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值得一读

教育   2024-12-09 11:16   重庆  


很多家长以为,教育完全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不是的,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孩子的表现和成绩完全不一样。

因为“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

只教不育,父母缺位,孩子就不可能优秀。

还因为有些教育,老师真的无能为力。

家庭教育才是关键的关键。

老师替代不了父母,学校教育也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人民日报发布了最新的“家庭教育观”,再三强调:

孩子的全面成长,健全的家庭教育观不可缺席。

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需要家长的参与。


父母

永远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朱永新曾说:

“在所有问题儿童身上,都能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

缺位的父母,放养的家庭,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无论学校教育有多出色,家庭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起点。

无论老师有多负责,老师教不到的地方,都是父母的责任。

你的高度,将成就孩子的高度。

你的格局,将拓展孩子的格局。

所有父母心中都应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孩子的成长,我之责任。

再好的老师

也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

教育这件事,不能单单只靠老师。

老师是传道授业者,教得了孩子课本上的知识,教不了孩子成长中的品格。

一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可能只有三五年,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却贯穿一生。

你是怎样的父母,就会教出怎样的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教育这条路上,比起一切教育资源,父母才是最不该缺席的。

尊重

是给孩子最基本的教育

教育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关系上,不分教师与学生,还是父母与孩子。

任何时候,教育孩子的首要前提就是尊重。

不被尊重的孩子,始终学不会尊重,在社会上只会处处碰壁。

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美好的心灵,知识只会成为让孩子变坏的工具。

正如泰曼·约翰逊所说: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孩子和我们是平等的。

请正视孩子的存在,理解孩子的需求,肯定孩子的进步,欣赏孩子的优点。

教育需要爱与尊重,尊重孩子就是在尊重自己。

优不优秀

关键在家长怎么看

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100分,但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优势。

爱阅读的孩子梦想当作家,爱运动的孩子梦想当运动员,爱助人的孩子梦想当教师……

没有一无是处的孩子,只有看不见优点的家长。

父母教育的首要课题,就是学会欣赏孩子,发掘孩子潜能。

条条大路通罗马,教育也是一样的。

为人父母,更应该成为孩子的伯乐,让孩子长成最棒的模样。

父母决定孩子性格

性格决定孩子命运

李玫瑾指出:

“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后天可为的。

要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情绪,决定了孩子的将来。

成功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成功的父亲,给孩子树立优秀的榜样,建立远大的格局。

母亲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保持情绪的平和,就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孩子的现在就是你的昨天,现在的你就是孩子的明天。

最好的富养

是让孩子精神富足

教育这件事,不是光靠花钱就能成功的。

金钱无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物质无法富足孩子的内心世界。

最高级的富养,应该是心灵的滋养、精神世界的涵养、价值观的培养。

让孩子有一颗富足的心,懂得自尊自爱,懂得高下取舍,懂得孰是孰非,懂得善良,懂得感恩。

无论面对什么环境,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泰然处之,沉着应对,不轻易妥协或退缩。

真正的教育,与财富无关,与阶层无关,但是与心灵息息相关。

给孩子一个选择

而不是一个命令

父母最糟糕的角色,就是充当孩子的“指挥官”,凌驾于孩子之上发布命令。

被“操控”的孩子,慢慢地只能依靠父母,或者变得叛逆,把失败的后果推给别人。

尹建莉老师曾说:

“总之,要给孩子一个选择,而不是给他一个命令。”

每个孩子都应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学会自己选择,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后果,是孩子成长的开端。

很多时候,父母要做的只是:放手,让孩子大胆往前走。

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都不能施加给孩子

你永远想不到,一次伤害,究竟会怎样改写孩子的命运。

无论是拳头巴掌落在身上的伤痕,还是斥责辱骂划在心上的伤疤,或者是冷暴力给孩子带来的恐惧。

暴力给孩子留下的烙印,将会是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阴影。

管教,最终目的是修正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真的跟孩子置气。

家庭,应该是温暖美好的成长乐园,而不是滋生暴力的地方。

愿父母做孩子人生的摆渡人,用心感受,用爱包容,让孩子大胆迈出成长的每一步。

不要让孩子

替你实现梦想

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更没有完美的父母。

既然我们并不完美,为什么还要把孩子按在我们预设的路上走呢?

把自己的梦想,嫁接在孩子的人生上,是十分自私的行为。

教子如种树,在于过程而不是在于结果。

我们要在孩子的“根”上下功夫,而不是整天想着子女应该开什么花,结什么果。

诗人纪伯伦说: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我们终要学会洒脱地放手,孩子也终要学会独立地生活。

愿所有父母正确地爱孩子。

愿所有孩子健康茁长地长大。




声明

本文首发「教师E家」(ID:edu58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150万+教师和家长交流、学习、成长的家园,做优秀教师,做优秀家长,助力孩子成长。。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果您是家长/老师,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
我们将不定时为您推送活动资讯




1. 聚智聚力 教育强国——2024今日教育论坛暨深化教育改革博览会顺利启幕

2. 数“智”赋能教育教学 激活教育创新与活力——2024今日教育论坛暨深化教育改革博览会成功举办


杂志社征集专栏


  1. 2024年“今日教育杯”创意非遗——妞妞仔仔IP非遗形象设计征集活动正式开启

  2. 征稿:“协同育人·入学适应”儿童故事

  3. 欢迎初中生投稿!《读写舫•<论语>:人生的必读书》专题作文征稿
  4. 2024年全国小学生“妞仔游神州”之“新年习俗各不同”征稿活动来了!
  5. 欢迎初中生投稿!《读写舫•寓言:面纱与迷雾》专题作文征稿



更多今日教育传媒好文,请点击下方关注



今日教育传媒
主流教育媒体,深度影响教育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直击新锐话题,回归本源问题,指向实践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