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拼多多:新王登基
楼市
2024-06-06 17:07
北京
拼多多,一个海水与火焰并存的名字。
一些消费者捧它为神,因为足够便宜;有人誓死不再用,骂其质量差,假货猖獗。
产业链上的供应商,认为这是绝佳的经营平台,因为爆棚的出货量能够说明一切;但压榨供应商的故事我们又时常能听到,“仅退款”就让不少商家望而却步。
有的员工以拼多多员工自居自傲,它给的薪资实在太多了;举着病例的员工恨极了996,更害怕竞业协议限制自己的青春。
在这些争议背后,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是:拼多多的规模和市值屡创新高,甚至超越了传统电商巨无霸阿里巴巴,逼的马云出山支招,刘强东“抛弃”兄弟。
5月22日,拼多多公布了今年一季度财报,营收868.1亿元,同比增长131%,利润306.0亿,同比增长了202%,数据可谓亮眼。
这还远远不够,赚钱机器拼多多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触角。为了抢占618先机,5月29日,拼多多上线自动跟价功能,帮助商家自动盯牢竞品售价,在授权范围内,只要对方售价比自己低,系统将自动把价格降得比对方更低,以获取流量和订单。
这也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拼多多商品在“你一刀、我一刀”的循环砍价中,走向跳楼价。
一时间,电商似乎走进了低价的死胡同,但平台们越喊低价,对低价之王拼多多越发有利。
有人笑言,市场对拼多多经历了“看不见”、“看不懂”、“跟不上”三个阶段。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拼多多,是如何长大的?
电商三国杀
电商圈从不缺新王。
最近,拼多多市值再次暴涨至2188亿美元,不但超过阿里的1965亿美元,更远超京东的462亿美元市值,相当于4.7个京东。
市值反映的肯定是投资者的预期。如今,拼多多的市值站到了中国电商的至高位,这其中,有营收规模、商业模式、人效比等综合性原因。
其实单从营收状况来看,拼多多只赢在增速。主营电商的三强京东、阿里和拼多多依次为2600亿元、2219亿元、868亿元。京东约等于3个拼多多,阿里约等于2.5个拼多多。
需要指出的是,前两者因为体量基数很大,涨势缓慢,均在7%,反观拼多多若按此增速膨胀,也有营收登顶的希望。
利润规模则更能反映出电商三国杀的现状。拼多多、阿里、京东三家的调整后净利润依次为306亿元、244亿元、89亿元。
阿里变“稳”了。这一数据过去许多年都是阿里最高,虽然当下名次有所滑落,但差距并不明显,更意味着阿里“一拆六”变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聚焦电商主业后,不至于走下坡路。
京东更“重”了。作为重资产型电商平台,京东的利润水平一直偏低。2023年京东毛利率仅为14.8%,相对于阿里巴巴的36.7%和拼多多的63%,可以说不走寻常路。
主流电商平台中,无论是国内的阿里巴巴和拼多多,还是放眼全球去看美国的亚马逊,去自营化都是大势所趋。
但在京东的经营模式中,自营又是相当重要的存在。在刘强东眼中,用别人的不如自己建,他搞商品、建仓储、造物流,给足了用户体验。
事情的矛盾点在于,对于消费者来说,究竟是商品价格更重要,还是体验感更重要?消费者给出的答案写在了两家的财报里。
从净利润口径来看,拼多多太“赚”了,成了最赚钱的电商企业,本季度平均每天净利润3个多亿,实在叫人眼红。
这也让拼多多在电商圈立起了新的旗帜:当竞争加剧、用户数量增长缓慢,想要抢到更多的用户订单,不但要重启价格战,利润挤一挤,也总是有的。
可以挤到什么地步?一位去年在拼多多做了2亿流水的日用品商家在社交平台吐槽称,忙活一年,利润55万,毛利甚至是负的,靠的是订单量大,在包裹里塞游戏卡赚广告费,扣掉亏损后,一年到手55万。
要知道,电商拼低价放在以前并不合理,万般辛苦找到利润最薄的商家,还怎么卖广告、卖流量、卖位置?换句话说,在拼多多拼命压缩利润的时候,还能再挤出佣金收入吗?从财报来看,答案是还可以。
据估算,本季度拼多多主站收入(包括广告和佣金收入)在546亿元左右,横向对比,淘天CMR客户管理收入(佣金和广告收入)收入636亿元;京东佣金和广告业务收入(即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193亿元。
显而易见,拼多多的广告收入和佣金收入都没少赚,充分体现出商业模式的构思价值。
反向保险:拼多多的诞生
拼多多诞生时,业内普遍的观点是历史书笔墨已干、电商格局已定,市场愈发向阿里和京东集中。
初出茅庐的拼多多凭什么能够有今天的成绩?
