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答疑丨如何理解媒介事件、传媒假事件和新闻策划?
文摘
教育
2024-10-08 20:33
四川
「十月答疑」是沿袭去年的一个栏目,希望能够解决一些新传考研中的共性问题并为大家查漏补缺。所以我们今天在这个栏目里进行一个概念的辨析,并且一起来做一道题~
「十月答疑」AF同学的问题:学长 新闻策划=媒介事件=媒介假事件吗?他们三个定义是差不多的 不知道是一个意思还是说有存在差别的刚好借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做媒介事件,媒介事件有什么最新的发展。顺带着我们可以看一下202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专硕334的这道真题——如何理解媒介事件(10分)(一) 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是由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 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学理概念。1992年, 戴扬与卡茨出版《媒介事件:历史的电视直播》, 标志着“媒介事件”概念及其诠释框架的正式成型。根据戴扬和卡茨的解释,“媒介事件”是指“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戴扬和卡茨提出了媒介事件的三个“基本脚本”或三种基本类型:竞赛、征服和加冕。以“竞赛”为脚本的媒介事件是那些发生在竞技场、体育场、演播室中的, 围绕“谁赢”而展开直播的事件, 如政党电视辩论、奥运会直播。以“征服”为脚本的媒介事件是围绕那些人类历史巨大飞跃的事件的电视直播, 比如阿波罗登月的电视直播。这些媒介事件的中心或者说主旨是完成这一历史飞跃过程中的“英雄人物”。以“加冕”为脚本的媒介事件, 是对各种庆典的电视直播, 比如就职典礼、皇室婚礼、葬礼, 以及奥斯卡金像奖之类的颁奖典礼。
戴扬和卡茨认为, 这三种形式紧密相连, 有的媒介事件兼具其中两种甚至三种脚本的特征。比如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就兼有“竞赛”和“加冕”两种脚本的特征。
媒介事件是传播研究走出劝服研究而走向文化研究的一种理论探索, 着重探讨重大历史事件的媒介化呈现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作用。尽管《媒介事件》并未提及“传播的仪式观”, 但在探讨媒介事件的仪式性特征及其社会整合作用的意义上与“传播的仪式观”一脉相承。总结来看,“媒介事件”受到新涂尔干主义的影响,在社会整合、文化认同、国家形象建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随着深度媒介化、数据化、受众分裂的时代来临,仪式性媒介事件阶段性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对风险、灾害背景的理解已成为当前媒介事件概念化的主要现象。这样看来,媒介事件的原初概念的确已经变得缺乏解释力。库尔德利并不认同将仪式,尤其是媒介仪式作为社会秩序的凝聚工具的这一功能主义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应当超越媒介仪式的“本地语境”,到更宏大的社会规模上进行思考。他认为,仪式并不在于确认我们共同分享了什么,而在于巧妙处理冲突和掩盖社会不平等。所以,库尔德里与赫普则重新界定了媒介事件的三种类型:仪式、冲突和大众媒介事件。(二) 传媒假事件
1961年, 美国历史学家布尔斯廷在《图像:美国假事件指南》一书中使用了“pseudo-event”一词。“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将“假事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pseudo”源于希腊语, 意思是“假的”或“有意欺骗”, 因此通常将“pseudo-event”译为“假事件”或“伪事件”。事件的主要特点, 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其一, 它不是自然发生的, 而是人为设计和策划的。其二, 策划这种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要制造和报道它。其三, 假事件与真实情况的关系暧昧, 模棱两可。其四, 假事件的策划者总是希望事件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其五, 假事件比自然发生的事件更具有戏剧性。其六, 由于事先做好了报道计划, 传播起来更方便和生动。其七, 假事件更加社会化, 具有话题性, 容易引人注目。布尔斯廷的“假事件” 概念其实是在李普曼“拟态环境” (pseudo-environment) 基础上的创新。1922年, 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论述拟态环境, 提出了“假事实” (pseudo-fact) 的概念, 用来阐述构成拟态环境的那些事实。国内早期研究公共关系的学者居延安在《公共关系学导论》中写道, “所谓媒介事件就是专门为了新闻媒介进行报道而策划的事件”。(所以有时候,出现了媒介事件的混用状况)再后来,公关界提出“制造新闻 (news-making) ”, 即“指专业公共关系人员经过精心策划, 有意识地安排某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在某个选定的时间内发生, 由此制造出适于传播媒介报道的新闻事件”。但是这样的说法肯定会挑战新闻客观性和真实性,遭到新闻界的一直抵制,所以后来发展出了“策划新闻”,但是公关界的“媒介事件”到“制造新闻”再到“新闻策划”,不断翻新概念, 实质却未改变, 都是通过举办活动来制造新闻事件, 从而吸引媒体报道。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种进路:一是在传播研究文化转向过程中对重大历史事件的仪式化传播进行研究而提出了“媒介事件”概念, 由戴扬和卡茨提出;二是公关实践与理论针对自身特点而使用“媒介事件”概念, 源自布尔斯廷, 转述于施拉姆, 普及于公关界。而后陈力丹教授认为“传媒假事件”是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关活动,即传媒参与事实的发展或制造事实,然后报道该事件。传媒假事件本身不是虚假的,它是利用了媒体的生产惯例制造出来的事件,一方面符合传统的新闻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其“多义性”,对它的报道又容易被幕后操纵者利用,因此媒体在选择的过程中处于两难境地。(三)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是基于新闻传播规律,有计划地设计和规划新闻事件,以达到特定的传播效果。这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热点和行业新闻,将它们整合到整体策划中,并相应地进行宣传。新闻策划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策划通常涉及媒体形象策划,如广告、营销和发展战略等,重点关注整体媒体编辑和传播目标。而狭义的新闻策划则是针对具体新闻报道的策划,是新闻工作者在一段时间内,为实现特定的传播效果,对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进行精心设计和规划。在新闻策划过程中,有几个重要原则需要遵循。首先,应以受众的利益为核心,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进行策划。其次,媒体具有社会责任,应引导舆论的发展。此外,新闻策划应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所以这里可以看出,新闻策划也不是假新闻,而是应该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前面也说过了新闻策划和传媒假事件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两个词语的含义和语境都十分相似。甚至这三个词语的意思都有点相似,只是语境不同,传播学的很多概念都是这样,意思相似但是其中仍然具有差异。我们学习的时候就采用互文式解读就可以,六经注我学习法,不要太纠结于一个知识点,多去获取更为广阔的知识天地。二、如何理解媒介事件?(2023中国社会科学院·专硕考过简答)“媒介事件”是由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 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学理概念。1992年, 戴扬与卡茨出版《媒介事件:历史的电视直播》, 标志着“媒介事件”概念及其诠释框架的正式成型。根据戴扬和卡茨的解释,“媒介事件”是指“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一、策划、突破与知名:媒介事件的特点
