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邃古的历史中穿越,还是在现实的世界中踟躇,抑或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不时浮现在我眼前的,常常是伍子胥的那双眼睛。
◆作者李光荣在江苏苏州伍子胥塑像前
2500年前的伍子胥到底长得什么模样,你我都无缘目睹。最先对伍子胥象进行正面描写的,不是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伍子胥列传》里,而是来自于被称为杂史的《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中:“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这比巨人姚明还高的身材以及腰围和眉广显然有夸饰的成分。
文思泉涌的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又加上了“目光如电,有扛鼎拔山之勇,经文纬武之才”,便成了对伍子胥较为完整的概括,一个魁岸超群、英武神勇的形象跃然纸上。冯先生的这一神来之笔,真可谓点睛之笔,被称为“心灵的窗户”的眼睛使伍子胥一下子有了神采,也许新新人类常说的“放电”就是从这里来的。
◆苏州火车站南广场伍子胥雕像
考察历史发现,中国最重视人才的时期当是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群雄争霸,此消彼长,表面上是争夺领土和人口,实质上是争夺人才。伍子胥的曾祖父伍参以其大智大勇走进中国历史,率先扛起伍氏的大旗,被尊为得姓始祖。“孝周匡楚”的伍氏一族,从此在楚国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名震一时。
我们高兴地看到,楚庄王在伍参(史籍中载为其子伍举)隐谏之下,一飞冲天,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跻身“春秋五霸”之列。我们也痛惜地看到,就在楚国如日中天之际,其人才战略出现重大失误,严刑峻法、滥杀无辜,逼使一个又一个经世之才逃亡国外,“楚材晋用”“楚材吴用”“楚材越用”相继出现,把楚国的墙基掏空。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无辜诛杀,而这最终引发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复仇绝唱。
◆浙江嘉兴伍相祠
在湖北省监利市城区繁华地带,有一尊伍子胥塑像,俯首抚剑,锁眉瞪目,可以看作是伍子胥亡奔吴国时的生动写照。故国的情感撕裂于心,仇恨的烈焰燃烧于胸。当狠心的“父母”要遗弃并且追杀自己“儿子”的时候,无立锥之地的伍子胥不得不亡走异国他乡,将那双冒火的眼睛,留在了故国阴霾的天空……
安徽省含山县昭关伍相祠里,左手握剑、右手持简意为“文武双全”的伍子胥,脸色铁青,愁眉紧锁,炼狱般的煎熬,一夜须发皆白。那一双红肿的眼睛,送走了黑夜,迎来了光明。渔父和浣纱女舍命相殉,伍子胥一诺千金,知恩报德,声凌浮云,可歌可泣!
◆安徽含山昭关内伍子胥立像
苍天有眼,餐风露宿、九死一生的伍子胥终于来到吴国。那一对相互信任的目光,拉开了吴王阖闾与伍子胥风云际会的序幕。江苏省苏州市胥门外的伍子胥雕像,挺胸昂首,凝视远方。在那双睿智的目光深处,是阖闾城的耸立,是胥溪和胥浦的凿通,是吴国的崛起和称霸。凭借这强大的国家机器,伍子胥向楚平王及其私产楚国宣战,报仇雪恨。
在典籍的记载中,当伍子胥父兄被戮时,没有见到他“哭”的字眼;而当仇敌楚平王死去时,伍子胥却是“坐泣于室”。这前后反常的举动,将一个铮铮硬汉、烈丈夫的形象展露无遗。男儿有泪不轻弹。伍子胥眼里淌出的滴滴泪水,成了复仇的烈焰,成了覆灭王权的洪涛,“其孝甚大,其心甚勇!”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伍子胥像
