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哦
寄蔡子华
苏轼〔宋代〕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
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霜髯三老如霜桧,旧交零落今谁在。
莫従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背景:
蔡子华是苏轼四川眉山老家同乡的好友,也是苏轼父亲苏洵的故交。嘉佑四年(1059年),苏洵携苏轼、苏辙两兄弟沿水路东出三峡奔赴京师之际,蔡子华曾热情地对他们父子三人加以相送,并手栽一树,说一定要等着好友苏轼父子回来。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被命知杭州,这首诗即写于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杭州任上。此时,苏轼在朝廷既反对新党,又反对旧党全面废除新政,结果遭到新旧两党的夹击,政治上不顺意,作品表现出浓厚的思乡情绪。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友人蔡子华的,诗中流露出的感情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牵挂。
首四句:“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老朋友蔡子华送我沿江东下时,亲手种下荔枝树,期待我回到故乡来同攀枝条,手摘荔枝。然而,现在荔枝已经果满枝头,红得诱人,我也已经年过半百,头发胡子都白了,却仍然客居江南,未能归乡。这里,荔枝成为了时间的见证,也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中四句:“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江南暮春时节,湖水漫漫,水天相连。我站在西湖边,望着春水荡漾的船只,思乡之情如刀割般痛苦。回想起青衣江畔的家乡,那里的白鱼、紫笋都是那么的美味,而且价格不贵,可以随意享用。这里,诗人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江南春尽、西湖水天相连的景象,以及青衣江畔的富饶景象,表达了他对故乡美景的怀念和对故乡生活的向往。
末四句:“霜髯三老如霜桧,旧交零落今谁在。莫従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三位白胡子老人(蔡子华、杨君素、王庆源)如同耐霜的桧树一样坚韧,但过去的亲朋好友已经所剩无几,如今还有谁在身边呢?我不会去询问看相人能否做高官,只希望有麻姑(麻姑:传说中的仙女,手指像鸟爪。东汉人蔡经说,背痒时用麻姑的手搔背,一定很好。)搔背,过上一个闲散的晚年生活。这里,诗人感叹旧交零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他也表示无意求升迁,只希望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这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名利的淡泊之心。
苏轼在诗中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牵挂之情,又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名利的淡泊之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苏轼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喜欢扫码 关注我哦
插画皆为配文所绘: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卷诗书慰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