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直面真我、真世界和真关系,而不是虚假地伪装,才能从冲突中突围;甘愿受打击,唤醒内在情感,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情感   2025-01-18 19:26   黑龙江  
卡伦·霍妮在其经典著作《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说:
“能觉知到冲突的存在,固然让人痛苦,但却是一种珍贵的能力。越是能尽早看清并解决掉冲突,也就能越早拥有内心的强大和自由。只有甘愿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
主动去体验冲突,确实很难过,但想让自己的内心获得自由和更强大的力量,就必须要在遭遇冲突时,拿出勇气去面对,尽量去寻找解决办法。
勇气越大,越能快速从冲突中走出来。
1
面对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世界,真实的关系,而不是虚假的伪装,才能从冲突中突围。
契诃夫在《小公务员之死》中,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在剧院看演出时,不小心打了个喷嚏,溅到了坐在前排的一位将军身上。他害怕得罪将军,反复道歉,打扰了将军看剧,将军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冷淡。切尔维亚科夫因此产生心理负担不能自拔,回到家后就不再出门最后抑郁而终。
一件小事处理不当引发了更大的悲剧。
这都是因为切尔维科夫的内心冲突没有得到解决导致的问题。
切尔维亚科夫在面对将军时一味讨好,试图通过频繁道歉来弥补过错;内心深处又因将军的冷淡态度产生了对抗情绪,他不得不极力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敢正常地与将军交流。既想讨好又想对抗使他的内心产生了剧烈冲突,由于他无法正确处理这些冲突,最终被自己的恐惧和自卑压垮。
切尔维科夫有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倾向,努力讨好别人,却无法取悦自己,任何批评、拒绝或抛弃,都是令他惊惧不已的危险信号,为了逃避这些危险,他做出了最低声下气,甚至卑鄙可怜的努力来讨好对方,希望以此让给他造成威胁的人,对他更尊重。
表面上看讨好型人格是无害且利他的,真正了解讨好型人格就会发现,他们讨好别人的真实目的是利己和操控他人。他们选择压抑自己,讨好对方,希望对方也这样对待他们。为了更好地操控他人,他们隐藏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然而,经常过度压抑自己,缺乏真实的感受,导致他们无法真正去爱别人,也无法被别人爱。
不仅如此,他们会认为,任何形式的攻击性行为和坚持自我的主张,都是自私的,他会先自我谴责,然后认定别人也都在对自己进行着谴责。然而这种谴责是他负担不起、也承受不起的,因为他只有在别人的赞美中才能找到自尊,所以,别人的批评和指责,对他来说难以承受。
对此,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说:
产生各种冲突的根源,就是最原始的利己驱动力和出于良知的自我约束力之间的对立。要想解决内心冲突,就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让自己彻底摆脱这些倾向的禁锢。”
冲突源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最终会影响到我们全部的人格。
因此不论何时,都要面对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世界,真实的关系,而不是虚假的伪装。
任何虚假的东西都是经不住考验的,只能让人更焦虑。
一位日本禅师曾说:“真诚的人无一不是内心完整的人。”
内心完整的人是不会有内心的冲突的。
因此,当我们学会真诚面对自己,接纳自身的不完美的时候,才能摆脱冲突的束缚,寻得内心的平静。
2
唤醒内在的感情源泉才能焕发生机。一个人内心越独立完整,内心冲突就越少。
贝蒂·史密斯在《布鲁克林有棵树》中讲述了弗兰西的故事。弗兰西从小生活在贫民区,父亲酗酒早逝,母亲独自抚养她和两个弟弟。尽管生活艰辛,母亲始终鼓励孩子们读书。弗兰西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即使被迫退学,她也从未停止过读书。她经常带着弟弟去捡破烂卖钱来贴补家用,尽管同学们嘲笑她,但她从书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成年后,弗兰西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布鲁克林有棵树》。这本书于1943年发表后,迅速成为畅销书,感动了无数读者。
弗兰西在苦难中唤醒了自己,无论生活赋予她的是苦还是甜,她都能积极面对,让自己生机勃勃。
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说:
“唤醒内在的感情源泉,无论是爱或恨,悲或喜,恐惧或渴求,所有感情都能觉醒并焕发生机。”
弗兰西的生活虽然充满挑战,但她并没有回避这些苦难,而是通过阅读和写作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她 14 岁时就开始为自己设定一定要完成的清单,但由于大部分时间必须用于生存,这些目标难以实现。
尽管如此,她依然坚信,所有的忙碌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她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种坚定的信念帮助她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并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
弗兰西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读书、工作和爱护家人身上,在困难中找到坚强的自我,最终走出了属于自己路。
正如许多人所认同的,最幸福的人生莫过于“: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
弗兰西用读书唤醒了自己的内在力量,用顽强意志战胜困难,让人生逆风翻盘。面对生活,她独立坚强,积极乐观。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内心越独立完整,便越能以积极心态享受生活,化解内心冲突 。
3
面对生活的挑战,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从困难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生活中挑战无处不在,如何应对挑战,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说:
"人们在面对外界压力时,内心往往会产生各种冲突,这些冲突可能会阻碍我们前行,但如果能够正确处理,便能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在第85天,他终于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然而,将这样一条比船还大的鱼带回港口才是他面临的最大难题。在返回的途中,他几乎耗尽了全部体力,最后大鱼还是被鲨鱼吃得只剩鱼头、鱼尾和一副骨架了。这真是一个巨大打击。然而,圣地亚哥却很坦然。
他说:捕鱼就是要了我的老命,可是它同时也养活我。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圣地亚哥虽然历经磨难,但他从未绝望放弃。不论遭遇多大的磨难,他都有勇气去面对,他才是生活中的强者。
我们无法控制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生活中有甜蜜也就有苦痛,有顺境就有逆境,有开心就会有失望。
将困难视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勇敢地面对和接纳它,借此机会磨炼自己的意志力。这才是苦难赋予人生的意义。
命由天定,运由己生。
只要我们能够把握住自己的运,那么人生的路该怎样走就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正如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里所说:
“人一旦找到了意义,他不但会感到幸福,还会具备应对磨难的能力。”
我们要把生活中的每一种情况都视为磨砺,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承受打击,真诚对待一切,放下不必要的执着,勇敢做出选择。
宁愿承受打击也要真诚地面对内心的冲突,只有唤醒自己内在的情感源泉,才能让自己焕发生机,才能将冲突化于无形,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

【名著橱窗】为您精选
名家名译精装正版世界名著

心理学大师的精神分析力作
解决深度烦恼的必读之书

世界名著每日读
感受读书之乐,细品世界名著中的人生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