(一)媒介事件是经过某组织策划和执行的,具有特定历史价值的事件,同时媒体参与并向受众传播。
(二)媒介事件突破了空间界限,使观众能够直接参与事件的进程。(三)媒介事件打破了时间限制,观众需要改变生活规律和收看经验,投入到事件的观看中,从而产生角色错位,误认自己是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四)由于媒介事件经过提前策划和媒体的参与,因此在传播之前就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戴扬和卡茨提出了媒介事件的三个“基本脚本”或三种基本类型:竞赛、征服和加冕。以“竞赛”为脚本的媒介事件是围绕“谁赢”而展开直播的事件, 如政党电视辩论、奥运会直播。以“征服”为脚本的媒介事件是围绕那些人类历史巨大飞跃的事件的电视直播, 比如阿波罗登月的电视直播。以“加冕”为脚本的媒介事件, 是对各种庆典的电视直播, 比如就职典礼、奥斯卡金像奖之类的颁奖典礼。随着深度媒介化、数据化、受众分裂的时代来临,仪式性媒介事件阶段性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对风险、灾害背景的理解已成为当前媒介事件概念化的主要现象。这样看来,媒介事件的原初概念的确已经变得缺乏解释力。库尔德利认为,仪式并不在于确认我们共同分享了什么,而在于巧妙处理冲突和掩盖社会不平等。所以,库尔德里与赫普则重新界定了媒介事件的三种类型:仪式、冲突和大众媒介事件。“媒介事件”受到新涂尔干主义的影响,在社会整合、文化认同、国家形象建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媒介事件有助于社会整合,因为它们能够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关注和讨论重要的事件和话题。这有助于促进社会凝聚,增强文化认同感,使人们更加团结。其次,媒介事件有助于国家形象的建构,因为它们能够展示国家在重大事件中的表现,塑造积极的国际形象。这对于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看到前面,可能很多同学看到涂尔干这个名字感觉有点脑袋晕晕。但是学过社会学的宝子可能就非常熟悉,涂尔干、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被称为社会学三巨头。涂尔干,又译为迪尔凯姆、杜尔凯姆,杜尔干等。法国学院社会学的创始人和古代或原始社会研究方面最有影响的早期理论家,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法国首位社会学教授,《社会学年鉴》创刊人。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主要著作是《自杀论》及《社会分工论》等。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理论,其中包括“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这两个核心概念。这些概念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首先,涂尔干提出了“机械团结”这一概念,用以描述传统社会的特征。在机械团结中,社会成员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同质性。这种相似性包括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的共享。此时,社会分工较少,大多数人从事相似的工作和活动。人们的联系更多地基于相似性,而不是差异性,形成了一种集体意识。然后,涂尔干提出了“有机团结”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现代社会的特征。在有机团结中,社会分工和多样性增加,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减少。现代社会中,人们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和工作,拥有不同的技能和兴趣。社会的团结更多地依赖于互补性和相互依赖性,人们需要依靠他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总的来说,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这两个概念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演化过程。从传统社会中的相似性和集体意识,到现代社会中的多样性和相互依赖性,这些概念揭示了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发展。它们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框架。参考文献:
[1]郭建斌.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4,36(04):6-19.DOI:10.13495/j.cnki.cjjc.2014.04.001.[2]董天策,郭毅,梁辰曦等.“媒介事件”的概念建构及其流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10):103-119.[3]刘建明.“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概念再辨析:与樊水科商榷[J].国际新闻界,2013,35(04):168-173.DOI:10.13495/j.cnki.cjjc.2013.04.019.[4]陈力丹,周俊.试论“传媒假事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122-128.[5]董天策.关于“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对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的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16(01):87-94+110.今天早上看到一个同学发的信息,真的永远会被这种从头再来的勇气所打动,希望各位用心准备考研的宝子们今年都能够功不唐捐顺利上岸!家人们有什么其他疑问或者知识性的问题也可以留言询问,如果是一些共性问题的话,会专门来出一篇推文解答。下次答疑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新传简答题得到高分呢?会给大家分享普通简答题和高分简答题答案之间的区别和差距,希望大家能够对比学习有所收获!最后希望以后能提供给宝子们更加独特的视角,新鲜的案例,专业的理论,其他学不到的套路技巧!宝子们如果觉得有用的话,一定一定要记得⭐️星标⭐️我们的公众号~入股不亏,你的支持就是我们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