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目睹孩子“变废”全过程,我才明白:叛逆的其实是父母

教育   2024-12-11 11:04   重庆  


昨天,接待了一对夫妻。
丈夫45岁,公司高管,年入百万,手底下管着一大群人。
唯独拿自己孩子没辙。
15岁的儿子,在家经常对他和妻子爆粗口。
像个炮仗一样,一点就着,好好说话孩子也不爱听。
现在,干脆学也不去上了。
这个爸爸很痛苦:“你说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孩子的妈妈,在一旁抹眼泪。
这是咨询室里常见的一幕,每个家长都带着困惑而来:
为什么乖巧的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化身“恶魔”?
答案,可能打脸无数父母。

叛逆,是孩子在“报仇”

先来看一个故事。
15岁的心心,是家中独女,染发、抽烟、喝酒、早恋一个没落下。
妈妈找到心理咨询师:
“这孩子不肯去上学!
我们也没想她考什么清华北大,就想着好好把书读完,考个一般的大学就行……”
话还没说完,心心直接打断:
“你是这样的吗?你是这样的吗?
以前你可不是这样的,我有一点做不好就像天塌了一样骂我。
上了初中更是处处限制我,说我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怕我学坏了,让我好好学习。
我现在长大了,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我是坏孩子了,你来管我呀,来呀!”

这是《解码青春期》里面的一个案例。

心心的叛逆,是长期被妈妈压制后,在青春期的集中爆发。
这枚炸弹,早在青春期之前就已经埋下。
那为什么孩子以前不反抗?
很简单:无能为力。
孩子小的时候,身体上没力量,心理上依赖父母,处于下风。
青春期孩子长高,力气变大,大脑发育,父母的威胁就弱了。
对抗,自然而然发生——
我就是不听你的话!我就是要攻击你!激怒你!气死你!
既是挑战父母的权威,也是为了“报仇”。
报的,是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
孩子12岁之前,父母错得越多,青春期就越危险。
如果青春期家长再不反思,换来的就是孩子的“仇恨”。
去年,我就遇到了类似的案例。

叛逆,是孩子在“呼救”

去年,有个妈妈找到我。
老师告诉她孩子早恋,晚自习不学习和男同学在操场聊天。
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孩子爸爸在班级门口骂了女儿一顿。
回到家,妈妈找孩子聊了一下,孩子虽然没表态,但是态度还行。
孩子爸爸看孩子不说话,过去就给了一巴掌:
“你这是什么鬼态度,也不嫌害臊?!”
孩子捂着脸就哭了,对着爸爸喊:
“你让我‘社死’,你跟我班主任都是一种人,我再也不上学了。
你们都瞧不起我,我是废物!”
孩子爸听了,更生气了,如果不是被拦,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后来,孩子请假1个月没去上学,与父母就跟仇人似的。
我跟孩子谈了一下,才知道问题背后是不被满足的需求。
谈恋爱,是缺少关爱
——孩子爸爸跑长途运输,常年不在家。
说自己是废物,是自我价值感低
——孩子学习上吃力,考试常年垫底。
怨恨班主任和父母,是自尊需求被忽视
——当着同学的面被打骂,觉得很丢脸。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通过40余年研究发现:
“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击、欺凌等行为问题,却没看见行为隐藏下的内心渴求、方向迷失。”
叛逆,是孩子对父母抱有期待。
期待被看见,期待被理解,期待你陪他一起走过青春期。
得不到理解,孩子就会让叛逆成为一种习惯,且会持续叛逆。
家长做好三点转变,关系才有救!

孩子在进化,父母也要升级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孩子在进化,父母也要升级到2.0版本。
转变1:从关注成绩到关注心理
教育家孙云晓老师说:
“时代变了,教育的内涵和方法也要随之改变。现代的教育模式,则是以精神关怀为前提。”
青春期孩子,本身就处于煎熬中。
学习的压力逼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身体的发育带来各种困扰,人际交往让他们感到困惑。
回到家,父母还只让孩子做一件事:学习。
不让玩游戏,阻碍孩子交朋友,不听孩子聊理想。
孩子什么感受?
在我最需要你分担痛苦的时候,你只在意学习,太不够意思了。
家庭外部都是压力,家庭内部更需要得到放松。
在家里,父母要允许孩子发发脾气,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父母接住了孩子的情绪,他们才有救。
转变2:从引领者到陪伴者
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看到一个很好的比喻:
“一开始我们是守门员,然后我们变成了教练,然后我们会成为啦啦队,最后我们退到了观众席,要把成长的主体性交换给孩子。”
青春期孩子最重要的任务,是发现自我、建立自我、发展自我。
这个时候,父母就要以退为进,主动改变位置关系。
注意,不是嘴上说尊重孩子,实则上依然暗戳戳干预孩子。
是不是发自内心,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对待,孩子是能敏锐察觉的。
当你让孩子自己说了算,孩子也没有什么需要攻击的了。
位置不变,对抗不减,位置一变,状态好转。
转变3:从“吝啬表达”到“大大方方给爱”
青春期孩子,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他们极度渴望父母的爱。
在第一次咨询结束后,我给那对高管夫妻一个建议:
在未来一周内,每天抱一抱女儿,对她说“我爱你”。
其余的话,什么都不用说。
刚开始,孩子无动于衷,父母也浑身不自在,双方都很别扭。
就这样过了两天,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交流。
女儿虽然言语里是嫌弃,在身体上却很主动,也开口和父母说话。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会拒绝父母的爱。
如果你不适应这种情感表达,也可以给孩子写信或发短信。
爱,一定要大大方方给,且要让孩子感受到。

事业上再成功,也抵不过教育孩子的失败。
青春期,是留给孩子和父母最后的机会。
与其在叛逆的爆发期去补救,不如在日常就经营好关系。
给孩子足够的耐心、肯定、鼓励、呵护、爱,拉近与孩子心的距离。
父母既要做孩子的充电站,也要做孩子的保护伞!




声明

来源 | 洞见父母(ID:fmczs100),作者禾苗,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分享可有案例、可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建议。我们一起,做智慧父母。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果您是家长/老师,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
我们将不定时为您推送活动资讯




1. 聚智聚力 教育强国——2024今日教育论坛暨深化教育改革博览会顺利启幕

2. 数“智”赋能教育教学 激活教育创新与活力——2024今日教育论坛暨深化教育改革博览会成功举办


杂志社征集专栏


  1. 2024年“今日教育杯”创意非遗——妞妞仔仔IP非遗形象设计征集活动正式开启

  2. 征稿:“协同育人·入学适应”儿童故事

  3. 2024年全国小学生“妞仔游神州”之“新年习俗各不同”征稿活动来了!

  4. 欢迎初中生投稿!《读写舫•寓言:面纱与迷雾》专题作文征稿



更多今日教育传媒好文,请点击下方关注


今日教育传媒
主流教育媒体,深度影响教育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直击新锐话题,回归本源问题,指向实践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