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刚发布了2024年的人口数据:全国出生人口954万,比去年多了52万。
这个数字挺有意思。
要知道从2017年开始,中国的出生人口可是连着掉了7年,2023年才902万。
这一下子多了52万,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冷静下来想想,这52万的增长其实没那么简单。
先说个数据,2016年的时候,我们的出生人口还有1786万。
从那以后一路往下掉,到现在回升到954万,其实也就是回到了2022年的水平。
那问题来了,为啥2024年突然就多了这52万?
要说原因,还真不少。
最明显的就是疫情的影响。
2023年全国结婚的有768.2万对,比上一年多了10%还多。
这帮人结完婚,不少都赶在2024年要孩子了。
还有个原因,2024年是龙年。
查了下历史数据,从1952年到现在,每到龙年,生孩子的人都会比平时多一些。
可能在很多人心里,龙宝宝就是特别好。
当然,地方政府也没闲着。
就拿湖北天门来说,他们出台了全国最狠的补贴政策:生二胎最高能拿9.63万,生三胎最高能拿16.51万。
结果还真管用,天门2024年的出生人口一下子就涨了17%。
但你要说这些增长能持续下去,那可不一定。
为啥这么说?
得从几个基本面说起。
第一是育龄妇女的数量。
从2020年到2023年,每年都在减少,平均一年少400多万。
能生孩子的人越来越少,出生人口想大幅增长,难度可想而知。
再说生育成本。
现在在一线城市养个孩子,从出生到18岁得花多少钱?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平均要40-50万。
要是算上大学的花销,这个数字还得往上涨。
房子的压力就更大了。
2024年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还在15-20倍。
换句话说,一个普通家庭不吃不喝,得攒15-20年才能全款买套房。
教育支出也不是小数目。
2023年的数据显示,城市家庭在教育上的花销占到了家庭总支出的23%。
这个比例比发达国家高了不少,人家一般也就是10-15%。
看看国外的情况,就更能理解为什么单纯靠补贴解决不了问题。
日本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发放育儿补贴,0-3岁的孩子每月能拿到1.5万日元。
但日本的生育率还是一直在往下掉。
韩国更狠,给一岁以下婴儿的父母每月发100万韩元,差不多5000块人民币。
可结果呢?
2023年韩国的生育率掉到了0.72,创了历史新低。
倒是北欧那些国家,生育率一直还不错。
他们除了给钱,还有完整的配套措施:带薪育儿假、便宜的托育、医疗保障,样样都有。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家庭福利支出占GDP的比例能达到3%以上。
所以啊,现在这52万的增长,更像是几个特殊因素凑在一起的结果。
从长期来看,咱们的人口结构还在继续变化。
2024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15.6%,而0-14岁的娃娃比例还在往下掉。
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了。
以前靠人口红利发展起来的行业,比如母婴产品、教育培训,现在增长都慢下来了。
反倒是养老产业、医疗保健这些领域,需求越来越旺盛。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育龄人口减少会影响到将来的出生人口,将来的出生人口减少又会影响到再下一代的育龄人口。
这种循环一旦形成,想要打破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