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近视眼增多
唐宋时期,是雕版印刷术和科举制兴起的时代。雕版印刷术能让字变得更小,增加书本的文字量和知识量,但也加重了文人的用眼负担;同时,科举制兴起,读书人的学习热情高涨,常常用眼过度。
雕版印刷术普及了纸质书籍。
“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和欧阳修,视力都不好。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讲到:
“我年纪还没到四十,就已经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了”
欧阳修在《读书》一诗中也说:
“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
表示自己没看一会儿书就已疲惫不堪。
古人怎么矫正视力?
古人视力下降大多与用眼过度有关。南宋诗人陆游曾在《夜坐闻湖中渔歌》中提到:
“少年嗜书竭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
表示自己年轻时常常没日没夜的看书,导致年老看不清书上的字。
在眼镜还没普及的时代,古人认为矫正视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唐朝诗人刘禹锡在《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中就提到“减书存眼力”。
除此之外,古人还会通过针灸、服药等方法恢复视力。
图片来源:Pexels
中国最早的眼镜
古人最早研磨的镜片是放大镜。
古代人用石英制作的放大镜。
1977年,在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出土了周朝初期的甲骨文,考古报告称,甲骨上的文字小如米粒,要用5倍的放大镜才能看清楚,间接证明当时已经有人使用放大镜看字。后来,在江苏邗江甘泉2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只直径1.3厘米的放大镜。这种单片镜小巧方便,又被称为“读书石”。
中国最早的眼镜,是由中国北宋时期一位叫史沆的司法官员发明的。
史书上记载
“史沆用水晶磨成了十几种凸镜片,每次审理案件时,就会手拿镜片看案板上的文件”
这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眼镜的记录。
眼镜是如何普及的?
眼镜刚开始非常稀有,被视为贵族和知识分子的象征,价格昂贵。而且早期的眼镜没有镜腿,使用时需要用手拿着,后来才发展出折叠式、直腿式和曲腿式的眼镜。
到了明末,制作眼镜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发展成一门手艺。
明末清初的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著有一部《镜史》,在书中,他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光学眼镜,包括放大镜、近视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并教人们如何制造这些眼镜。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商铺学会了制作眼镜,眼镜的价格逐渐亲民。
到了清朝顺治年间,眼镜已经称为街头贩卖的普通商品,每副价格只要半两银子左右,相当于今天的100元人民币左右。
19世纪,眼镜已经成为中国百姓家中常见的工具。
你近视了嘛?
你知道有什么预防近视的手段吗?
欢迎来评论区告诉好奇喵!
*文中图片来源:Wikipedia
本文原载于“奇点同学”(ID:qdkx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