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人生不能过反了,伴侣永远是最重要的存在,婚姻有问题,并不是谁的错,而是情绪的不成熟,治愈亲密关系是人生的必修课!

情感   2025-01-20 19:25   黑龙江  

人在亲密关系中受的伤都是内伤。假装幸福或者什么事都没发生是没用的,无论是个人内心的冲突还是夫妻之间的冲突,百般遮盖,只能将痛苦埋于心底,一旦爆发,后果十分严重。

经典小说《素食者》中的英慧,长期以顺从女的外在假象来缓解自己内心的冲突,这种冲突不断发展,终于以每天做噩梦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她试图以吃素的方法解决噩梦问题,造成了父亲的暴怒、丈夫的离弃、姐夫的侵犯,最后被姐姐送进了精神病院......

任何人都可能在亲密关系中受伤或者无意中伤害自己最亲近或最爱的人。

《亲密关系》是一本极富实践性的心理学经典著作,它为解决人们在亲密关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指出了一条科学而光明的路。

在豆瓣,有2万+的读者,为这本书打出了9.2分的高分。此书的作者罗兰·米勒是美国杰出的心理学教授。他教授亲密关系课程已有30余年,因为这门课和这本书收获了无数国际心理学大奖。

米勒父母的幸福婚姻一直持续了73年,他也想和妻子同样长久而幸福地终老到死。人生不能过反了,伴侣永远是最重要的存在,在亲密关系中受伤要及时治愈,家庭幸福是一门必修课!


1
人依赖亲密关系以满足归属感的需要,但也没必要纠缠于一段完全失去亲密关系属性的假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相比,有7个方面的显著特征,即深入了解、彼此依赖、互相关心、互相信任、很强的回应性、有很多共同点、彼此有承诺。
这7个特征让亲密关系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人至少身处在一个亲密关系之中,才能获得心理的平衡,因为这是人归属感的基本需要。没有归属感,人几乎无法生活。
多年前,曾经有一个震惊全国的社会新闻,一个小时候被拐卖的15岁或17岁的男孩因为亲生父母对他不理不睬而选择了自杀。他3个月就被养父母“买”回家,4岁时养父母因意外双双离世,直到死他都不知道自己具体是什么时候生的......
这个孩子成长在一个缺乏亲密关系滋养的环境中,尽管他努力寻找自己的亲人,试图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最终却再次被抛弃。这种伤害对于那些未曾经历过的人来说,几乎是无法理解和想象的。
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说:
“归属需要的满足可谓生死攸关,美国已婚者死于癌症的可能性远比未婚者更低,丧偶和离婚都会增加一个人早逝的风险。幸运的是,归属需要与我们的伴侣是谁并无太大关系,只要他们能给予我们持久的关爱和接纳,我们的归属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即使一段重要的亲密关系终结,我们也往往能找到替代的伴侣,并且新伴侣也仍然能满足我们的归属需要。”
人依赖亲密关系以满足归属感的需要,但也没必要纠缠于一段完全失去亲密关系属性的假亲密关系。我们之所以和一个人亲密,因为TA可以给我们爱和接纳,可以在亲密关系中互相依赖、抱团取暖、说点真心话,可以感受到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感,如果得不到这些,关系越亲密反而越痛苦。

2
亲密关系出现严重的问题,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TA的错,相爱相杀源于童年的伤,是一种情绪上的不成熟。
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说:
“亲密关系可能以如此之多的方式令人失望,以至于它们的缺点可以写整本书。无论我们的担忧是被夸大的,还是现实存在的,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有可能偶尔经历意想不到的、令人沮丧的挫折。”
什么样的人亲密关系最容易出问题,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是由一个人在婴儿时期被照料的模式所决定的。
在婴儿饥饿、尿床和受到惊吓时能得到及时照料和呵护的孩子会形成安全型依恋。
有些婴儿,时而受关注,时而被忽视,便形成了焦虑—矛盾型依恋。还有一些婴儿,其照护者带有拒绝或敌对态度照料他们,他们因而形成了回避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快乐地与他人建立联系,舒心地依赖他人,并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轻松信任的关系。
其它依恋类型的儿童会在成人后逐渐分化为痴迷型、恐惧型或疏离型依恋。
痴迷型的人紧张兮兮地依赖他人的认可来使自己感觉良好,所以他们会担心其人际关系的状态,常常沉溺其中以获取足够的安全感。
恐惧型的人因为害怕被拒绝而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疏离型的人则非常理性,他们认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会得不偿失,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在亲密关系中得到过什么好处。
要想理解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所遭遇的痛苦,必须面对自己婴儿时期和现在的依恋类型。
如果我们是安全型依恋的人,我们很幸运,在亲密关系中往往既不容易伤人也不容易受伤。
如果我们是痴迷型、恐惧型或疏离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很可能要么伤人,要么受伤,要么既伤人又受伤。
亲密关系出现严重的问题,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TA的错,相爱相杀只是一种情绪上的不成熟。
我们必须原谅自己,也原谅别人。大家本心都是好的,谁也不想制造冲突或沉溺于亲密关系的痛苦之中,一切皆源于那些在童年期即已形成的类型多样的恐惧和不安。
3
要想治愈亲密关系,就要不说疏离生命的有毒语言,把互相奖赏当成生活的准则,用积极错觉看待不完美的另一半,将幸福作为对彼此的庄严承诺。
当一段亲密关系的积极互动超过消极互动的5倍时,两个人吵得再凶也可以继续生活下去。
足量的爱的确可以稀释许多激烈的冲突,然而,这些冲突仍旧可能给原本可以更加美满的家庭关系投下难以消散的阴影。
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说:
“亲密关系很复杂,常常比我们预期的代价更大。然而,我深信知识就是力量,更好地理解了亲密关系后,我们就能做好充分的准备,预防某些问题,并轻松地克服其他难题。凭借智慧和努力,我们可以和爱侣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亲密关系和汽车一样,必须要定期保养,才能确保安全地行驶。
最大的保养之道不是改造别人,而是改造自己。
不要和伴侣说任何疏离生命的有毒语言,要为指责、讽刺、批评、抱怨这些负面语言安上过滤器。要明白,说一句有毒的话,需要五倍的甜言蜜语才能有所平复,实在是得不偿失。
为了促进情绪的成熟,避免轻易地产生负面言论和表情,我们需要尽快地还清童年时期的感情负债,并将不安全的依恋模式逐步转变为安全型依恋。
要学会充分信任自己的伴侣,有意识地将互相尊重、关爱、认同和取悦这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行为作为家庭生活的准则和主规律。在家庭的情感账户中,幸福时刻的存储永远不会嫌多,而暴怒与争吵则应尽可能减少,直至完全消除。
对于伴侣的错误和问题,要有一颗难得糊涂的心,甚至用一种积极的错觉来看待对方,优点尽量放大,缺点权当是TA的独特个性。
亲密关系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但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家和万事兴,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我们应当致力于自我提升,将追求幸福视为对彼此的庄重承诺。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大度、乐观、好学和勤奋,从而共同创造家庭生活的美好。
【名著橱窗】为您精选
名家名译精装正版名著
豆瓣9.2分早读早受益
改善家庭关系的经典著作

世界名著每日读
感受读书之乐,细品世界名著中的人生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