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家
没有老家的人,体会不到有老家的人,一定要回家的那种感觉。
好像只有回去,才叫过年。
我也是今天才往老家赶,高速公路走了半个小时,下了高速走一条十几里的小路,也走了半个多小时。
明明不逢集,路上依然全是人。
一半是卖东西的人,一半是买东西的人。
车呢?堵在路上。半天挪不了一步。
我是导航走的,但是因为都是附近的人来赶集,大部分没开导航,所以导航上没显示这条路堵。
也说明大家平时是真忙,都赶到年前的最后一天来赶集。也或者都是外地的人刚回来,抓紧最后一天来赶集?
路边的村子一个挨一个,看起来并无不同。
我之所以能从这些相同的村子里,分辨出我要去的地方,因为我曾从这个村子里长大,对村子里的一切都相熟。
我知道小卖部开在哪里,我知道这里那里是谁的家,我知道哪棵树在悄悄长大。
因为这些,我把我的村子和其他千千万万个村子区分开来,这里是我的——我的老家。
二,除夕
大年初一吃饺子。
除夕这天依然要吃饺子。
就像网上说的一样,山东人,只要过节,都是饺子。
从初一开始,吃饺子,吃到不想吃,正月十五元宵节继续吃饺子。
然后五一回家,吃饺子。
六月六过半年,吃饺子。
母亲节,吃饺子,父亲节,还吃饺子。
八月十五吃月饼,也不耽误吃饺子。
重阳节,吃饺子。
十月一,继续吃饺子。
元旦,依然是饺子。
冬至,肯定少不了饺子。
然后除夕呢,必须是饺子。
当然,除夕,不只有饺子。
要有鸡,大吉大利。
要有鱼,年年有余。
要有烟花爆竹,要有压岁红包。
更少不了的,是春晚。
2025年是春节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而这一背景让蛇年春晚显得格外意义非凡。
此次春晚以“开门办春晚”为主题,不仅力求呈现欢乐吉祥的氛围,还希望通过四地分会场展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今年春晚的策划可谓别具匠心,尤其是对“蛇年”主题的细腻表达。你看,把许仙和白娘子都请来了。
叶童和赵雅芝一位61岁,一位71岁,看上去身材挺拔,精神矍铄,还像三十年前她们在《新白娘子传奇》里的样子。
而且,很多网友自发赋予了蛇年的美好寓意:“巳巳如意,事事如意”。
祝大家新的一年巳巳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