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1925年,三峡影像震撼呈现

文摘   2025-01-19 18:30   山西  

《亚东印画辑》记录1925年中国长江三峡的样貌。

于今看来,十分震撼!




1925年7月,绝壁,

1925年的中国长江三峡,是一幅充满原始韵味与自然风光的壮丽画卷。在那个时代,三峡地区尚未经历大规模的人类开发与改造,其原始的自然风貌得以完整保留。

从《亚东印画辑》中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长江三峡的江水奔流不息,两岸山峰陡峭,怪石嶙峋,森林幽深。巫峡段的绝壁巍峨耸立,旁边的房屋和电线杆作为信号设施,为往来船只引导航向。纤夫们拉着船只逆流而上,多人拉拽,船夫撑篙,通力合作,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劳动画面。

风箱峡段的两岸风光则显得更为缓阔,岸边茅屋聚集,民船停靠,行人往来其间,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雨后的巫峡更是风光旖旎,两旁高峰相对,一艘民船只见桅杆,飘在江流之中,宛如一幅动人的水墨画。

此外,照片中还记录了白帝城的雄伟风光,这座位于奉节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的古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览胜的绝佳之地。而江中的滟滪滩,更是以其险峻著称,只是后来为保证航道安全而被炸毁。

这些照片不仅展现了三峡地区的自然风光,更记录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劳动场景。如今,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和蓄水,许多景观已经消失或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些珍贵的照片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记忆,让我们得以窥见上个世纪上半叶三峡地区的原始风貌。




1925年7月,长江



1925年7月,两岸风光,

白居易曾《竹枝词》:

瞿塘峡口水烟低,

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

寒猿闲鸟一时啼。



1925年7月,巫峡风光




1925年8月,百姓



1925年8月,风箱峡


白居易在其《初入峡有感》中所云:

上有万仞山,

下有千丈水。 

苍苍两岸间,

阔狭容一苇。



1925年8月,风箱峡



1925年8月,纪念碑



1925年8月,

白帝城



1925年8月,

巫山县



1925年8月,奉节



1925年8月,

峡谷峭壁上的水位标注



1925年8月,纤夫。



1925年8月,

云阳县峡江



1925年9月,

巫山神女峰



1925年9月,绝壁栈道



1925年10月,

朝天门码头



1925年10月,

江边挑水



1925年10月,

一家人合影




1925年10月,

重庆民居的屋顶



1925年10月,

田园风光


1925年10月,

重庆通往贵州地域的山道。



1943年4月,

三峡古道




1943年4月,

万县的县城风光,



1943年4月,

重庆的码头,

大小船舶聚集一处。



1943年4月,

高处俯瞰重庆民居,

传统和外来的建筑风格簇拥一起。

转自:夔州博物馆


华广传媒
打造本土有格调的原创视频新媒体,每日推送原创视频图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