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一中的激励教育把激励与人的主体性相联系,提出要把情感激励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这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曾这样评价。
与北京大学一样,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简称“东营一中”)也有一个“未名湖”。这不仅是一处校园景观,对于这里的学生而言,它是一种携带着激励因子的精神存在。
东营是黄河的入海口,黄河与渤海在这里交汇。黄蓝交汇的意象构成了东营一中教育的一抹“绿色”——以“激励教育”为核心的育人文化。
要理解这一命题的内涵可以从校园里的“三重门”雕塑谈起:第一重门即开门见山,旨在融洽人与环境的关系;第二重门即登堂入室,旨在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重门即敞开心扉,旨在平衡与自我的关系。
东营一中的激励教育旨在通过目标激励、典型激励和信任激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史本泉看来,激励教育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其本质是尊重。
01
用激励打败“恐惧”
“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可能引发学生改变现状的动机和勇气。这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在生活中每时每刻对学生予以成长教育的契机。”史本泉说,“不要小看这样的激励,那可能是一种情感的慰藉和主体的唤醒。”
毕业后成功创业的校友刘文涛就是被教师激励的一个典型。他的故事在东营一中广为流传。
刘文涛曾经一度因考试失利而情绪低落,虽然老师经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要想真正走出阴霾的情绪并不容易。那段时间,刘文涛被深深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暗无天日”。
一次自由活动时间,语文教师闫秀芹找到心事重重的刘文涛聊天。闫秀芹把自己过往的失利“一件件,一桩桩”说出来,“日子还长着呢,这么一点失败算什么啊,路走一走才会变好的”。闫秀芹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刘文涛的心结。这样的激励不是“一句之师”,而是师生二人在交换人生经验之后的彼此认同。
“毕业很多年后,虽然工作和生活依然会遭遇不顺心和不如意,但我却没有了高中时的懦弱,会经常想起语文老师当年的那句话。”正因为师生之间的坦诚交流,刘文涛说自己被“激励”了一辈子。
这样的激励不只发生在教师身上,史本泉对学生的激励也常常被师生谈起。
两年前,因为疫情师生封闭在学校,一些学生有点不适应,情绪开始波动。那段时间,与学生同时封闭在学校的史本泉经常深入班级和宿舍与学生谈心。一天,高二(25)班412宿舍的舍长王一然向校长反映,同学索文正自封校以来情绪一直不好,刚好他要过生日了,希望校长能给他一些鼓励。史本泉欣然为索文正写了一幅毛笔字“文以安邦,德以正心”,将其名字中的“文正”二字嵌入其中,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他。收到生日礼物的索文正很受鼓舞:“很感动收到这份特别的礼物,在校长的帮助下,我很快丢掉了坏情绪,敢于坦然面对高考和人生。”
02
激励教育在课堂
语文教师崔秋菊在课堂上的激励携带着她鲜明的个人风格。比起一板一眼的教学,她的语文课多了些潇洒的意味。
在讲李煜时,崔秋菊为了让学生对李煜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便模仿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价苏东坡的方式介绍李煜:“他是诸卫大将军、副元帅、郑王、南唐末代君主,是一个慈悲之人,是阶下囚,是千古第一词帝。”这堂课从一开始就进入了高潮。在学《蜀道难》之前,为了让学生对李白这个熟知的诗人形象认识得更真切,崔秋菊先朗诵了余光中的《寻李白》,读到那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时,全班学生自发鼓起了掌,那节课学生自始至终兴致未减。无论借林语堂的方式评价李煜,还是借余光中的诗句诠释《蜀道难》,只要心中有激励意识,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变换手段,让学生产生对文字之美的兴趣。“当然,最重要的不在于技巧,而在于教师的学习力和研究力。”崔秋菊说。
在日常的教学中激励学生,东营一中是有传统的。已经担任高中教师的校友齐明竹曾撰文回应对她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教师陈英艳。当年刚刚进入高中的齐明竹一直心存自卑,与新环境格格不入。“那时能让我脸颊回暖的,只有您在课堂上的温和目光,只要触碰到您的目光,我的心理防线就融化了。”齐明竹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能成为教师,就是因为陈老师。”齐明竹说。在她看来,陈英艳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就是教师对学生于无声处的激励。
