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16个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制图:规话春城)
2024年底,国务院批复《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至此,云南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和16个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去年全部获批。
云南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16个州市在云南发展大局中的功能定位得以明确。
从国务院对云南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批复来看,云南省作为我国西南边疆民族生态旅游大省,规划定位突出强调其在民族团结、生态建设、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从国务院对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复来看,昆明市作为我国西南边疆省会和旅游城市,规划定位突出强调其在省会担当、交通枢纽、开放门户、对外经贸、先进制造、保护遗产和发展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从云南省人民政府对其余15个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复来看,规划定位突出强调各州市立足自身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落实国家和云南省重大战略决策部署,重点聚焦各州市在民族团结、生态建设、对外开放、兴边富民、旅游康养、先进制造、特色农业、创新驱动等方面应承担的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
接下来,规话君将一一解读云南省和各州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定位。
云南:民族、生态、开放
国务院在批复中明确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定位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而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公开版增加了“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一定位。因此,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定位与云南省“十四五”规划定位保持一致。
拆解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三大定位,其中“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对应云南省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多样性优势;“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对应云南省的生态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对应云南省的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这三大定位,契合云南省在全国的区位特点、生态优势和人文禀赋。
云南省16个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目标定位。
昆明:省会、门户、经贸、旅游
第1个说昆明市。昆明市作为云南省会,一直都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具备中西部地区典型的“省会独大”特点。“十四五”时期,云南推行“强省会”战略,昆明又有了政策加持,在云南省发展大局中地位更加重要。
云南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已明确,要强化昆明市在云南省经济社会文化创新中的核心地位,逐步配置科创中心、公共卫生中心、高等教育中心,培育高端生产服务功能。因此,昆明市在云南省发展大局中的核心作用将比过去更加明显。
云南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已明确,全省构建“一圈一群两翼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其中“一圈”是以昆明市中心城区为中心的昆明都市圈,是云南省唯一都市圈;“一群”是以昆明都市圈为核心,加上曲靖城镇圈、玉溪城镇圈、楚雄城镇圈共建的滇中城市群,是云南省唯一城市群。昆明市在昆明都市圈和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地位,正如上海市在上海大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一样,实力地位超然于众城市之上。
云南省城镇化空间形态及范围(来源:《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昆明市作为省会城市,按规定批复权属国务院。国务院在批复中明确,昆明市的城市性质为“云南省省会,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功能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门户、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旅游目的地”。
昆明既然是由国务院批复,因此其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是在横向上与国内其他城市对比而定。昆明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密切相关,可以理解为城市性质是昆明在国家和区域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而功能定位是昆明在国家和区域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比如,父亲是家庭中的一个主要角色,主要作用是赡养父母和养育子女。
从城市性质来看,首先,昆明是云南省会,强调昆明在云南所扮演的主要角色。其次,昆明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没有像以往强调是西南地区中心城市,也没有昆明“十四五”规划强调的“国际性”,而是强调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这意味着昆明妥定是西南地区中心城市,但是国家并没有限定仅在西南地区,而是支持昆明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只是城市性质不适宜用“国际中心城市”。再次,昆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强调昆明这座城市在国家历史上也是“老资格”。最后,昆明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强调昆明在国际上扮演的是综合交通枢纽。
可以看出,昆明的城市性质,阐释了昆明分别在云南、西南、国家、国际层面所扮演的角色,层层递进,体现昆明引领云南、立足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
从城市功能定位来看,首先,昆明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门户,强调昆明在西南地区乃至国家层面的对外开放门户作用,重点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在对外经贸、人文交流等领域发挥作用。其次,昆明是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强调昆明作为西部地区省会,也要在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发挥作用。最后,昆明是国际旅游目的地,强调昆明要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旅游城市,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旅游服务产品。
可以看出,昆明这座城市的功能定位,是从国家层面赋予昆明承担的主要功能,主要就是打造对外开放门户、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旅游服务产品。
从横向上与国内其他城市对比,昆明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体现了昆明在交通区位、对外开放、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昆明这座城市未来10年将重点在综合交通、旅游服务、对外经贸、先进制造等领域发力。
曲靖:农业、制造、副中心
第2个说曲靖市。曲靖市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第二大经济体,在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先进制造业上对云南贡献较大,获支持建设云南省域副中心城市。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曲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为:“先进制造基地、高端食品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云南省域副中心城市”。
对于曲靖市来说,曲靖规划的4个定位,最有含金量的是“云南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不仅意味着云南省级层面承认曲靖在云南省内仅次于昆明位居第二,而且将来还获得云南省级层面支持建设云南省教育次中心、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区域文化体育中心、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区域科研创新中心,提高城市能级。
