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调不是非得年轻力,上海宝乐汇印象城教科书般的救场反击战

企业   2024-12-12 14:56   上海  


  目录
1、务实定位:平衡资产收益&经营稳场
2、夯实基本盘:强化中高端零售氛围
3、餐饮差异化:非集团化合作标杆品牌引入
4、氛围场景化:B1层整体升级
5、小成本大杠杆:精准改造控成本

内地购物中心的高速增长开启于2010年左右,根据CBRE研究,全国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优质商业存量已达11,517万平方米,其中开业10年以上的占比40.1%。这意味着仅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就有4618万㎡的商业项目面临大型资产提升改造的问题。

作为宝山商业地产的代表项目,宝乐汇已开业近9年,印力于2023年11月接手运营后,开启了宝乐汇印象城的焕新升级。



# 1

务实定位:平衡资产收益&经营稳场



宝乐汇印象地处宝山核心区域,周边3km人口37万人,5km人口57万人,2016年开业后凭借体量和丰富的业态,项目为片区商业标杆。

开业7年后,项目开始面临提升困境,首先是距离仅2KM的宝杨宝龙广场开业,成为项目重要竞品;其次,辐射商圈人口充足,但相较封闭,新增客流少,年龄结构偏大;再次,片区虽消费能力强,但消费习惯相较传统。


存量改造项目需挖掘市场机会点,经过详尽的研策分析,印力发掘出项目的三个机遇:
  • 相较于竞品宝龙广场,宝乐汇印象城和居住区更近;
  • 周边黄金广场等老项目相继歇业,传统消费存在市场空间;
  • 项目为国企资产,片区居民存在消费黏性和情感归属。


分析完困境和机遇,兼顾经营稳场和资产收益,印力制定了一个务实的定位方案:回归百货式的传统商场逻辑。

# 2

夯实基本盘:强化中高端零售氛围



在很多的存量改造案例中,屡见不鲜的一招打法是增加体验业态占比,这种方式确实有利于客流,但是是以牺牲租金收入、改造成本为代价,继而影响资产增值预期。

如何兼顾收益和稳场,印力挖掘出了一个零售品类机会点—大女装。在零售业态总体下滑的背景下,宝乐汇印象城的大女装销售额一直很亮眼:
  • 雅莹的月均销售额接近70万元,10月和11月的月销售额更是突破80万元;

  • 哥弟、阿玛施月均销售均接近60万元,今年年中逆势上行,业绩突破新高,均达到百万店。


EP YAYING宝乐汇印象城店

专注于高化品类的SEPHORA开业入驻稳定运营至今,体系排名不断上升。


SEPHORA宝乐汇印象城店

两个品类的销售表现侧面佐证了前序区域消费调研的结论:片区的消费传统且高端。

利用现有的品牌基础,强化高端零售氛围,是印力团队务实的招调第一招。印力入驻后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引入了the sea life、kkv、mingsi、柚丁品牌。


THE SEA LIFE 宝乐汇印象城店

MINGSI宝乐汇印象城店

目前宝乐汇印象城已形成片区最强的高端零售矩阵,项目整体可逛性和销售业绩稳步提升。同时也和更加年轻时尚的竞品宝龙广场形成了档次差异化。

宝乐汇印象城店零售矩阵

# 3

餐饮差异化:非集团化合作标杆品牌引入



对于餐饮招商,宝乐汇印象城优势明显:处于住宅腹地,覆盖的有效消费人口更多,市场纵深也更开阔,且片区的消费外流少,餐饮业态存在较强的市场逻辑支撑。


宝乐汇印象城周边成熟住宅环绕

但具体资源落地上遇到了较大挑战:区域的宝龙广场、万达广场均属于连锁商业地产开发商,和知名餐饮品牌之间一般都存在集团化的战略合作,招商很难撬动。
针对这个特点,印力团队放弃了广撒网的餐饮招商策略,充分利用强大的招商专业能力和平台资源支撑,目标更加聚焦:非连锁且属于市场各品类头部阵营的品牌。仅一年时间,餐饮品牌矩阵基本形成。
宝乐汇印象城餐饮品牌矩阵

