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奇怪,见过三面两面的人,印象深刻。越是身边熟悉的人,你描述他的样子,越模糊。
你什么都知道,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去表达。
月季花在我心里,就是这种样子。
太熟了。
反倒不知从何说起。
我记得在八十年代,人们刚对精神文明有追求的那会,家家院子或者大门口,都种着月季。
月季好养活,分根能活,扦插也能活。
看谁家月季长得好,剪下一枝,去掉多余的叶子,插在湿润的沙土里,过几天就能发芽,长出新的根。
把生根的月季移植到地里,不几年就长的比人还高。
每年入冬前,为了防止月季冻伤,通常会保留月季离地30厘米左右的枝条,从30厘米以上,多余的枝条都剪掉。
第二年春天,月季就在老根上抽枝发条。据说,剪枝一方面是防止月季冻伤,另一方面是为了明年开的花更多。
月季发的芽,最初是红色,花骨朵和叶子一起往外长:嫩嫩的红色的芽,小小的红色的花苞。
小时候闲的没事,一天天,一遍遍去数花骨朵打了几个。
要是哪个枝条的花骨朵实在多,为了让花朵开的大一些,还会把多余的花骨朵也摘掉。
过去种的月季,颜色不如今天这般丰富。以粉色和红色居多。
月季不愧是月——季,自从第一朵花开始,真的是每月都开。
从初夏开到深冬。
只要不下雪,就一直开着。甚至下雪了,也一样顶着雪开。
都说菊残犹有傲霜枝,月季在下霜的时候,根本还不会残。
如果说,菊花是傲霜枝,月季就是傲雪枝了。
但是,人家菊花一年只开一季,比较稀罕,所以咏菊花的诗比较多。画菊花的画也比较多。
而月季太常见了,在哪都是老熟人。没有人专门写它,也极少有人画它。只有在摄影师的作品里,偶然看见它的影子。
就是因为开花久,易养活,现在许多绿化,都用了大量的月季。
去年夏天,我们小区改造,很多大树被移除,就栽了些小树和月季。
今年夏天干旱,新种的小树,还没来得及扎根,早早的都干死了。
倒是密密种在树下面撑场子的月季,活的很好。
最近几天,我每天上下班,从绿化带路过,看见粉红色的月季在寒冬里,依然开的很好。
不由得心生敬意。
月季朴实,不矫情,像千千万万个努力生活的你我,不管外界环境怎么样,本本分分做自己的事,本本分分开自己的花,本本分分散发自己的光芒。
从春到冬,无休无止,无怨无悔。
(冬天的月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