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内瘤变”指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正常细胞极性丧失、细胞核不规则深染核浆比例增高和核分裂活性增加的一种癌前病变,可以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对于经内镜活检、病理提示局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情况,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判断,以确定正确的治疗方式。
本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邵茗医生为我们分享了一例病理报告为绒毛状腺瘤伴部分腺体高级别内瘤变伴便秘患者的诊治过程,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个性化治疗需求分析
患者为长期便秘、ESD术后:
直肠ESD术后和长期便秘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肠道菌群失衡,这可能是由于肠道手术、饮食改变、药物使用或便秘造成的肠道环境改变引起的,患者需改善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长期便秘的患者常常伴有肠道蠕动减弱、排便困难。患者需改善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直肠ESD术后和长期便秘患者的肠道消化功能通常受到影响,特别是手术后可能会影响肠道正常的吸收能力。
治疗方案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每天2次,每次4粒,服用3个月后复查肠镜。
随访情况
D90:
患者腹痛症状消失,便秘情况好转,大便转变为3-4天1次,可自行排出,为黄色成形便。
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肠镜检查:在心电监测下,行肛门指诊,结肠镜插入至回盲部耗时5分钟,插镜顺利,左半结肠清洁度2分,横结肠清洁度2分,右半结肠清洁度1分,退镜观察7分钟,部分肠段见大量粪水、粪渣及泡沫残留,影响观察,回盲部未见异常,回盲瓣呈唇状;阑尾开口新月形;
升结肠、肝曲,肠腔呈三角形,黏膜光滑,血管网清晰,可见1枚大小约0.4*0.4cm息肉,表面光滑,予一次性圈套器行高频电凝电切;
横结肠肠腔呈三角形,黏膜光滑,血管网清晰,可见3枚直径约0.2-0.3cm息肉,表面光滑,均予一次性套器行高频电凝电切;
降结肠、脾曲肠腔呈三角形,黏膜光滑,血管网清晰,可见1枚大小约0.2*0.3cm息肉,表面光滑,予一次性圈套器行高频电凝电切;
乙状结肠肠腔呈圆形,黏膜光滑,血管网清晰,可见2枚直径约0.2-0.4cm息肉,表面光滑,均予一次性圈套器行高频电凝电切,其中较大1枚组织送检;直肠黏膜光滑,血管网清晰,距肛门约15cm可见2枚钛夹残留。
病理诊断回报:(乙状结肠)增生性息肉。
D120:
腹痛症状消失,便秘情况明显缓解,大便2-3天1次,可自行排出,为黄色成形便。
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D180:
腹痛症状消失,便秘情况明显缓解,大便2-3天1次,可自行排出,为黄色成形便。
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体会
病例特点:
患者肠镜提示直肠肿物,完善肠ESD术,既往有长期便秘病史,近3月有间断腹痛症状。
治疗需求:
患者ESD术后,需促进肠道黏膜修复,减少并发症,长期便秘,需改善肠道功能。
方案优势及适用范围:
益生菌能够通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促进术后肠道黏膜的修复,加快伤口愈合,减少炎症反应,同时益生菌可以通过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如丁酸、丙酸和乙酸,这些代谢产物能够刺激肠道平滑肌的蠕动,促进排便频率的增加,改善便秘症状。益生菌还可以增加大便的含水量和软化粪便,从而缓解便秘。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
张军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后,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近五年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5分。
学术任职:
武汉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大数据协作组秘书
武汉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秘书
武汉大学人工智能评图委员会委员
作者简介
邵茗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诊治,发表相关论文6篇。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