项目团队已顺利引入寿喜烧品类头部品牌牛new寿喜烧,烤肉品类头部品牌厚贞,湘菜品类头部品牌巡湘记,潮汕菜品类头部品牌家府潮汕菜,苏式点心品类头部品牌苏小柳,日料品类头部品牌滨寿司,本帮江浙菜品类头部品牌佬肥猫等。
巡湘记宝乐汇印象城店

厚贞宝乐汇印象城店

新进入品牌的经营业绩均超预期,苏小柳点心月销售额破百万,萨莉亚月销售额近60万,市场反馈充分映证了片区的餐饮市场潜力。
苏小柳点心宝乐汇印象城店

# 4

氛围场景化:B1层整体升级



在社区场中,超市+餐饮+配套是经典组合,尤其是在上海,社区居民对于B1层有着强烈偏爱。作为片区第一个吃螃蟹的项目,宝乐汇印象城B1从开业之初生意火爆至今。
宝乐汇印象城B1楼层

宝杨宝龙广场同样设置了体量较大的B1层,无论是消费环境和品牌数量均对项目形成了较大竞争。加之超市品牌因自身原因撤铺,项目B1层客流下滑严重。

印力团队进驻后守正出奇的两个策略稳定了B1基本盘。首先是承接和业主方已达成合作的盒马生鲜,迅速推进其开业亮相,这也是片区第一家盒马鲜生店。盒马开业后月均销售额接近1500万元,业绩排名上海区域前10。

盒马鲜生宝乐汇印象城店

其次在充分研究B1层客群特点的基础上,将原来的1000平米大进深铺调整为美食广场,提升B1层品牌数量和业态丰富度租金坪效也得以大幅提升。

宝乐汇印象城B1铺位切分调整

同时为美食区定制首个复古工业风主题装修设计,在空间氛围上与宝龙广场形成差异化。


 宝乐汇印象城印象主题街区 

# 5

小成本大杠杆:精准改造控成本



存量项目无法回避的一点是改造,宝乐汇印象城特殊在属于非闭店改造,施工的同时要保证日常运营,这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宝乐汇印象城公区品质

想要对运营影响最小,同时控制成本,改造必须理性节制,用较小成本置换最好效果。基于过往20余年的运营经验,印力沉淀了一套务实的资产改造逻辑:改造并非标新立异吸睛,需精准的站在商户需求和消费者敏感点,最终实现资产价值提升。
在商户端,通过摸排商户意向与需求,重新定位规划,有明确意向再改造,避免无效成本。项目首先做了业态比例调整,增加餐饮配比。
原客流一般的儿童服饰区域,通过改造机电条件,将原6个小铺合并为3个中大型铺位。该区域引入萨莉亚、佬肥猫等高人气餐饮品牌,有效带动楼层客流。


家府宝乐汇印象城店

项目的铺位切分做了较多的大切小处理,F3原为近700平大铺,调整后为丰富MALL内儿童氛围,拆分为2个铺位,引进市场热度较高的品牌UCAN、BALABALA。


SPAO一带二铺位,拆分后一二楼分别引进KKV和森马,既提升了租金坪效,也有利于场内的品牌丰富度和可逛性。

KKV宝乐汇印象城店

同时项目团队挖掘空间价值,位于门头位置的华为开业后数年无重新装修,为升级门店级次,项目从公区划出额外租赁区域扩铺,焕新形象,增加商品SKU。拓展升级后,华为销售额明显提升。

华为宝乐汇印象城店


社区商业消费特点属多频次刚需,在消费者端,改造需着力于消费者的常用触达场景,实现小成本大杠杆。
项目首先升级了原老化的卫生间,同时挖掘空间增设了母婴室。

宝乐汇印象城卫生间&母婴室升级

原陈旧的外立面形象焕新,灯光提亮升级,增加夜间商业氛围,呼应项目餐饮的整体调整升级。



原电梯等候区改造升级,通过垂直动线提升高层客流,同时配合新引入品牌,提升客户消费体验。




近年的商业地产存量改造充斥着浮躁的网红价值取向,“出圈”、“打卡”、“首店”似乎优先于“消费者体验”、“NOI增长”、“资产价值提升”。

网红终究只是乍见之欢,彩虹易散琉璃碎。定位是匹配合适,运营是细水长流,并非网红吸睛,存量资产改造的首要出发点应该是对资产负责,对业主负责。


END
最新《场景吸引力 第41期》
点击图片 即可查看

加得商业
赋能商业创新 更新消费场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