在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中,曲靖市和昆明市都是最高等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高于滇中城市群其他核心城市和云南省内其他城市。
云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表(来源:《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曲靖市在云南省这轮国土空间规划中,显然是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赢家。
曲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中的“先进制造基地”、“高端食品基地”,强调曲靖市要在打造“绿色食品牌”高原特色农产品和“绿色能源牌”先进制造业上继续发力;至于“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玉溪:创新、枢纽、同城化
第3个说玉溪市。玉溪市经济总量在云南省内虽不如昆明和曲靖这类经济大市,但人均GDP全省第一,是“藏富于民”,玉溪之于云南就像浙江之于中国。
同时,玉溪市因地理位置相对靠近昆明市中心城区,因此其中心城区和澄江市被纳入昆明都市圈,云南省级层面支持昆玉同城化发展,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云南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已明确,要提升玉溪城市功能,加快昆(明)玉(溪)同城化进程,强化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物流枢纽功能,积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构建重要的跨区域能源互联互通枢纽。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玉溪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枢纽、科教创新型城市”。
玉溪市2个定位中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枢纽”,强调玉溪市在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中要发挥其国家物流枢纽作用;“科教创新城”,强调玉溪市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接续发力,助力云南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在玉溪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开版中,玉溪市的总体定位是“滇中崛起增长极、乡村振兴示范区、共同富裕示范区”,强调玉溪市作为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在建设滇中城市群中发挥增长极作用;在云南省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
红河:民族、开放、旅游
第4个说红河州。红河州在云南省内经济总量仅次于昆明市和曲靖市位居第三,境内生态环境优越、人文资源丰富,北连滇中、南通东盟,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前沿,区位优势明显。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红河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为“对外开放新高地”,强调红河州在云南省建设南亚东南辐射中心的沿边开放作用。
红河州念念不忘的建设滇南中心城市,批复只是明确“推进蒙自、个旧、开远一体化发展”,并未提及支持红河州建设滇南中心城市。而且云南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也只明确支持红河州建设红河城镇圈,只支持蒙自建设州市级中心城市。
猜测其中缘由,可能与红河州作为沿边民族自治州,综合实力在云南省内不算突出;从国土安全角度考虑,也不适合建设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而且,包含蒙自、个旧、开远等滇南中心城市在内的北部7县市已纳入滇中城市群。
同时,红河州作为民族自治州,在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将承担相应职责;作为滇南旅游宝地,红河州也会在云南省域旅游中有所作为。
楚雄:民族、通道、能源
第5个说楚雄州。楚雄州作为云南省内彝族自治州,在滇中城市群5个州市中经济实力最弱,但却是“滇中走廊”和“川滇通道”,境内有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楚雄州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分别强调楚雄州作为民族自治州在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的应有职责,以及其作为省内绿色能源大州的发展定位。
昭通:开放、北大门
第6个说昭通市。昭通市是“云南省北大门”,地处川滇黔三省接合部。昭通尽管偏居云南东北部,却是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通道。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持下,昭通市成为云南省滇东北开发开放承载区。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昭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是“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强调昭通市在云南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地处乌蒙山区的昭通市,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建成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是昭通市的重要使命。
云南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已经明确,要打造昭通城镇圈、培育滇东北城镇群,加快滇东北开发进程,加强昭通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链接,融入长江经济带,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强化功能配套,辐射带动滇东北开发,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
文山:生态、民族、兴边
第7个说文山州。文山州是“云南省东大门”,是云南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通道,但文山在云南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只涉及文山城镇圈和沿边城镇带。
文山州是云南省石漠化最严重地区,也是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革命老区。其辖下7个县市,5个县主体功能定位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只有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文山市和砚山县被定为省级城市化地区,旅游知名度也远不如滇西。
一句话,文山州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好,也不是云南省重点开发开放地区。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文山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为“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分别强调文山州作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边疆贫困地区的发展要求,以及作为民族自治州在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的应有职责。
西双版纳:民族、旅游、开放
第8个说西双版纳州。西双版纳州地处云南最南端,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也是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而且西双版纳州毗邻老挝、缅甸两国,是云南省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和物流枢纽。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西双版纳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为:“世界旅游名城、沿边开放示范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分别强调西双版纳州要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优势提供面向国内国际的优质旅游产品,发挥自身毗邻老挝和缅甸的区位优势打造开放前沿、助力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及作为民族自治州在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的应有职责。
西双版纳作为云南省一块宝地,尽管在云南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其辖下3个市县全部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但这并不影响西双版纳在云南省对外开放和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妨碍西双版纳未来的发展前景。
普洱:绿色、康养
