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是这新年的氛围作祟,总易勾起往昔的残影来。新年的第二天,友人邀约参加一个饭局,设于省城曾经繁华的商业中心广场附近,如今商业中心南移,虽然这个楼富丽堂皇,但是每次路过都看到经营惨淡的场景。这里大不如前了。如不是参加饭局,根本就想不起要来这里参加宴席。就在那寻常的饭局间,竟与一位故人不期而遇,直教我心潮难平,思绪飘远了去。
踏入那饭店,初时只觉有几分莫名的熟悉,待坐定,目光触及那穿梭于桌间的服务员大姐,刹那间,记忆如决堤之水,奔涌而出。可不就是在我任教高校里,那每日辛勤操持的教室管理员嘛!
遥忆本世纪初,我刚大学毕业,怀着满腔热忱投身那所高校任教,恰是二十多岁的年纪,意气风发,目之所及皆是未来的憧憬。彼时,她便已在那栋唯一的教学楼里,成了我每日能见的熟稔身影。那时的她,估摸也就四十左右的年纪,脸上常带着和善的笑,透着一股质朴劲儿。
每日晨光熹微,校园尚在朦胧的寂静中,她便早早携着那串钥匙,逐个开启教室之门。那“吱呀”声,似唤醒校园的晨钟,迎接着即将涌入的学子。我常赶早课,与她碰面,她总是满脸堆笑,那笑容纯粹而热忱,仿若能驱散晨时的清寒,暖到人心里去。
待课毕,学生散去,教室里一片狼藉,纸屑、水渍散落各处,她却毫无怨言,默默取来扫帚、拖把,躬着身子,细细清扫每一处角落,如对待稀世珍宝般,精心还原教室的整洁。我曾多次在各班动员学生,莫要随意丢弃垃圾,给大姐添负累,学生虽时有疏忽,她却始终如一,那笑容从未因辛劳而黯淡。
十二年前,学校在全省统筹协调下和众多高校一道整体搬迁,我也随之去往距离原来学校有30余公里,而且跨越两个地级市的新址。这漫长岁月里,诸多变迁,而如今再见,她已在这距老校区旧址三公里外的饭店,做了十几年服务员,岁月的风霜已让她年近六十了,那脸上的皱纹愈发深刻,像是被时光用刻刀细细雕琢过一般,白发也添了不少,稀疏地散落在头上,瞧着着实让人心酸。可她身上那股积极向上的劲儿,却丝毫未减,那笑容虽添了沧桑,却依旧真诚,满是对生活的热爱,让人见之动容。
我终是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份感慨,起身朝她走去,轻声问道:“大姐,你还认识我吗?”她闻声抬起头来,那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光亮,忙不迭地回道:“怎么会不认识你,张老师,你一进饭店我就认出你来了。”听闻此言,我心中猛地一颤,竟觉一阵惭愧涌上心头。这许多年过去了,我竟不曾知晓她的姓名,而她却还清楚地记得我姓张,这简单的话语,于我而言,似一记重锤,敲打着我那因岁月而有些麻木的心。
想我这些年,在这世间浮浮沉沉,或忙于教学科研,或困于诸多琐事,竟把这般熟悉的故人给淡忘了去,而她,在历经生活的诸多不易后,却依旧能将过往之人放在心上,这一份细腻与长情,何其珍贵啊。
望着她,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再说些什么好,只是讷讷地又问了句:“大姐,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吧?”她轻轻叹了口气,却又很快笑着说道:“哎呀,张老师,好着呢,就是忙活着呗,人哪,只要肯出力,日子总能过下去的。”那话语里,没有丝毫的抱怨,满是对生活的坦然接受和积极应对。
她又与我聊了几句,说这饭店的活儿虽说累些,但同事们都挺好,客人大多也客气,她挺知足的。我在一旁静静听着,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曾经在校园里她忙碌的模样,那时的她,为了那一方小小的教室,付出了诸多心力,如今在这饭店里,亦是这般用心地服务着,岁月改变了她的容颜,却改不了她那颗热忱的心呐。
这世间,如她这般的普通劳动者,着实众多。他们于平凡之位,做着平凡之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未求惊天动地,只是默默耕耘。校园里,若无她这般的管理员,教室怎会整洁明亮,供我们授业解惑?饭店中,若无她这般用心的服务员,食客哪能舒心用餐?他们恰似那微小的螺丝钉,虽不起眼,却于社会这大机器中,起着不可或缺之效。
然而,又有几人能真正记得他们呢?他们的姓名鲜为人知,故事也少有人问津,就在岁月里默默奉献,用双手撑起生活的一片天,营造出这世间的诸多美好。生活虽予她诸多磨难,她却仍能微笑以对,这般坚韧,着实令人感佩。
待饭局终了,我起身离开,回首望去,她正弯腰收拾碗筷,那背影于嘈杂中略显落寞,却又无比坚毅。我知晓,此次一别,再逢不知何期,但她的模样、故事,已深烙我心,成了珍贵记忆,亦化作前行之力。
出了饭店,外面依旧熙熙攘攘,新年的热闹不减,可我内心难平。这世间有如此平凡却伟大的劳动者,他们值得铭记,值得我们敬重、感恩。平日,我们多在匆忙中追逐名利,常忽略身边这些质朴的美好。往后,我愿放缓脚步,去留意这些平凡之人的故事,感受他们身上的人性之光,让自己在这纷繁世间,能葆有一颗温热之心,去直面生活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