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大西路西门桥以东至双井路一带,本地人称为“小门口”。过去,这儿曾经有一道城墙将城里城外分隔开,城里是政治中心,城外是经济中心,老辈人称进出此处的西门为“进城”“出城”。
城的变化浓缩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3000年文明史的镇江,也是中国建城历史较为悠久的城市之一。1800年前,孙权看重镇江显要的地理位置,在北固山筑铁瓮城,由此拉开镇江历代古城建设的序幕。
铁瓮城建成后,镇江在此基础上先后建造了东晋京口城、唐代东西夹城、唐宋罗城等多座古城,历代古城在原铁瓮城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镇江卫指挥宋礼主持建造镇江府城,并“甃以砖石”,周长约6公里。清代又予以沿用、重修。可以说,现代镇江城的模样至明初基本定型。
明清府城在清代《光绪丹徒县志》有详细的记载和图片介绍。近些年,在梦溪路、京河路、中山桥、胜利路等处考古,相继发现明代府城遗迹,正是对记载的印证。如1994年胜利路侨源工地考古发现明代府城西垣遗迹,1994年在中山桥新世纪工地考古清理出府城西垣遗迹,1998年的定波门考古发掘发现定波门瓮城城垣,1999年在标准件厂内考古发现明代府城北垣遗迹等。
位于市区老北门的定波门,曾是明清府城的北城门。1998年底,在老北门金通工地,考古发现明代定波门瓮城石垣,高约5米。同时,在明代瓮城南侧发现唐、宋城门及城壕遗迹,遗迹大量城砖叠压,有些砖块还残留着早期烧制地点字样,表明此处亦是志载唐宋两代定波门所在。
2011年,元末明初城垣基址遗迹在梦溪广场西南方向位置被发现,此处距离定波门很近。开挖的两个探坑中发现了两段城垣,其中一段城垣高0.6米,宽2.4米,墙内有乱砖、块石及土,两侧石块交错叠砌,外加夯土。另一个探坑中能够看到城垣侧面层层叠起的砖块。在考古过程中出土了数量相当的宋代文字砖,上面刻有“镇江府官砖”“后军官砖”字样,均带“官”字,应为当时专供官宅烧制的砖窑出品。
2017年6月份开始,镇江古运河、大西路和双井路西南角荒置多年的三角地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在双井路原西家湾一带近万平方米的发掘现场,清理出镇江明清时期府城西城门遗址。
此次发掘的城墙由大西路沿双井路方向向南,在原来磨刀巷口附近向西折转,一直延伸到运河附近。城墙为砖石结构,上砖下石,城墙长度超过百米,城墙宽度在2至5米之间。城墙外部由长度40厘米、宽20厘米的青砖交错砌筑,内部填以小砖和石块。瓮城南开一道小门,小门两侧有铁铸门窝一对,遗址地下有丰富的瓷片和各种砖石构件、墙基、砖石道路、砖砌下水道等。经过3个多月的发掘,西城门瓮城遗迹在近七百年以后重现天日。
据专家判定,这里是元末明初东城垣的一小段,具有典型的元末明初城垣建筑特点:利用土岗式山体或早期文化堆积层作为建筑的基础,再在外侧加筑夯土、砌包石墙,墙内填埋杂土和乱砖。由于地势北高南低,高处的城垣在后期建筑中不复存在,南侧较低处还留有0.5米的高度,为研究镇江元明时期的城市格局提供了翔实的考古资料。
2020年,考古工作者在镇江太平圩地块考古调查、勘探项目现场,意外发现、提取了百余块明代城墙砖。据了解,这批城墙砖被“藏”在一段拆迁后废弃的现代红砖墙里,经过对这段残存的墙基进行清理,揭示出来被砌在红砖墙下的一段灰色砖墙,并在周边采集了部分该地块拆迁时散落的砖块。这些砖块规格约42×20×11厘米,呈纵横两行平铺在红砖下,砖缝中填有现代水泥。
考古队员走访了部分周边居民后,推测这些砖块疑是原房主捡来,因为砖烧制较好,规格较大,在盖房子时填做了墙基。令人惊喜的是,经过初步清理发现,部分砖面残留的“白灰”,可能是古代砌砖所用糯米浆加石灰混合材料的遗留。此外,砖块中有少部分为文字砖,砖面上有阳刻文字,依稀可辨认“匠”“造磗”等字样。
目前,国内各个城市保留的古城墙,基本是明朝遗迹。镇江的明初府城北至长江,西南城墙沿运河修筑,东城墙大致沿今天的梦溪路修筑。参照其他城市明城墙的结构体量,可以推测当年镇江城墙的壮观,以及在城市历史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另据记载,1929年,中华民国江苏省政府从南京迁至镇江,在省城建设过程中曾将明清古城墙拆卸一空,而“进城”和“出城”则作为“老镇江”的既定口头语流传下来。
文/马彦如 张剑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