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有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有加缪的《局外人》和《鼠疫》。
最容易看下去的是《挪威的森林》,虽然看完之后后劲很大,使我陷入关于青春,关于生存,关于死亡的思索。但在看的过程中是容易的。
它和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某种感觉很相似。大部分以男孩的成长视角,观察生活。我很庆幸在儿子青春期之前读了这两本书,哪怕避免不了青春期和更年期的鸡飞狗跳。它们让我对男生的成长过程有了一个了解的窗口。
在这之前,我自己有关于女孩子的成长经验,但是对男孩子,经验值为零。
这两本书为我的经验值增加了至少20分。
《罗生门》很早就听说过,不仅是小说,还有电影。但一直只是听说,没有看过。
一开始读《罗生门》,虽然小说很短,但是读的感觉并不好,很多日本作家笔下都有一种诡异又神秘的颓废感,让人头皮发紧。停顿好几次,才能继续往下读。
一旦读下去,那种头皮发紧的感觉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赞叹。对细节的描述,对感觉的类比,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敏感骄傲。
当时读的过程中,不觉得芥川龙之介和谁的风格相似,今晚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莫名的觉得他和鲁迅的感觉很像。
去搜了一下他俩的交集,才知道鲁迅翻译过《罗生门》。
《罗生门》有多种中译本,但迄今为止最好的还是鲁迅的译本。芥川龙之介小说中怀疑主义、针砭时弊的思想和冷峻的文风对鲁迅有很大的影响。
我读的《罗生门》是一本短篇小说集,里面还有《鼻》,《地狱变》,《竹林中》,《河童》等。
这几本中最不容易读的是加缪的《局外人》和《鼠疫》。
加缪的语言太好了,好的生怕错过他最平实的描述。一句话要来来回回读好几遍。即便读了好几遍,等到下次再回头看,还跟第一次读一样。
《局外人》写了一个年轻人,一个努力工作,洁身自好的年轻人短暂的一生。
他本来拥有体面的工作,甚至还有一段不知道算不算爱情的邂逅。
他也许会被派去巴黎工作,也许不会。
就在这生活转折的档口,他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折。
他因为好心帮忙写信,卷入雷蒙和他女朋友的分手。又因为这件事的裹挟,莫名其妙的枪杀了一个阿拉伯人。
检察官,法官,神父……所有对他不曾谋面的人,都认定他是天生的坏蛋,是个冷漠到骨子里的人。因为他在母亲的葬礼上不曾哭泣。
他们并不了解他。
他所有的冷漠来源于他的真实。他真实的面对自己,面对这个世界。
他全身心的投入生活,并感知生活里发生的一切。
陌生人看不见他对这个世界的爱。他们集体宣判他的死刑。
《鼠疫》我至今没读完,光是开头,看了数次。
今晚继续。
(临沂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