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回答时代之问“ 强国建设,外语何为” 的关键举措。本文探讨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与可行路径,以期高校外语界同仁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外语类专业高质量发展。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原则与路径
孙有中 张 莲 陈法春
教育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高等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蒋洪新,杨卓 2024)。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以下简称外语类专业) 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外语人才培养的新使命,外语类专业应弘扬优良传统,积极回应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本文从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可行路径三个方面阐释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助推外语类专业高质量发展。外语类专业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看待与评价外语教育教学内容中承载的文化元素,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学习和外语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 四个自信”、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人文素养和专业本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外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语类专业应深刻理解语言、文学、文化现象的价值属性和语言使用作为社会文化实践的本质,注重培养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辩证分析语言文学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紧扣教学内容,优化专业课程内容供给,如盐化水地实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宪法法治教育、劳动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润物无声地使学生启智增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为此,外语类专业应根据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专业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提升专业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和思辨性。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如下五条基本原则。第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外语类专业要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有效运用领导人讲话、重要会议文件、党政文献、白皮书等多语种素材,把中国理论的话语体系和核心术语的外语表达方式纳入教学;落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 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 的“ 三进” 工作要求,培养学生用外语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能力,引导学生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提高“ 翻译中国” 的能力,助力国家软实力提升。第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语类专业要深入挖掘每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语类专业语言技能课程教学中,要加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素材输入,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自觉抵制外国思想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和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外语类专业知识课程教学中,要重视跨文化比较,引导学生认识中外文化差异,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相通相融性,培养学生的文明交流互鉴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第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外语类专业要融通中外文化,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价值精髓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跨文化交流实践教学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用交流对象国受众易于接受的语言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第四,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外语类专业要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语言应用实践场景,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宪法法治素养,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能力,培养在国际交往中用法律手段捍卫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意识和能力。第五,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外语类专业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理想,了解涉外职业规范,养成良好的涉外职业道德;增强学生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的职业责任感;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4.1 顶层设计,构建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外语类专业课程体系包含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 培养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构成相互作用与赋能、合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系统( 张莲 2023)。《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学科思维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这一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要求对外语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外语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知识体系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元素,提供了值得挖掘的思政教育素材。外语类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话语作为社会文化实践的意义,领会其在社会结构、关系和秩序建构或解构、凝结或消解中的作用,逐渐形成现实、批判、理性的专业认知,将思政视角和意识内化为未来参与社会实践的思想资源,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由此,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是增加一门课,多占用一部分课时,额外补充一些师资,或者多读几本著作,而是在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全员化、体系化地从教育的初心、专业的本质、人才成长的规律等多维度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4.2 凝聚共识,激发教师课程思政能动性,自觉提升思政意识和能力课程思政是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一次重大的综合改革与创新,其本质是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和有机统一,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高德毅, 宗爱东 2017;孙有中 2020;何莲珍 2022;张文霞等 2022)。在这场课程革命中,教师是关键。没有教师的参与意愿,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Bruner 1996)。纵观教育改革研究文献, “ 改革如此之多, 变化却如此之少” 的现象并不鲜见( Payne 2008)。背后原因多种多样,但教师的立场和态度是难以忽略的因素(Kevin & Margery 2008;张莲,叶慧敏 2018)。张文霞等(2022) 通过一项全国性大规模问卷调查,探索大学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现状及发展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大学外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整体认识到位,但仍有较大比例的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不准确、认同感低。笔者参与的另一项案例调查发现,高校教师群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动性表现为能动信念、能动能力和能动情感三个维度,教师群体课程思政教学能动信念、能动能力均显著强于能动情感,教师群体因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源性动力不足而对正在发生的教育变革认同感不高、意义感不足。这表明,一场自上而下的课程革命尚未使教师群体或个体达成行动共识,即便理念层面有实施或执行的意愿,但意义感不足,行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尤其是创造性也就不足。为此,我们建议从两个方面凝聚外语类专业教师的思想共识,激发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动性。其一,教师应从战略高度和政治高度认识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理解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握外语类专业所处的全新历史方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外语类专业全体同仁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只有具备高度的思想自觉,教师方能满腔热忱、开拓创新地投身于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其二,教师应从学科和专业角度审视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是一个交流、互动过程,学校的交流特别是语言交流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方式之一( Seedhouse 2004;欧阳嘉煜,汪琼 2021)。语言使用( 话语)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不只是描述或反映社会结构的属性和特征,也构建、合法化、复制、维系或挑战特定的社会结构( van Dijk 2001:353)。Kramsch(2021) 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任何言语行为、话步、交流的背后都是符号权力斗争。外语教育中一直都有外语学习和社会变革的讨论( Ricento 2000;Copley 2018)。Pennycook(2021) 更是直接指出,教育如同语言,彻头彻尾是政治的,语言教育更是如此。外语类专业教师既是语言教育者和研究者,也是语言使用者和实践者,应透彻理解课程思政的重大现实意义,积极投入课程思政建设。4.3 问题导向,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促成学生认知与情感协同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环境与工具、教学态度、情感投入等多要素交织互动的复杂动态系统,理应成为推进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的主要渠道。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到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已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关注自我价值和内在需求,迫切需要为自己的价值观定位。随着受教育经历增加和知识积累,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喜欢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不再轻易接受他人的观点。成长于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大学生在认知方式和学习方法上更具鲜明的时代特征。《纲要》提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要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 结合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应坚持“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应具备随时回答学生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高阶思维的专业能力,清晰辨别观点背后的假设与逻辑,敏锐洞察学生的情感态度。课堂情境中,教师不应急于给出简单的“ 是/否” 答案,而应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学理性探究、理论知识运用和经典文献分享出发,学会变换视角思考问题。换而言之,思政教育不应是给予的、强加的,而是学生在专业知识习得和探究中自主获取的。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外语类专业应提高课程质量,体现课程的专业性、思辨性和价值性,在课堂对话中引导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的学理性和实践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世界性和民族性、历史性和现实性。4.4 注重实效,完善课程思政多维度评价体系,确保课程思政质量《纲要》指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评价是系统化课程设计的核心,串联需求分析、目标设定、内容选取、流程组织、教学管理、环境构建等课程要素( 转引自胡杰辉 2024:20)。我国高等教育已有较为成熟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外语类专业也是如此,经过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促学的评价(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和评价即学习(assessment as learning) 三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评价经验,但是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仍在探索之中。周丽敏和祁占勇(2023)、胡杰辉(2024) 等对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开展了探索,提出了具有建设意义的评价体系和方案。事实上,《纲要》就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给出了方向性建议,比如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家组织作用,研究制订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又如,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 双一流” 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 双高计划” 评价、教学绩效考核等的重要指标,把课程思政建设参与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并且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表彰奖励工作也要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等。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应加强评价体系构建,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检验和提升,促进课程思政建设、评价和提升的互动发展。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应成为教师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行为;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更是一项科学工程,须以科学的态度,遵循合理的原则和客观的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外语教育面临的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期待高校外语界同仁勇担使命、迎接挑战、锐意创新,为外语类专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特别声明】本公众平台除特别注明原创或授权转载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并没有任何商业目的。本公号尊重知识产权,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后台,本公号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