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重阳节,又称双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自古人对山岳的崇拜,汉代《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亲人团聚,敬老祭祖,登高辞青,佩戴茱萸,饮酒赏菊,辟邪祛病,这种习俗一直传承至今。秋风菊香,百样情怀。趁着重阳佳节,让我们伴着墨香,行走在诗词的山峰里,品味不一样的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在重阳节期间,对远在山东(此处指王维的家乡蒲州,因位于华山以东,故称“山东”)的兄弟们的思念之作。当时王维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举目无亲,孤独感油然而生,尤其是在重阳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对家人的思念更加深切,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和喜爱。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宋代〕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18岁时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留下她独守空房。到了崇宁二年(1103年),时届重九,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李清照深感孤独与寂寞,便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远行的丈夫,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上阕咏时节,写别愁;下阕写赏菊情景。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倾注了自己浓重的情感色彩,使客观环境和自己内心的情绪融合交织。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李煜〔五代〕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雝雝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此词为李煜后期的作品,创作于他亡国被俘、改封陇西公之时。词中通过写重阳节挂茱萸香坠儿的习俗抒发主人公的愁怨,既有对往昔重阳节的回忆,也有对眼前处境的感慨,更多的是悲愁离恨。
九日五首·其一
杜甫〔唐代〕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这首诗是杜甫在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时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所作。当时,杜甫已经年迈且身体多病,身处异乡,远离故乡和亲人。重阳节本是家人团聚、登高望远的节日,但杜甫却因病戒酒,独自一人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心中充满了思乡怀亲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人登高,不仅仅是思亲,更多的是伤时,正所谓“杜陵有句皆忧国”,一边诅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干戈”,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唐代〕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白居易晚年时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当时,白居易已经步入晚年,但仍然保持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在重阳节这一天,他邀请朋友来家中饮酒赏菊,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十分欣喜,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结句“白头翁入少年场”,以花喻人,饶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定风波·重阳
苏轼〔宋代〕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一说元丰四年(1081),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近两年。重阳节到来之际,他应新任黄州太守徐君猷之邀,携酒登山,共赏秋色,共度佳节。在登山赏菊、饮酒赋诗的过程中,苏轼有感于杜牧《九日齐安登高》的意境,心境与之相似,遂作此词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上片描叙登高赏菊、饮酒言欢的情景,下片写以酒助兴,登临时不必因见夕阳而引发迟暮的哀怨,词人直言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表现了高昂超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九日登高
王昌龄〔唐代〕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这首诗描绘了盛唐时期人们在重阳日登高出游的盛况。重阳节,又称双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自古人对山岳的崇拜,汉代《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亲人团聚,敬老祭祖,登高辞青,佩戴茱萸,饮酒赏菊,辟邪祛病,这种习俗一直传承至今。王昌龄在此时节,也参与了登高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晏殊〔宋代〕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这首词创作于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当时晏殊已经四十八岁,且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正在陈州(今河南淮阳)任知州。宋祁给他的信中说他在陈州“视政余景,必置酒极欢。图书在前,箫鼓参左。”,可见晏殊在陈州时,常借酒与景物自遣,此词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词中通过对重阳节前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仕途上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的心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唐代〕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但这首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蜀中九日
王勃〔唐代〕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咸亨元年(670年)重阳节,王勃客居西蜀,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遥望故乡。时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于是创作了这首诗。王勃在诗中表明心中已经厌倦南方的愁苦,并将思乡之情寄托于鸿雁身上,表达了自己希望早日回到故乡的愿望。
喜欢扫码 关注我哦
插画皆为配文所绘: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卷诗书慰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