头或河岸两侧。


清代画家丁观鹏的《太平春市图》,描绘出清人想像中的明代元宵节景象。


古代商贩利用这些重要节日集中售卖商品,种类比平时齐全得多,并且还会发促销礼券“红票”,甚至提供分期付款服务“赊销”,而人们也会趁着这个时机疯狂抢购,那些距离集市较远的人,甚至半夜就起床赶路。




古人的“购物车”里有什么?



古人在不同节日里能买到的东西并不相同。


其中最热闹的是 春节集市 ,商品种类也最齐全,以各种农副产品、肉类为主,也有如门画、桃符、爆竹、傩(nuó)戏面具这类消灾避祸的商品。人们在春节集市上不仅会置办新衣和鞋袜,还会囤米面油、花生瓜子、水果等粮油用品,当然也少不了烟花爆竹等增加节日氛围的物品;


《南都繁会图》


 元宵节的集市 则以卖花灯为主,同时也有艺人说书、办画展、弹乐器等。


晚明绘画《上元灯彩图》,描绘了当时南京元宵节人们观灯的热闹景象。


至于 清明节 ,集市上大多出售用于祭祖的香火和纸钱,除此之外,各式各样的风筝一一排开,琳琅满目,供人挑选。


 七夕节 则完全是属于女子的节日,这天所有女子都会精心穿着打扮,还可以去集市上售卖自己亲手做的手工艺品。其中,以油面糖蜜制成的糕点、以黄蜡制成的鸳鸯,还有泥娃娃“磨喝乐”最受少女和小孩子喜欢。


当然,集市的规模大小和商品种类,与其所在地域息息相关。


 城镇集市 生活日用品为主,还有金银玉器和花鸟虫鱼等消遣品。 乡村集市 则以生产生活必需品为主,如农具、牲畜等。



《南都繁会图》


唐朝时期,手工业日渐发达,集市上的商品种类变得琳琅满目,最频繁出现的是纺织品,如丝、锦、绸、缎等。到了宋朝,随着造纸、印刷、制茶、火器制造等技术的普及,手工制品变得更加多样化。


其中,唐朝的唐三彩,宋朝的玉壶春,元朝的青花瓷非常受欧洲贵族的欢迎,因此经常最为礼物赠送给外国的王公贵族,类似于现在的“海外代购”。


唐三彩马




古代也有促销广告?



比起现代五花八门的优惠促销,古人的促销方式更为直接。除了商铺广告招牌“幌子”,根据历史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敲锣、打鼓、摇铃等用器物声响叫卖的售货方式,最有名的莫过于“吟叫”,将商品编成小曲唱出来,相当于现在的“直播卖货”


《南都繁会图》


其中,宋朝的商人非常注重打广告,并且热衷邀请当时的知名人士在墙上题诗、作画、写牌匾,其中广告词写的最多的是大文豪苏轼——


《初到黄州》描述了他对鱼和竹笋的欣赏;
《送范德孺》描述了他对青蒿和黄韭的期待;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描述了他对香汗和薄衫的喜爱。

当然,最著名的莫过于他被贬到黄州时所作的《猪肉颂》,让东坡肉成为千古名菜,堪称以一己之力带动当地猪肉行业的发展。


东坡肉


当然,广告再给力,价格没有优势也是万万不行的。“商业之父”范蠡(lǐ)就深谙此道,他主张打折出售,尤其推崇薄利多销。“贪贾三之,廉贾五之”的道理早已被商人们掌握,大概意思就是贪图厚利的商人只能获取30%的利润,而薄利多销的商人却能获得50%的利润。因此,商家往往会通过打折促销的手段兜售商品。


除去广告、打折这些营销手段,古代商家还会设计游戏,最有名的莫过于“关扑”,类似于现在的幸运大转盘


商家用预售商品做彩头,参与游戏的双方约定好价格,用铜钱在瓦罐内掷,根据钱面的正反来判定输赢,只要中了就可以免费或低价得到商品。由于这种营销方式具有赌博性质,宋朝时期,对这种行为进行了限制,只在特定的节日,如春节、寒食节和冬至开放。


文中图片来源:Wikipedia


今年“双十一”,

你买了哪些实用好物?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好奇家族!


本文原载于“奇点同学”(ID:qdkx2021)


好奇号
《好奇号》官方公众号。《好奇号》是一本少儿全科通识读物,为6-12岁孩子提供高品质的阅读材料,涵盖科学、技术、自然、历史、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