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打好“收官战” | 抢抓增量政策窗口期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

政务   2024-11-21 11:30   江苏  

伴随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具体举措陆续发布,市工信局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抢抓增量政策窗口期,干字当头、乘势而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呈现“高位开局、逐步回落、承压前行”态势,虽然保持了相对平稳运行,但压力仍然巨大。市工信局攻坚克难、加压奋进,一方面,科学开展运行监测分析,以工业百强企业、产业链重点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为重点,每月分析研判可能存在的问题困难,做好监测预警,推动数据应报尽报、颗粒归仓。另一方面,做精做优企业服务。开展“强服务、大走访”专项行动,持续收集和解决企业问题诉求,提振发展信心;每月举办一场“镇信助企”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开展“镇江好产品”系列宣传,助力企业开拓市场;聚焦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能评、环评、土地等要素保障诉求,强化统筹协调,加快建设进度,尽早产生效益;用好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工具包,细化政策宣贯,加大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获得专项再贷款、制造业贷款贴息等各级政策支持。


接下来,市工信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健全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体制机制,“一群一策”“一链一策”支持“四群八链”产业发展。一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政策工具箱,推动轻工、纺织、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实施转型升级。二是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围绕高性能材料、新型电力装备、船舶海工装备等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链,加快强链延链补链。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四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瞄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储能和氢能等新赛道,打造一批领航企业、尖端技术、高端产品。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关键就是要坚持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一是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针对重点产业链“卡链处”“断链点”,引导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和产业基础再造,实施产业技术“微攻关”,用好用足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促进创新产品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二是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加快推进5G、“双千兆”网络建设,搭建新型基础设施,深化双跨级、区域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培育;持续开展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加快打造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三是持续深化绿色低碳发展。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加大绿色加工、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绿色降碳等先进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加快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业链。


伴随今年初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推出,我市大力实施高端装备跃升、智改数转网联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本质安全提升“四大行动”,全市制造业投资实现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制造业再贷款项目9个,第二批150个项目通过省厅初审上报工信部,在全省占比19.1%;入选省制造业贷款贴息储备库项目95个,17个项目通过审核已进入贴息流程,涉及贷款合同4.7亿元;入选第三批超长期国债资金资助“两新”项目5个,全省占比6.9%。设备更新的浪潮,蕴含着产业发展的蓝海、市场开拓的机遇,供需对接则让机会加速变现。


此外,紧盯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对企业有关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开展梳理摸排,形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需求清单。加强重大项目挖潜,组织走访部分重点企业,摸排一批“大优强”企业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并赴项目现场,组织开展“四问四看”专项督导活动,全力推动项目加快实施,以项目建设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支撑。

文/孙一皓 陈志奎

延伸阅读


市委书记马明龙推介:锅盖面里的镇江味

市委书记马明龙深情推介:镇江醋里见风骨

市委书记马明龙深情推介:美好镇江有佳“肴”

马明龙寄语《创新》:建功新时代 《创新》再出发

创新镇江
决策参考 学习园地 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