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用高压水枪驱赶讨薪者?让农民工过个好年吧

文摘   2025-01-19 08:31   山西  

01

厦门,某企业总部大楼门口。

几个农民工安静地坐在马路边上,他们只是想要回几年来被拖欠的工资。

没想到等来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消防演练」。

高压水枪对准的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寒冬腊月」。

这事说起来特别魔幻。

讨薪者是一群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时间长达两三年,金额加起来有十几万。

欠薪的是厦门三驾马车之一的大企业,2023年营收排名第三。

农民工们找到总部大楼门口,经过民警协调后,就在马路边上静静地等着。

这样的场景其实挺常见的,毕竟讨薪这事,大家都懂得要克制,要理性。

但是接下来的一幕,让人看得直冒冷汗。

企业工作人员直接安排了个「消防演练」,高压水枪对准了这些工人。

这可是一月份啊,就算是厦门的冬天,被这么一冲也够受的。

后来有工人晒出急诊报告单,显示部分肋骨稍变形。

这哪里是什么消防演练,分明就是在驱赶一群想要拿回自己血汗钱的工人。

面对网上的质疑,企业方的回应更是让人无语:「不知此事」。

这就很有意思了。

一家这么大的企业,在自己总部大楼门口搞了场「消防演练」,还把人给冲伤了,结果领导们都不知道这事?

15日,当地湖里派出所表示正在依法受案依法处理。

但是对于那些还在等工资的农民工来说,这个处理结果来得还是太慢了。

民间都说「关系不硬不要干工程」,可是农民工们哪有那么多选择?

他们要么接活干,要么就没活干。

欠薪这种事,说到底就是欺负老实人。

02

看完那个被高压水枪喷射的农民工视频,我翻了翻最近的几个讨薪案例。

114个农民工,在一个交通工程项目干了8个月,被欠了340多万。

这笔钱对于工程方来说可能只是个数字,但对于农民工来说,这可能是一家老小一年的开销。

更让人无语的是,有些老板干脆玩起了「人间蒸发」。

一个工贸公司的老板,欠了50多个工人65万工资,等工人们找上门的时候,公司已经注销了,人也不见了。

最后法院判了他10个月,缓刑一年,罚了一万块。

现在这种事情已经不只发生在工地上了。

连网约车司机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一个网约车平台欠了11个司机26万块钱。

这些司机每天开着车,看着APP上的数字增长,到手的时候却变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还有更让人心塞的。

17个保洁工人,年纪都不小了,有的都60多岁了,在小区里扫地、擦玻璃、倒垃圾,结果物业公司欠了他们好几个月工资,总共17.5万。

这些案子最后都走了法律程序,但是法院判决书下来的时候,欠薪的人早就跑得没影了

有人说现在的维权渠道多了,法院也会帮忙讨薪。

但问题是,等你通过法律途径拿到判决书,工资不一定能要回来。

就算最后被抓回来判了刑,那些血汗钱也可能早就被挥霍一空了。

其实每到年底,这样的新闻就特别多。好像讨薪这个词,总是跟腊月联系在一起。

03

说到底,欠薪问题为什么这么难解决?

表面上看是钱的问题,实际上是权力的问题。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农民工们讨薪时的无助。

他们往往没有正规的劳动合同,没有详细的工时记录,甚至连对方的营业执照都找不到。

等到真要打官司了,证据不足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有人说,那为什么不早点收集证据呢?

问题是,当一个人急需工作养家的时候,谁还会考虑那么多?更何况很多农民工压根就不知道该收集什么证据、怎么收集证据。

在这场博弈中,农民工们几乎总是处于弱势地位。

看看数据就知道了:2024年全国法院受理的15万件欠薪案件中,农民工的案件占了60%以上。

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更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根本没能走上法律途径。

但现实是,面对欠薪这样的社会顽疾,光靠个人的勇气是不够的。

法律要有力度,执法要有温度,社会要有态度。

比如说,为什么不能简化农民工讨薪的举证程序?为什么不能加大对恶意欠薪者的惩戒力度?为什么不能建立更完善的工资保证金制度?

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但就是迟迟得不到解决。

原因无非是利益考量与责任推诿。

看到超过500家企业因欠薪被列入失信名单,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

这是多少个家庭的血汗钱?是多少个孩子的学费?是多少个家庭过年的希望?

关于欠薪,最让人痛心的不是钱没拿到,而是一个人的尊严被如此轻易地践踏。

腊月寒风里,那些举着横幅讨薪的身影,那些被高压水枪喷射的农民工,他们要的不仅是一份工钱,更是一份公平。

这个社会,永远不缺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不缺乏冷眼旁观的看客。

但如果连最基本的讨薪维权都要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我们还能指望什么?


旅途碎语
走遍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