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我们通常会在晚上睡觉之前设置好闹钟 ⏰。第二天早上,有了闹钟的提醒,我们才能按时起床上学或者上班,开启一天的生活。
和现在的我们一样,在元朝,生活在北京城里的人们也需要早起劳作。虽然那时的他们没有闹钟提醒,但也不用担心睡过头,因为城市中央的鼓楼和钟楼(合称“钟鼓楼”)会按时击鼓、敲钟,提醒人们开始新的一天。
北京的鼓楼(前)和钟楼(后)
鼓
楼
档
案
修建时间:始建于1272年,多次重建,现存建筑于清朝修建
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建筑高度:46.7米
外观颜色:红色
工具:更鼓(原有25面,现仅存一面)
主要功能:计时和报时
钟
楼
档
案
修建时间:始建于1272年,多次重建,现存建筑于清朝修建
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
建筑高度:47.9米
外观颜色:砖灰色
工具:铜钟(明朝铸造,重约63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重的铜钟)
主要功能:报时
钟鼓楼怎么报时?
在古代,钟鼓楼报时的方法有3种:先击鼓后撞钟、先撞钟后击鼓、钟鼓齐鸣。北京钟鼓楼在600多年的报时历史中,始终使用先击鼓后撞钟的方法报时。
之所以使用“先击鼓后撞钟”的方法报时,是因为计时工具通常放置在鼓楼里,鼓手击鼓是给钟楼发出的报时信号。
每隔15分钟,铙(náo)钟就会敲响,进一步帮助鼓手判断时间。
除了在清晨(约04:12 )击鼓敲钟,这个“公共大闹钟”还会在夜晚(约20:12)再次发出声响,而夜晚的钟鼓声则是宵禁的信号。
元朝律法规定,傍晚钟鼓声敲响后到下一次清晨钟鼓声出现前的这段时间为宵禁时间。宵禁期间,普通人不得随意在街道上走动,违反这一规定的人可能会面临警告甚至责罚。
宵禁的钟声给来自威尼斯的探险家马可·波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了元朝严格的宵禁制度:
第三声钟响后,所有人都不得在街上徘徊。如果遇到孕妇分娩、有人生病等情况可以外出,但出行时必须提着灯笼。
虽然在元朝时期,钟鼓楼曾因火灾多次被烧毁,但明成祖于1420年主持重新修建了钟楼和鼓楼,延续了通过钟鼓楼为全城报时的传统。这一传统还一直延续到清朝。
北京钟楼里的铜钟
为了更好地起到提醒作用,撞钟一般会重复多次。到了清朝,撞击铜钟的方法还被总结为一句口诀:
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
按照这一口诀重复两次,撞击次数就达到了108次。“108”并不是一个随机的数字,而是有特殊含义的数字。
古人认为,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和72候(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的计时方法)。12、24、72这几个数字相加等于108,这就是撞击铜钟108下的原因。
通过标准时间的确立,北京城里的人们能够合理地安排一天中的活动。除此之外,报时还为城门的开关、城市的管理提供了便利。
钟鼓楼怎么计时?
据史料记载,北京鼓楼计时所用的工具有刻漏、时辰香等。
刻漏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时间测量仪器之一,通常由2~3个漏壶、收水壶、箭尺等零件组成。
使用时,需要将漏壶按照高低位置摆放好,并在最高的壶里加入定量的水。因为漏壶下端设置有滴水口,所以漏壶的水 💧 会以水滴的形式漏出,流进下一级壶中,最终流进最低处的收水壶里。
广州博物馆馆藏铜壶滴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收水壶中的水越来越多,水面也逐渐升高。通常,收水壶的水面上会浮一把箭尺,箭尺的高度会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变化。
而壶内壁或中心柱上刻有12条横线,代表一天中的12个时辰。只要观察箭尺的位置,找到对应的横线,鼓手就能确定当时的时辰了。
而时辰香则是清朝鼓楼常用的计时工具。其实,用香计时在古代十分普遍。如果香的粗细均匀,燃烧速度稳定,就能根据香的燃烧进度准确计时。有时,人们会将香做得很长,有些甚至可以燃烧几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