第9个说普洱市。普洱市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地州市,下辖9个民族自治县,六成常住人口为少数民族,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普洱茶、普洱咖啡享誉全国。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普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康养旅居目的地”,分别强调普洱市要创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发展特色生物、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休闲度假四大绿色产业,以及利用自身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助力云南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
其实,普洱市也是云南省边境地州市,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拥有2个国家级一类口岸,但在云南省对外开放格局中,普洱不如南边的西双版纳州重要。可能是因为普洱作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国家使命优先于省域职责。
从规划定位来看,普洱不愧是云南省16个州市中“最绿色”的。
临沧:开放、可持续
第10个说临沧市。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也是少数民族众多的边境城市。临沧作为边境城市,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
临沧市如今拥有3个国家通缅口岸、1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在云南省8个边境州市中区位优势突出。因此,边贸是临沧这座城市自古至今的重要特征。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临沧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分别强调临沧市要肩负国家使命要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及发挥自身交通区位和边贸优势,肩负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重要节点职责,助力云南省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德宏:枢纽、口岸、开放
第11个说德宏州。德宏州是云南省与缅甸接壤最多的地州市,其辖下5个县市就有4个位于边境线,拥有5个国家口岸,是云南和我国对缅经贸合作的核心区。
德宏州作为中缅印度洋主通道,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重要陆路通道,口岸综合流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口岸经济优势突出。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德宏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为“面向印度洋地区开放的陆路枢纽、沿边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示范区”,分别强调德宏州在云南省乃至全国面向印度洋地区开放格局中的陆路枢纽功能,以及发挥其口岸经济优势建设云南省沿边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示范区的使命。
尽管德宏州接壤的缅甸国内政局动荡,但德宏州的口岸优势会使其未来可期。
保山:兴边、旅游
第12个说保山市。保山市位于云南省滇西重镇大理和边境城市德宏之间,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与大理同为滇西城镇群的核心城市。
保山市西部的腾冲市作为边关重镇,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西南端点,具有重要的地理标志意义。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保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为“兴边富民示范区、文化旅游胜地”,分别强调保山市作为云南省重要边境城市在兴边富民上的职责,以及支持保山市发展以腾冲历史文化名城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业。
大理:民族、旅游
第13个说大理州。大理州自古便是云南滇西重镇和交通枢纽中心,是我国唯一白族自治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资源众多、名气不输省会昆明。
大理州是一个不用过多介绍的地州,其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使其成为云南省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宝地,是最能代表云南省地方民族文化的地区之一。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大理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分别强调大理州在云南省旅游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作为民族自治州在云南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的职责。
大理州常被誉为“诗意栖息地”,可以代言“健康生活目的地”。
丽江:生态、旅游
第14个说丽江市。丽江市自古便是云南滇西北重镇,在旅游知名度上不亚于隔壁大理州。丽江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三项世界遗产的地级市。
丽江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在云南省生态保护格局中地位重要,辖下5县区中3个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肩负保护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屏障的重要责任。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丽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分别强调丽江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发展旅游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屏障的重要职责。
丽江市拥有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让其在众多旅游城市中经久不衰。
怒江:生态、民族、旅游、脱贫
第15个说怒江州。怒江州位于云南省滇西北,是中国唯一傈僳族自治州。因偏居西北一隅、境内地形复杂、交通极为不便,经济实力在云南省内常年垫底。
怒江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区位重要,辖下4县市全部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作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拥有虎跳峡等高山峡谷奇景。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怒江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为“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脱贫致富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高山峡谷旅游胜地”,分别强调怒江州在保护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屏障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省脱贫致富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民族自治州在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的重要职责,以及挖掘高山峡谷旅游资源融入“三江并流神奇秘境魅力区”旅游片区中。
迪庆:生态、民族、旅游
第16个说迪庆州。迪庆州位于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是云南省唯一藏族自治州。迪庆州因为自然条件和发展滞后,经济实力在云南省内常年倒数第二。
迪庆州作为云南省内海拔最高的地州,拥有高山峡谷、雪峰冰川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全州3个县市全部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区位重要。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明确,迪庆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为“世界的‘香格里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全国精品旅游目的地”,主要强调迪庆州要发挥世界知名的神秘藏区魅力、打造全国精品旅游目的地,在云南省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保护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屏障中的重要职责,以及其作为藏族自治州在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的重要作用。
迪庆州虽地处偏远,但却拥有无穷魅力,算是“秘境云南”的最佳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