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着钻出被窝、穿衣、吃早饭、出门……对多数小学生而言,冬天的早晨像打仗一般紧张,很多孩子常常是脑子还没“苏醒”,人已经在教室了。在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学生上学的节奏“慢半拍”——这里不仅到校时间晚,到校后,孩子也不用急着交作业,而是先到操场“玩”上40分钟。用校长赵国弟的话说,这叫给孩子的大脑“开机预热”。
用运动给孩子的大脑“预热”,可行吗?可持续吗?如何在现行教学模式下给孩子更多的锻炼时间?在上海,包括进才实验小学在内的一些中小学正在努力破题、求解。
1
早上7点40分起床,8点20分离家,步行5分钟到校,拿好运动器械来到操场,8点30分开始痛痛快快地玩上一节课……这是进才实验小学学生田雨萱的日常,其中,最让同龄学生和家长羡慕的就是早上“玩”40分钟的这节课。
从长绳、壶铃、抖空竹、呼啦圈,到毽球、匹克球、围棋、国际象棋等,一个孩子在这里读完五年小学,掌握20项体育运动和10项棋类活动的“阶段目标”轻松达成。
“经过我们十多年的实践,每天让孩子先适当运动再投入学习,学习效率比较高。”从教43年、担任校长30多年,进才实验小学校长赵国弟坚持一点:孩子不仅要成绩好,更要身体棒。
那么,这个“别人家的早锻炼”最初是如何实现的?十多年前,进才实验小学创建时,赵国弟在冬天做过一个小调查。他发现,早上8点15分即学校关闭校门前的5分钟,是学生来校最集中的时段。赵国弟明白,让孩子在大冬天早起确实困难。他开始突发奇想:在不影响教学秩序的前提下,让学生延迟15分钟到校,是否可以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如果更多学生到校后能有一个清醒和“开机”的过程,是不是更好?把第一节课变成体育课的想法应运而生。
2
放眼沪上中小学,让早到学生进校、并开展早锻炼的学校不多。个中理由无需多言:早让学生进校园,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看护责任,甚至要为可能发生的风险“兜底”。
一位中心城区的小学班主任说,她所在的学校要求学生每天7点50分到8点15分之间到校。从8点15分到8点半正式上课前,主要就是交作业,很难有时间给学生运动。另一位小学校长说,对于早于学校开门时间到校的学生,一般会安排他们先进校,但出于安全和人手考虑,不会让他们到操场上活动。还有一位中学校长讲得更直白,从早上学生进校到正式上课前这段时间不计入老师的绩效,所以,很多学校会认为“少做少错”。
但如果换位思考,少部分家长若确实希望能早点送孩子进校,并且还能参加一些早锻炼,这个需求是否能满足?在上海,部分学校在尝试破题。
闵行区古美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今,该校每天会有两三百名学生提前到校参加“乐跑团”活动,这个学生规模约占全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不少学生还会带着父母一起跑。
这么多学生提前进校早锻炼,如何确保安全?组织这一活动的体育老师王莉莉说,除了每天会有体育老师和轮值的学科老师带大家一起做热身运动,学校还组织了一批家长志愿者参与“乐跑团”的管理。
古美学校常务副校长王静每天早晨6点半都会以一身运动装扮出现在操场跑道边,她是“乐跑团”的领跑员。“‘乐跑团’推行两年来,从最初十几个人到如今几百人,说明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很愿意参加早锻炼。”王静说。
3
一日之计在于晨,不少教育工作者支持把早上宝贵的时间留给运动这件重要的事,但也有人抛出担忧。
赵国弟记得,学校刚把第一节课变成体育课时,就有家长问:既推迟了到校时间,又把第一节课用于体育运动,会不会影响孩子一天的学习进度?
不仅是家长,一些老师也有想法。有老师说,全校学生第一节课都在上体育课,体育老师肯定不够用,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势必要投入更多精力,如此操作是否可持续?
学生时期练过体育的赵国弟为此考虑了不少,他说,对学生早上适合哪些运动,学校方面有科学设计,基本都是比较容易上手的项目。
进才实验小学的运动场地不算小,但面对3000多名小学生的体量,人均活动面积并不大。为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同时早锻炼的需求,学校把走廊、校内道路等所有能活动的场地,甚至两个屋顶都改造成了活动场所。而对老师们起初担心的时间、精力投入问题,赵国弟的想法也很直接:“要把更多时间留给孩子的运动和拓展,势必要在学科教学上提质增效,老师设计的内容精了,学生的作业少了,时间自然就省出来了。”
在王静眼里,推行“乐跑团”的初衷既是为了鼓励早锻炼,但不止于早锻炼。古美学校的家长每周都会在家长群收到一张“乐跑团”的老师轮值表,从校领导到学科老师,从任教科目到擅长领域都写得明明白白。有的老师擅长学科答疑,有的老师擅长谈心,有的老师熟悉升学政策……家长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和老师一起早锻炼的同时交流问题。
“我们想借助‘乐跑团’的早锻炼,不仅让学生为一天的学习做好身体准备,也能促进师生间、家校间的沟通。”王静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