一句话概括,拼多多的崛起,有一个反向逻辑的商业模式,三个大的产业背景与机遇,很幸运的是,它都抓住了。
拼多多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5创办到上市后的2019,这时期,拼多多主要借力的是移动社交的东风,在4G普及的红利期,微信一年的用户增速过亿,吃尽微信和小程序红利的拼多多,在获客成本上也远远低于阿里和京东。抢占先机,舍命狂奔。
而能迅速走上正轨,离不开其特殊的商业模式设计。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在一篇短文中透露过他对拼多多的原始设想。这篇文章名为《把资本主义倒过来》,主题关于保险和复利。
黄峥写道,保险是资本主义的极致创造,抗风险能力弱的普通人掏钱向抗风险能力强的富人购买抗风险资源,同时,富人把钱持续复利,整个结构导致了财富从穷人到富人的持续转移。
而黄峥希望把资本主义可以倒过来,就是想创造一种反向保险产品,让普通人去给富人出售抗风险能力,并从中获利。
他举例称,1000个人找到服装厂,愿意出10%的定金集体采购1000件羽绒服,而服装厂也会很愿意给出30%的折扣,因为这里面最稀缺的就是消费的确定性,只要订单顺利下定,成本怎么也能从产业链中挤一挤。
黄峥接着分析道,如果这1000人信用记录比较好,那么他们如果不愿付10%的定金,是不是也有服装厂接单?大概率也是有的,只是折扣可能不是30%而是8%。
这套方案的底层逻辑是,服装厂通过让利去向消费者购买一个名为“你会顺利接受产品并付款”的保险,在这个关系里,代表富人的服装厂为了做确定性的生意,愿意将部分财富分给购买者也就是普通人,这样就达成了倒过来。
他的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但他的步伐却没有就此搁置。
在思路成型的过程中,黄峥用拼多多替代了排查信用的工作,现在,拼多多自身有着足够的信用,也有底气告诉产业链上下:我手上有无数个消费意向,但我只愿意给到折扣最高的商家。
在电商圈,以前财大气粗买广告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现在属于拼多多的规则是谁定价最低,谁锁定最多的消费对象,加码配给最好的流量。
复制
黄峥的逻辑虽然反向,但其他电商平台也并非难以意识到这层本质,蹒跚学步也不是难事,更何况,把消费包装成期货,也压根不是拼多多的首创。
但这个作业,确实很难抄。
实际上,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拼多多也一直在不断找方向,试着让这套反向逻辑能够在大时代下常看常新,始终拥有内核。
比如,在2019到2020年的第二个重要阶段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孕育了新消费主义,这时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而拼多多用百亿补贴压准了用户期待物美价廉的小心思,京东甚至名字都不愿改,照搬了百亿补贴模式进入生态。
再比如,最近几年,拼多多来到了自身发展的第三个阶段,靠着跨境电商,从制造业维度出发,将此前主站沉淀的能力继续发扬,让中国电商在海外开始有新消费主义的史书工笔。
Temu,是拼多多的跨境电商平台。上线不到两年间,在全球48个国家被下载了超过2亿次、打开了超过1.2亿次。
Temu上的商品价格主打便宜,8.24美元的耳机、3.79美元的太阳眼镜、不到1美元的唇膏。Temu上有大量的商品,能够做到“老大哥”亚马逊的一半,甚至更低。
配合有力度的满额消费券,目的就是让你不断下单、凑单、“买买买”。
在Temu上,平均每天要发出160万个包裹,并且这个数字一直在不断刷新记录,这与Temu的全托管模式息息相关。
曾经,在国内做跨境生意的商家,最焦心的事情便是处理复杂的运营、营销、引流、销售、海外配送和售后流程。全托管模式的出现,降低了商家的经营难度和门槛。
简单来讲,商家只需要负责生产Temu指定的货品并发货到平台的国内仓即可,其他一切后续,都由Temu负责。这套模式的内核依然是挤掉产业链过程中不必要的支出和水分,让运营成本最优化。
