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的问题在于“管得太多”
民办学校管理转型的关键是要从“管”的思维里跳出来,“管”在本质上是“控制”,凡控制必对立。
所谓的“问题学生”大都是管出来的,在控制中长大的孩子,既没有安全感,更没有自信心和创造力,他们怎么在学习上有一份好成绩呢?
教育要信任孩子,比如你对一个总是和你对着干的孩子放下成见,推心置腹地说,其实我很钦佩你有一颗敢于反抗的“侠肝义胆”,我愿意和你交朋友,你且看他会如何对你。这样的孩子一般都很“江湖”,你敬他一尺,如果他没还你一丈,说明你并未让他看见真心实意。
教师也是这样,他们需要被看见,被认可,管恰恰是对人的不信任。
有时候我们会质疑对方是否值得信任,但我们往往忽视了一个真相,其实是因为我们内在缺乏安全感而不信任他人,我们担心孩子太小不会保护自己,所以才会控制孩子尽可能少一点外出或者和陌生人打交道。
各种教育理论都在教人爱,可大多时候我们都对控制别人表现得理直气壮,以对人这样的“爱”而遮蔽了看见自己的那份担心,把担心和爱划等号,但浑然不知自己是被认知模式操纵着的木偶,这个木偶因为自己没有安全感才总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木偶。
缺少安全感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感受,而反抗和控制本身并没有区别,反抗也是安全感的需要。除非一个人信心被彻底击垮了,他陷入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他绝望了,于是选择了躺平。
哀莫大于心死,累莫大于心累,教育不可以摧残生命为目的。
然而,许多学校依然愚蠢地选择“加大管理力度”,在时间上控制,在空间上控制,在身体上控制,在生理上控制,在头脑上控制,在思想上控制,在感受上控制,最后是在心灵上控制,心灵的控制即通过批评和否定来击垮信心,给他们置入一套“不行”的生命系统。
你没发现吗,如果你表扬一个人优秀,他一定要以谦逊彰显“美德”,这哪里是美德,而是骨子里的“不配得感”,我们的文化就是这样把头颅摁下去来完成对人的控制的。
教育哲学的重建是从去批评化开始的,它巨大的意义在于试图为那些正被摧残的生命重置一套信念系统,欣赏改变关系,关系概念风气,风气概念状态,状态概念信心,信心改变自主,自主改变创造,创造改变学习,学习改变人生。
从欣赏开始到改变人生,环环相扣,如果理解了这套哲学体系的深层文化意义,那就可以对照自己,看看是被卡在那个环节上了,比如你要改变信心,就要向前推一步找原因。
中国教育是带着问题眼睛看人的,且因为缺少哲学思维而埋头于“处理问题”,这种只“剪箭杆”而不“剜箭头”的处理方式,表面看起来不错,但却又同时遗留下更严重的问题。
比如一件事情的发生总是第一时间处分所谓的责任人,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拍苍蝇没错,但如果不清理茅坑,苍蝇依然会前赴后继。
教育的控制化思维只能造就每况愈下的教育,如果我们以为教育不兴的责任在教师或者孩子抑或家长就错得太离谱了。
教育不能再激起教师的反感,孩子的反抗,家长的愤怒了。这是低维认知教育带来的必然结果。
我们现在有些学校的“教育”并不是教育,而是假借教育的名义达到对人的控制。在控制里谋求生命的绽放和幸福感,就和在牛粪里寻找宝石一样稀罕。
生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或者说教育能带给每个人怎样的期许和帮助?
难道我们的教师天生不道德,我们的孩子天生不爱学,我们的家长天生就野蛮,我们的学校天生就冷漠?
大家都在批评应试教育,都知道应试教育不好,可应试教育为什么能大行其道?
我们管得太多了。管得多就是在否认每个人的价值,限制他们的自由,就是在扼杀他们的创造力。
管得太多了就越来越没有了安全感,一个人人自危,噤若寒蝉的学校,离一公里就让人精神紧张,进了校门就头皮发麻,你让人如何爱学校,爱学习,爱生命?
民办学校要生存下来,就要改弦易辙,“变控制为信任”,让教师和孩子松弛下来,那些军事化的学校严格来说只是打着教育名号而并不在教育之列。
1930年初,红军面对国民党的残酷围剿,红军队伍中弥漫着悲观情绪,甚至有人逃跑叛变了革命,有人问“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
毛泽东回应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提出了“放手发动群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高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定和鼓舞了红军的信心和士气。今天重提此文很有必要。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其实,民办教育的绝境同样也是生机。
与其抱怨,不如行动。民办教育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要勇敢作出选择,方向比方法更重要,愿力比努力更重要,活法比教法更重要。
民办教育一定要从应试教育调头回来,它要摆脱一切对人的控制,变强制为唤醒,激发每个人的自信、主动、乐观、创造,让每个人笑着生长,幸福绽放,学校应让每个孩子充满向往。
如此偏僻的建勋学校,能够办出“没有不学习的学生”,“没有违纪的孩子”,在这样一个时代,成为每个生命的桃花源。
这样一所“让人来了不想走”的学校的出现,是来给教育人信心的。
只要沿着关注生命前行,允许每个人活成自己,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像建勋这样。这样的学校怎么能缺生源,又怎么会折戟沉沙?这样没有不学习的学校,若没有好成绩是不可能的。
建勋怎么样,百闻不如一见。把学校办好,胜过一屋子理论和一辈子的空谈。
建勋,让人醍醐灌顶。
教育原来如此简单,如此温暖,如此可爱。
扫码关注
一元教育观是一场教育的认知革命。
一元观即整体观,是跳出教育二元对立思维,
多元归一,从系统认知上观教育;
一元观即源头观,是跳出固有惯性思维,
从学校文化的源头出发,以终为始重建教育体系;
一元观即哲学观,是跳出方法和形式主义陷阱,
以教育哲学为学校灵魂,唤醒每个人的心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