在课堂上,东营一中的教师使用最多的方法是鼓励、欣赏、尊重与信任。但史本泉认为,激励教育要适度。滥用激励就可能导致教师过于关注形式,而忽略育人的本质。“很多时候,作为一种方法、手段、路径的教育策略,会占据本体位置,最终沦为花架子。这是我们进行实践反思时必须警惕的。”史本泉说。
03
激励并非只为学习
于是,东营一中开始把“激励教育”与“赏识教育”熔为一炉,探索构建了教学评价多元化、德育途径多样化、常规管理规范化、课堂教改常态化的办学特色。
2016年9月,东营一中搬到了新校区。广大师生既对老校区恋恋不舍,又对新校园充满向往,借此机会,史本泉带领团队创造了一个沉浸式参与的育人场景,策划了“告别老校,难说再见;乔迁新校,再创辉煌”搬迁季主题系列活动。在“眷恋与感恩”环节,设计了“全家福”“故事汇”“时光集”三个板块。全体师生合影留念,追忆动人故事,描述生活点滴,让校园重新呈现出灿烂的颜色,再度焕发出温暖的力量。
搬迁到新校区后,学校又策划了“爱我校园,建设美丽幸福新一中”活动方案。内容包括“五个一”: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举办一次摄影比赛、开展一次主题征文、举办一次演讲比赛、进行一次文明学生评选。全校师生用美的眼睛发现美的景致,用善的心灵寻找善的事物,营造了相互关心、和谐上进的良好氛围。
这样的激励教育活动意味着,在学校的制度设计之外,激励教育还是动态生成的,每一个事件和机会都可能被当作激励教育的资源开发。史本泉将其解读为激励教育的“非日常性”,即生活突然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化,发生了某些事件,而这些事件打乱了你的生活节奏,还有可能改变你的方向。这些事情如果能得到激励教育的观照,那么它就有可能上升到哲学上的“事件”。
04
校园里人是互为激励的
学校30周年校庆时,校友刘东奇回忆:他在参加一次演讲比赛时,由于准备不充分,加上临时紧张,导致演讲卡壳,最终黯然离场。但是在他最沮丧的时候,他的班主任刘国通带着学生一起向他献上了鼓励的掌声。那一刻,刘东奇的眼睛湿润了。他说:“我输了比赛,却享受到了冠军才有的凯旋仪式。”
像这样走出情绪的阴霾、走进“阳光地带”的学生,是激励教育最好的回馈。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学生在激励教育中“练就”了感受激励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心灵。反过来,学生对教师、校医、门卫、保洁等教职工的感恩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
激励教育一头连着学生,一头连着教师。2023年教师节当天,接过学生颁发的奖状,姜双明格外激动。作为语文教师,在过去的教书生涯里,他与学生之间发生了太多难忘的故事。“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接过学生给我颁发的奖状,我感到意外、激动和幸福,这是来自学生的认可,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礼物。”姜双明说。
每年教师节,让学生给老师颁奖已成为东营市一中的惯例。在史本泉眼中,这便是激励的特殊节点——让学生给优秀老师颁奖,不仅是对老师的鼓励,也是对学生的激励。
在东营一中,他们把师生共同放入“激励”的视野中,提出师生一体的教育理念和成长路径。在这里,激励不是单向流动,校长之于教师、教师之于学生、学生之于学生,甚至学生之于教师和校长都是互为激励的。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理念得以有效落地。
如何完整理解东营一中的激励教育?史本泉把教育视为对人的主体激励,激励是教育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所谓“激励教育”,就是激发师生心动的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师生学习热情的有效生成,还可以促进师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生成,更能促进师生进取精神的有效生成。最终目的是让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不仅能“抬头走路”,而且能够真正“站立起来”,力求做最好的自己,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东营一中的激励教育把激励与人的主体性相联系,提出要把情感激励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这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曾这样评价。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携手成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来源 |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