当然,全托管模式也有弊端。如果仅仅依靠Temu的来单生产,工厂的利润率会被限制在一个范围内,这对于想要塑造品牌的商家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
如果你向那些销售成规模的工厂提问,在海外市场只卖货,还是在卖货的同时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相信多数人会选择后者,毕竟品牌溢价的价值不能小觑。
这也意味着,全托管模式更符合中小商家的利益。理解了这层关系,便可明白,为何白牌在Temu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对于想要发力品牌侧的玩家而言,入驻Temu需要经过深思熟虑。
可能也正因如此,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Temu也开始思考半托管模式,并在今年初试运营上线,在物流和品牌上给商家更多权利和选择,在吸引更多商家盘踞于此的同时,也让Temu盈利在望。
拼多多希望借着Temu,在海外“再造一个拼多多”。这并非奢望,而是有迹可循。今年一季度,以Temu为主要驱动力的交易服务收入,首次赶超在线营销业务成为拼多多最大的收入来源。
虽然官方未对外公开披露过Temu的具体GMV数字,但据国信证券测算,Temu一季度GMV超过130亿美元,从今年全年的GMV来看,浦银国际预计Temu全年GMV或超400亿美元。
但拼多多自身野心不小。据和讯商业了解,Temu自身还有一个更激进的GMV目标,那就是高达60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去年目标的3.33倍,也映射出拼多多对Temu的自信和渴望,也是拼多多长大进程中,饕餮的最肥沃果实。
--THE END--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UwNTc3Mg==&mid=2649954056&idx=1&sn=f9b882787c9b3c82938db6e5d4246023
和讯商业
商业世界的故事、逻辑、认知。由“和讯商业”团队出品。
最新文章
极氪炫技,谁来买单?
600亿,年度港股最大科技IPO为啥是它?
零跑是怎么超越小鹏和蔚来的?
小红书,半是蜜糖半是伤
高管减持、老板出事,最牛县城小电驴怎么了?
马斯克的Cybercab咋就“翻车”了?
十二年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与百度的爱恨纠葛
明天起,开始检验中国一揽子增量政策
抖音偷入B站后院
FSD入华再推迟,特斯拉很着急
软硬之争:iPhone16 PK 三折叠
企业更会用人了,但功臣FESCO跌没了50亿
蔚来汽车:业绩大亏,股价大涨
闲鱼,饿了么?
李想卖车亏了1亿多,靠理财挣了14亿
陈小华:天鹅到家变型记
三辆车,赛力斯掏了140亿
百度商家智能体,狂飙300天
小鹏Q2亏了12亿,下款车准备硬刚比亚迪
上汽通用,绝地求生
游戏新规240天后,悟空翻了个筋斗云
A股IPO获批数量降八成,硬科技仍是主力
车企,保卫市值丨车企榜单系列
半年销量,这些车企没及格丨车企榜单系列
携程:好日子与黑裂缝
从谷爱凌到郑钦文,完美偶像背后的顶级操盘手
吴声年度演讲:在普遍种草的时代依然选择种树
车企大佬不再学雷军
阿里与奥运:牵手七年,风轻云不淡
北汽蓝谷的问题 黑布藏不住
金茂种下一棵树:新质住宅需要“关键先生”
又是被雷军硬控的一天
逆势涨价,宝马的强硬能撑多久?
萝卜快跑打头阵,Robotaxi来到爆发前夜
赌王儿子,玩出一个IPO
从华强北到18亿,这家IT设备租赁服务商凭什么?
新势力市值第一,赛力斯没坐稳
618汽车观察丨车企,卷不动也躺不平
618汽车观察丨大厂“缠斗”后市场
真视通王国红:业绩骨感,投入AI不是蹭热点
蜜雪冰城又翻车
无惧欧盟加税?港股汽车板块飘红
山东父女“梦断”60亿医药资本局
拼多多:新王登基
国家医保局约谈一心堂
苏州狮山金茂府首开8.2亿 金茂府持续霸榜一二手高端市场
京东健康“丢掉”初心
隆基绿能:“光伏茅台”的拐点
京东,不让午睡了
智己汽车:高管为何总是“管不住嘴”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