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周医事 ∣ 四部门印发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健康   2024-12-21 08:06   北京  

医疗政策和医疗资讯

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

12月19日,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开标。此次集采覆盖人工耳蜗类、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共23家企业中选,其中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除临床常用产品外,此次集采中,能支持高场强(3.0T)核磁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中选,植入的患者可以接受高场强核磁共振检查;佩戴更便利的一体式言语处理器(外机)中选,满足患者不同应用需求。


综合自:国家医保局、新华视点

2. 医保“影像上云”让虚假检查无处遁形

12月1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医保动态中发文指出:医保“影像上云”让虚假检查无处遁形。B超、CT、磁共振是大家看病最熟悉的检查项目,但是医学影像检查也是骗取医保基金的“重灾区”。“影像上云”之后,借助大数据、云储存等智能手段,使医保基金监管从被动转向主动,从根本上去解决被长期诟病的“重复检查、反复检查、多头检查”等问题,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及时查看自己的检查结果,医疗机构也无法通过销毁影像记录、删除或屏蔽影像数据来灭失相关证据。以往那些简单“复制粘帖”“张冠李戴”等就可骗取医保基金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


并且国家医保局印发的《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明确将数字影像处理、上传云储存纳入放射检查的价格构成;实体胶片从项目价格构成中剥离,由患者按需选购。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医疗检查检验行为。

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3. 四部门印发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12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调整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以下简称为《目录》)正式公布。

《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包括4项开放性条款),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一)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分别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每个类别中分别新增1种职业病。


一是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中新增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


二是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类别中新增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二)将原其他职业病类别中的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调整至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


(三)为保持职业病归类的统一性,将原职业性眼病类别中的放射性白内障单列,并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将原职业性化学中毒类别中的铀及其化合物中毒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


同时,对相关职业病类别和病种进行了重新排序。调整后的《目录》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4. 以后买酮洛芬贴片不需要处方了

12月17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了关于酮洛芬贴片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公告(2024年第150号)。公告内容如下:


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的规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和审核,酮洛芬贴片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品种名单(见附件1)及其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见附件2)一并发布。


请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于2025年9月13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等有关规定,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修订说明书备案,并将说明书修订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


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规定内容之外的说明书其他内容,按原批准证明文件执行。药品标签涉及相关内容的,应当一并修订。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提交备案之日起生产的药品,不得继续使用原药品说明书。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医学前沿

1. 加糖酸奶并不健康:美国FDA时隔30年更新“健康食品”标准

当地时间12月19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在长达30年后,更新了“健康食品”的标准。据介绍,更新后的标准更符合当前营养学与美国联邦饮食指南的要求,例如重点关注健康饮食模式及食物类别的重要性,更看重饮食中的脂肪类型而不是脂肪总量,以及食物中钠和添加糖的含量。符合要求的食物需要含有一定符合《美国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要求的食物组合或亚组,同时要满足添加糖、饱和脂肪和钠的限制。符合要求的食物可以在包装上添加“健康”标签。

根据更新后的标准,水、牛油果、坚果、橄榄油和鲑鱼等高脂肪含量的鱼类可以使用“健康标签”。而曾经符合健康标准的白面包、加糖酸奶和加糖麦片则被剔除出了健康食品标准。

来源:FDA

2. 梅毒可能起源于美洲

梅毒的起源是流行病学最持久的谜团之一。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在争论梅毒究竟是从美洲传入的,还是在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加勒比海归来之前就已经在欧洲流行。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报道,一项发表于《自然》(Nature)的新研究发现,梅毒可能起源于美洲,在哥伦布船只的帮助下,短短几年内在欧洲和全世界传播开来。


研究团队从美洲博物馆收藏的几十具骸骨中寻找了导致梅毒的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菌株的DNA。他们重点研究了有500年或更久历史的遗骸,这些遗骸上有严重梅毒螺旋体感染所特有的海绵状病变。样本DNA没有与现代梅毒或其不通过性传播的近亲完全吻合,但与现代变种以及彼此间的DNA足够接近,足以借此重建疾病的家谱。通过比较这些菌株的演化速度和地理因素,研究者估计所有变种最多在9000年前拥有共同的祖先——在人类离开欧亚大陆并开始遍布美洲之后。此外,美洲最初流行的梅毒螺旋体菌株可能不会引起类似梅毒的症状,也不会通过性传播。结合新测序的基因组和早先发现的1500年代的样本,作者认为这种细菌在1500年前后经历了一次演化跳跃,也许就在1492年前后变异成了性传播的形式。

来源:Science News

3. 第三位人体猪肾移植患者手术完成:曾为母亲捐献了一个肾,目前恢复良好

据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NYU Langone Health)当地时间12月17日消息,上个月该中心的外科医生进行了全球第3例猪肾异种移植手术,他们将基因编辑猪肾脏移植到了一名53岁的活体捐赠者体内。这次猪肾脏活体移植手术使用的是经过10处基因编辑的猪肾脏,包括敲除了两个额外的基因,即生长激素受体基因以及一个会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的基因。


此次接受异种移植的患者曾于1999年向她的母亲捐赠了一个肾脏,但几年后因怀孕期间的并发症出现了肾衰竭。2016年12月,她开始需要透析治疗,以清除血液中多余的液体和废物。后来她于2017年初被列入肾移植名单,但由于她血液中有害抗体水平异常高,很可能导致毁灭性的移植排斥,因此几乎不可能找到合适的肾源。她在移植等候名单上待了近8年,长期透析导致她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同情用药制度——当患者病情危及生命时,允许在临床试验之外使用研究型疗法——该患者被授权接受基因编辑猪肾脏移植。目前患者恢复良好,仍需要持续服用药物,谨防潜在的排斥反应。

来源:NYU Langone Health,STAT news

4. 礼来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多奈单抗注射液中国获批,每四周注射一次!

12月18日,礼来公司宣布其研发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多奈单抗(Donanemab)注射液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上市。这也是目前为止全球首款每月注射一次的阿尔茨海默病疗法。


多奈单抗作为一款创新药物,主要通过特异性靶向并清除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Aβ),旨在减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认知和生活质量。今年7月,多奈单抗在美国率先获批,此后在英国和日本等地获批,是迄今唯一一个有证据支持在清除淀粉样蛋白斑块后可停药的靶向淀粉样蛋白的疗法。


多奈单抗也是今年以来继卫材和Biogen公司的阿尔茨海默病靶向疗法仑卡奈单抗(Lecanemab)之后第二款获批上市的阿尔茨海默病疗法。今年6月,仑卡奈单抗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开出“首方”,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每个月输注两次,治疗周期为18个月,一年的治疗费用约为18万元人民币。


随着多奈单抗的上市,两款药物也将在中国市场展开更激烈的竞争,多奈单抗的定价也备受关注。尽管礼来尚未公布多奈单抗的国内售价,不过以美国市场为例,多奈单抗一年的治疗费用约为3.2万美元,高于仑卡奈单抗一年2.65万美元的治疗费用。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会导致记忆力和其他认知功能逐渐衰退的致命性疾病,也是主要的致死疾病之一。据估计,全球有320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痴呆,并有确诊的淀粉样蛋白病理学改变。中国当前有近983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且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中国因痴呆导致的死亡总数的排名已从1990年的第十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五位。


阿尔茨海默病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一项研究显示,2015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年均费用超过1万亿人民币,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1.5%。据推算,到2030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社会经济成本将达到3.2万亿人民币,并在2050年达到近12万亿人民币。

综合自:第一财经、CPHI制药在线


消化界
消化界,为您提供学会动态、专家采访、会议报道、会议直播等高质量的医学信息和专业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