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图(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同)
8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这是全国第22个公开发布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前21个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消息详见:《全国首个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公开版来了》《全国第2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公开稿来了》《全国第3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全国第4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全国第5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全国第6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全国第9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第10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第11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第12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全国第13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全国第14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全国第15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全国第16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全国第17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全国第18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全国第19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全国第20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全国第21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
至此,全国已有江苏、山东、广东、江西、山西、甘肃、吉林、四川、安徽、河北、黑龙江、青海、西藏、河南、陕西、重庆、辽宁、内蒙古、新疆、贵州、浙江、广西等22个省(区、市)发布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去年12月18日获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是全国第14个获国务院批复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截至2024年9月1日,全国已有江苏、广东、宁夏、海南、江西、山东、山西、福建、湖南、安徽、河北、吉林、内蒙古、广西、贵州、浙江、青海、黑龙江、云南、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河南、辽宁、西藏、新疆、天津等28个省(市、区)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获国务院批复,目前仅剩湖北省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未获批复。
此次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公开版,主要包括国土空间基础与形势、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以“三区三线”为基础,优化总体格局、严格耕地保护,优化农业与乡村空间、守护八桂山水,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强化集约集聚,推动城市健康宜居安全发展、建设碧海蓝湾,服务海洋强国、强化内联外通统筹,构建安全绿色支撑体系、保护融合遗产,彰显壮美广西魅力、衔接“一带一路”,推动内外开放与区域协同、加强系统治理,统筹规划实施和空间治理等共11章内容。
广西位于我国华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广西未来15年的战略定位为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未来15年,广西将以“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为总目标,至2035年建成山水人文美丽中国典范、民族融合宜居家园,现代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国土空间格局上,规划将构建广西省域“六八四三”的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六区集群强农业”即遵循传统优势农业发展格局,构建广西盆地和河谷平原六大农业主产区。“八桂山水优生态”即以生态筑底,构建陆域“一屏六区一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四片主导促集聚”即抓住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构建“两轴一区一带”四大城镇化优势区带。“三大网络助开放”即强化网络化空间组织,助力全域开发开放和互联互通,构建综合交通网、魅力游道网、活力碧道网三大网络。
其中,“六主多区”的农业发展格局。支撑华南农产品主产区和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落实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立足优质耕地资源本底,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农业“两区”划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富硒土壤资源为基础,构建“六主多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稳固和强化传统优势农业发展格局,确保粮食安全,做强现代特色农业。以“六主”为核心,强化粮食、蔬菜及糖料蔗生产功能,推动形成桂中盆地、南流江三角洲、浔郁平原、右江河谷以及桂北、桂西南等六大农业主产区。以“多区”为特色补充,形成柑橘、香蕉、荔枝、芒果、火龙果、龙眼、茶叶、桑蚕、中药材、畜禽、水产品等多个农产品优势区的现代农业布局。
“一屏六区一廊”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国家“三区四带”的生态安全屏障,支撑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骨架,进一步保护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自然灾害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国土空间,确保各类生态系统持续发挥生态服务功能。“一屏”即稳固桂西桂北生态屏障,提升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六区”即围绕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功能,构建桂东北生态功能区、北部湾沿海生态功能区、桂西南生态功能区、桂中生态功能区、桂东南生态功能区和十万大山生态功能区等六大重要生态功能区。“一廊”即构建以西江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郁江、柳江、北流河、桂江、贺江等西江水系为主体的千里绿色走廊,保持西江千里绿色走廊连贯畅通,增强生态空间的系统性和联通性。
“两轴一区一带”的城镇开发格局。落实国家“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建优建强北部湾经济区(广西部分),大力保障南宁市高质量发展空间,贯彻落实东融战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进一步壮大纵贯南北、联通东西的两大城镇发展轴和边海联动城镇带,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在规划目标定位和总体空间格局下,规划分别就优化布局农业、生态、城镇、海洋、魅力空间,以及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实施等提出规划举措。
这部规划具体内容,在此不做详述。
以下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公开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文本+图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