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回复“投稿”进入投稿群↓↓↓
三交史话·翻译篇
中国当代文学蒙译论析(1976—2000)
特日格乐 阚海英
专栏·国家翻译实践
主持人语
任东升
国内外“国家”视角的翻译研究对比分析
周忠良 任东升
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现状分析与发展前瞻
吴唯嘉 王子昕 吴朋
党政文献翻译
近十年《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本话语亲和力及其接受研究
卢冬丽 郑金屿
民族典籍外译
从边陲到东洋:蒙古族民间故事《马头琴》在日本的传播
刘岩 冯叶
古籍与翻译
从清代顺治朝题本满文衙署名目看清初公文中的满汉文特色
徐莉
儒家经典《四书》研究——满蒙译本述评
斯钦巴特尔
专栏•语料库翻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格萨尔》英译对比研究
弋睿仙 崔红叶
壮族典籍《布洛陀史诗》英译本比较研究——以《罕王与祖王》特色语料库为例
黄茂桐 翁露丝 黄信
译技探讨
敦煌藏译本《孔子项讬相问书》翻译探微
才让扎西 淦喻成
中国当代文学蒙译论析(196—2000)
特日格乐 阚海英
1976—2000年间,中国当代文学蒙译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及90年代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作品的选择、生产、传播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特点。中国当代文学蒙译参与到蒙古族当代文学建构中,丰富了蒙古族当代文学史系统,促进了中国多民族文学交流与交融。
国内外“国家”视角的翻译研究对比分析
周忠良 任东升
国家翻译研究的知识生产和理论构建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要推动国家翻译研究的学科化构建,就有必要浚源传统文化,借镜国外研究成果。中外学术传统、文化语境、现实需求不同,“国家”视角的翻译研究必然表现出自身特点。对二者进行比较有助于国家翻译研究获得外部观照,在中外互鉴中得到发展。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国内外“国家”翻译研究在学术议题和学科分布上的异同,以期助力国家翻译学拓展研究视野,构建适切的研究方法体系,形成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普适性的研究架构和知识体系。
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现状分析与发展前瞻
吴唯嘉 王子昕 吴朋
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历经十年,逐步拓展了研究内容,形成了自身的概念体系,并促生了超学科概念“国家翻译学”。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收集2013—2023年国家翻译主题论文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十年来发文量上升,研究热点增多;国家翻译实践研究逐渐从具体微观研究转向国家话语体系构建、国家形象建设和国家翻译人才培养等宏观问题研究,呈现出理论化趋势。文章梳理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十年的发展脉络,厘清了从“国家翻译实践”到“国家翻译学”的概念演变过程。
近十年《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本话语亲和力及其接受研究
卢冬丽 郑金屿
进入21世纪,我国政治话语对外翻译迈向开创引领期,其亲和力直接影响着国家形象的构建。本文以近十年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所制《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本为例,采用话语亲和力建构模型与语言情感处理分析法,从我国译本“自塑”与日本媒体“他塑”两方面分析《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本的话语亲和力。研究发现,我国日译本“自塑”环节主体单一、话题严肃、翻译严谨,虽然情感占比较低,但展现积极情绪情感传递倾向。与我国译本“自塑”相比,日本媒体“他塑”更加贴合受众语言习惯,但受媒体态度立场的影响,文本含有质疑的消极情感态度,影响其话语亲和力接受效果。今后,可以通过优化译本语言、加强与日本媒体沟通、及时掌握日本受众舆情反馈等,共同推进我国外宣话语亲和力构建提质增效。
从边陲到东洋:蒙古族民间故事《马头琴》在日本的传播
刘岩 冯叶
《马头琴》故事作为蒙古族代表性乐器马头琴的来源之说,自1959年首次传入日本后经过不断地再创作传播至今,成为我国蒙古族民间故事海外传播的成功范例。《马头琴》故事传入日本后逐渐形成以插画展示为主、文字叙述为辅的绘本化模式,由原典《马头琴》向绘本《苏和的白马》的转型,成为《马头琴》故事在日本传播的主要形式,贯穿20世纪后半叶。随着日本文化人类学学者对蒙古族文化研究的加深,马头琴乐器的另一来源之说《呼和那木吉拉》进入日本作家视野,为《马头琴》故事在日本的再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使蒙古族民间故事在日本形成新的持续关注点。
从清代顺治朝题本满文衙署名目看清初公文中的满汉文特色
徐莉
题本是清代奏折产生以前至御前的重要上行公文。顺治朝题本数量大、记载内容丰富,是研究清入关初期重要的历史文献。题本内包含很多衙署名目。按题本格式的要求,在题本正文首行、文尾具文时间之后一般写有具题人职官爵位及花名,钤盖印信内有满汉合璧衙署或官衔名目,均包含清代中央衙署满汉文名目信息。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清代顺治朝题本内记载的中央衙署名目,包括清入关前设置的衙署和入关后沿用明朝的中央衙署等,试分析这些衙署满文名称的变化和语言特色,阐释其在研究清初中央衙署机构设置、满语文发展史和满汉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价值。
儒家经典《四书》研究——满蒙译本述评
斯钦巴特尔
清代《四书》被译成多种满、蒙古文译本,译本庋藏大、流传轨迹多样化。本文试从学术评价的视角,梳理满、蒙古文《四书》翻译研究史,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译本庋藏、学术研究、译本重印及新译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述评,从而为满学、蒙古学以及清代汉满蒙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提供可靠的佐证材料。
基于语料库的《格萨尔》英译对比研究
弋睿仙 崔红叶
雅科夫·施密特1839年的德文本《功勋卓绝的圣者格斯尔王》是《格萨尔》史诗的罕见善本,艾达·泽特林和扎拉·华莱斯在1927和1991年分别出版了该德文本的英译本。本研究主要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自建小型双语语料库,对译本进行描述性研究。通过对比,发现1927版和1991版在语言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分析,发现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和翻译动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译者的翻译选择。前者贴近原作,后者贴近读者,反映了译者取舍的变化,可为民族典籍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壮族典籍《布洛陀史诗》英译本比较研究——以《罕王与祖王》特色语料库为例
黄茂桐 翁露丝 黄信
本研究以壮族典籍《布洛陀史诗》中《罕王与祖王》章节的壮、汉、英三语语料库为基础、LancsBox6.0等语料库工具为辅助,从形次比、移动形次比、可读性与高频词等维度分析贺大卫与韩家权的译本特征,辅以文化负载词实例探析两译本翻译策略。研究发现两译本存在一定的差别,贺译本总体上更为忠实于壮语原文;韩译本则在把握原文内涵的前提下,行文用词更符合英文读者习惯与其文化语境。
敦煌藏译本《孔子项讬相问书》翻译探微
才让扎西 淦喻成
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P.T.992号卷是汉文典籍《孔子项讬相问书》完整的藏译本,其译本的完整性对理解中古汉语的声韵学特征和古藏语的语音结构变化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重点从语音、词汇和韵律三个层面探讨该藏译文的语言特色和翻译策略,揭示了唐代敦煌汉语中若干词汇的声韵特点,以及汉藏语言接触背景下的音变现象和方言特征。研究认为,该典籍的藏译本不仅尊重原文,也体现了对目标文化的深入理解,展现了译者高水平的翻译技艺,反映了唐代吐蕃统治下河西地区的文化交往与交流状况。
监制/李玲 编辑制作/热亚祖
特别说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 END -
【特别声明】本公众平台除特别注明原创或授权转载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并没有任何商业目的。本公号尊重知识产权,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后台,本公号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