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推文是专门给医学部的硕士申请人看的,博士学历的童鞋,出门右拐,走你。
为何青椒老师要专门提“学历”这个事儿?
一方面,青椒老师今年听到不少申请人(文章都蛮不错的,足够达到中标水平)抱怨没上会(对你没看错,连上会都没有),既有H18肿瘤口的,也有非肿瘤口的同学,当然肿瘤口的会更多。
另外一方面,青椒老师这2年也协助过不下10位硕士学历同学的本子,并提供了详实的本子修改意见,打磨过的本子质量还是不差的。但很少有中标的,最多获得了B类上会,大部分连会评机会都没有。
反而发送中标喜讯的申请人,90%的都是博士学历。
不得不承认,国自然对硕士学历的申请人真的非常不友好!
当然近两年我也见过本科生中了国自然的,但是仅限中医药口,其他口本硕的机会和概率比较小,对于卷不过别人的、没有强大科研资源背景的普通青椒,我真的劝你去读个博士,如果你还想这辈子拿到国自然的话。
尤其,我想对苦苦挣扎在H18肿瘤口的硕士同学,说几句比较丧气的话,大家不要见怪:
(一)发好文章,不提升学历,照样无望
现在国自然申请专家的普遍共识是文章基础非常重要。
依托单位也非常重要。
学历也很重要。
最后,最重要的当时标书写的好不好。
但是肿瘤口的童鞋,谁还不知道个m6A、类器官、线粒体自噬呢,文笔不错的童鞋都能写出不差的标书,加上中标率只有13.9%,那么势必在肿瘤口要PK标书之外的其他因素,哪些?
剩下的就是PK背景深度了:依托单位、文章基础、导师是谁、学历。
① 依托单位的鄙视链是肯定存在的。著名的北上广、成都、武汉、长沙、杭州、南京,独一档,他们的获得资助数量其实是在增加,小医院的名额正在被挤掉。
② 文章基础上,大家的差距越来越小。现如今,博士扩招,海归博士大批量回国寻求工作机会,再加上各种OA期刊只要给钱就给发文章,雪上加霜的是影响因子连续两年疯涨,2年前,3分文章,如今变成了7分。2年前5分文章,变成了10分。比比皆是,假亦真时,真亦假。肿瘤口的同学,谁手里还没有个5分,10分的文章啊,甚至40分的Molecular cancer的同学也不再少数,也来申请青年基金。
③ 导师是谁,也比较重要。但是如果你导师不牛,你的文章会很好?你能进好单位?很难吧,所以最后科研变成了一个圈,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贫富差距逐渐拉开。
④ 学历只能是博士,才不至于死的太难看。所以你学历如果只是一个小硕士,你还想在H18刮出个六合彩,概率很低。
(二)读博比发好文章,更能增加国自然中标率
咱们就说,H18能中标青年的平均文章水平,我觉得至少得有一篇cell death and diseases这样的文章吧,虽然口碑不是那么坚挺,但这种级别的大量实验类的文章,你不花个1.5年时间以及30-50万(排除学术不端的情况下),很难成功。
但是即便你发表成功了,真的能保证自己在申请人里不是那个矮子吗?CDD这样的文章说好不好,说水也水,而且评审专家,不认为一个小硕有那个学术能力,多半认为你是买的文章。
因此,博士学历是现如今H18肿瘤口的青椒标配。咱没背景,没好文章,博士学历是最佳的选择。读博期间跟一个大牛,借助大牛的学术圈子,蹭几篇好文章(最好不要是肿瘤文章,趁早换个疾病),出来后,哪怕面上也是有机会的。当然万事不是100%的,这里面的风险和时间的损失、工资的损失要各位自己去评估了。
当然也有佛系的小伙伴说,我不求必中国自然,每年划划水,完成单位的提交任务足矣,这样的心态青椒哥也觉得不错的,毕竟国自然是可遇不可求,也不能为了国自然,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离开科研,我们就一定活得很差吗?但至少我觉得活得潇洒,无欲无求也好。
仅根据中标题目进行合理分析和阐述
2024年度国自然医学部50大科研热点中标数统计如下:
本团队从国自然、省市级课题申报、学术代表作规划、实验方案设计、科研技能教育培训等提升年轻科研者科研水平,真正掌握国自然课题设计的核心要点、精妙逻辑和标书撰写技巧,提高标书水平和质量,最终中标国自然。
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