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方法对了,一年顶十年

文摘   2024-12-03 11:20   甘肃  
我是牧之,每天一个知识点,带你读完一本书。
 后台回复“666”领取65个思维模型地图🎁 )


每天早上,我都有打开手机看公众号文章的习惯,想着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一下,断断续续也看了七八年。

如果你问,都从中学到了些什么?我好像什么也记不起来。

曾经还有一段时间,爱刷小某书,关注了一些讲历史的账号,刷了几百个视频,你让我说一个从中学到的历史典故,貌似好像也讲不出来。


你是不是在网上也看了很多干货、锦囊妙计、精华整理等等,但最后发现,看了那么多“明明很有用”的知识,怎么生活中一点儿都用不上。

别人都在刷娱乐视频,我在苦逼看知识博主……(此处省略一百字)


这其实就是以前的我,装在脑子里的很多干货、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没办法被加以利用。

今天看到一个词,终于解决了我多年的疑惑,原来这种知识被称为——惰性知识。


-

可能你心里会有疑问了:什么是惰性知识?


哈哈,你理解的没有错,就是一种比较"懒惰"的知识,虽然被学习者获得了,也已经保存在头脑中了,但在实际中没办法被「提取出来」或「灵活应用」。


想想平时被我们诟病的鸡汤文章,语言流畅、振振有词,好像还挺有道理,让我们无法辩驳。但看似很有道理的知识,却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发挥作用。


用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光讲大道理了,不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鸡汤文被我们嫌弃的原因之一。


看着很中用,实际外强内干,不实用,这种就是惰性知识。


但没有哪一个“知识”本身是懒性的,不愿意与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或者产生化学反应,主要是这些知识虽然已经保存在我们的头脑中,但它们缺乏「生命力 」,没办法活跃起来。


举个例子,我们在网上看别人分享的读书干货会很窃喜,这样自己就不用辛苦去翻大部头的书了。

但其实只是享受了别人的学习成果,我们并没有结合自己的知识、情感和实践亲自深入、理解,这些知识就没用「应用场景」,自然也就没办法活跃。


我们看到的,只是别人摘录、整理、分享出来的其中一个点,导致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其实,每一句话、每一个点背后都有它的「逻辑与本质」,我们只有结合周围的语境、作者想传达的意思,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透它,才能找到它的应用场景。


-

看完用不上,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就是我们只是在消费四五手信息,并没有真的深入学习。


我也是看到《跃迁》书中的一句话,才明白:原来知识还有“源头”这一说法。


古典说:“知识源头,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是知识发源的地方,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源头的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顺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志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志时,恐怕就只能勾兑成鸡汤了。


我过去常常随便翻开一本书就读,打开一篇公众号文章就看,其实应该先辨识一下自己学的是第几手信息。


最好的只是不是被别人切割、掺杂个人体验,简单加工的二手、三手、四手信息,而是知识的源头——一手信息,也就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有着清晰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


有一句话说的很精辟:“真传一句话,家传万卷书。”


众所周知《论语》很薄,也就1万多字,但翻译和转述它的人却要一本厚厚的书,孔子用一句话就说明白的事,却要大费周章才能解释明白。


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其实大道至简,往往几句话就能讲明白,而长篇大论来阐述的东西,却总让人学的一头雾水。


看来学习还是应该追本溯源,从书本上的知识源头学起,而不是走马观花,进行消费型阅读。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看一手信息、源头知识看不懂的时候,就需要看一些被人转述和解读的内容。


以后在选书、报课的时候,要先甄别一下所挑内容是第几手信息,值不值得花大量时间去细读、细学。


学得好,是由学习资料的质量决定的,而不是学习的次数决定的。通过筛选掉一些非源头知识点,让自己更聪明的学习——学得更好,却学的更少。


第一,我们要给学过的知识,加一个应用场景去实践,触类旁通;

第二,挑一些有学习质量的源头内容去学。



👇欢迎加我微信,了解公众号写作!👇

延伸阅读:

学习的本质:解决问题

高维度思考: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思维

牧之觉醒
一枚北漂返乡的自由职业探索者,记录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成长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