可是吴国的好运不长。这个靠人才的智慧一夜崛起的暴发户,也因犯下与楚国同样摧残人才的错误,像流星一样刺激了众人的目光后,从高空飞速坠落。伍子胥深感吴王阖闾知遇之恩,涌泉相报,在阖闾丧命于越国兵戈下之后,继续尽心竭力辅佐新王夫差,在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候,仍然舍命进谏。
伍子胥以其敏锐的目光,洞悉越王勾践“装孙子”背后的阴谋,力举除去这一心腹之患。在夫差深闭固拒、刚愎自用时,史籍对伍子胥有这样的描写:“目若夜光,声若哮虎”、“目如熛火,声如雷霆”。这双喷火的眼睛,让一个“不以身死隐君之过,正言以忠君,直行以为国”的老臣的性格得以充分体现,同时也为他的犯颜忠谏画上了句号。
吴王夫差的那柄宝剑,将伍子胥送上了西天,也将吴国送上了断头台。伍子胥的预言可怕地变成了现实,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铁蹄踏进了伍子胥当年修筑的城池,伍子胥的预言可怕地变成了现实。“心太软”的吴王夫差,因无脸见忠臣伍子胥,不得不蒙面自杀。那被“三寸之帛”蒙住的眼睛,在时刻警示后人,不要被谗言、谎言和甜言蒙住双眼。冯梦龙先生在郑重写下“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这两句诗后,为《东周列国志》作结煞笔。
◆苏州伍子胥墓
谈到伍子胥饮剑属镂,我们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吴国太宰伯嚭。伍子胥曾当作夫差和伯噽的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伯嚭当面奉承国君,以求得宠的目的所在:“币帛以求,威诸侯以成富焉”。也就是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谗臣加贪官,一个品质低下的腐败分子。如此说来,伍子胥就是一个不屈不饶的反腐斗士了。可悲的是,刚韧耿直,“不同邪曲;捐躯切谏,亏命为邦;爱君如躯,忧邦如家;是非不讳,直言不休”的伍子胥,最终却死于小人的谗言和昏君的王权之下,留下了“一个人到来可以兴国,一个人之死可以亡国”这一令人深思的话题。
在龙年端午节到来之际,我又来到了伍子胥后半辈子生活的地方苏州,又来到了相传悬挂过他头颅的胥门。“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这振聋发聩、惊世骇俗的声音,又久久地在我耳边回响。“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那怒目圆睁、须发戟张的一幕,又久久地在我脑际闪现。
◆苏州胥门
这一幕,也同样在我脑海萦回——在伍子胥去世后6年,越军径直攻入吴都,“欲入胥门”,此时的伍子胥大发神威:“头巨若车轮,目若耀电,须发四张,射于十里”,“即日夜半,暴风疾雨,雷奔电激,飞石扬砂,疾于弓弩”。那如电的目光,穿越勾吴的茫茫夜空,也穿越了历史的寂寥天空。原来,伍子胥悬眼国门的目的,只是想用来使夫差感到困窘和难堪,而越国真的要进入自己国家了,他又于心不忍,于是就制造了暴风骤雨来迫使越军败挫,士兵倒毙。《吴越春秋》作者大胆的虚构和夸张的描写,使虚化为神灵的伍子胥为吴国做出了最后一点贡献,拳拳爱国之心天地可鉴。“生禀英灵之气,殁为正直之神,忠孝兼备,垂芳百世!”
◆苏州端午节祭祀伍子胥
伍子胥作为一个代表正义的力量在现实世界中被无情地毁灭了,而在另一个世界却以另一种形式获得了新生,由一个并非完美的人最终变成一个受人景仰和祭拜的神,“安澜护国,福被群黎”,惩恶扬善,有求必应。
至迟在南宋前,在今湖北襄阳市城内有伍子胥庙,每任“市长”到此履新“必应躬往”,其到任后的首件大事就是毕恭毕敬地前来“报到”,这些封建官吏们诚惶诚恐,生怕得罪了这里的土地爷。虽然用今人的眼光来看其有迷信的成分,但伍子胥那灼灼目光的威慑力足以让那些贪官有所收敛。
◆浙江杭州祭祀伍子胥
不知不觉中,我又来到了监利市城区伍子胥塑像前。从他一开始“站”在这里几十年过去了,我已无法记清多少次与他擦身而过。在老车站前观望,目睹的是他的侧影;从酒店里面出来,看到的是他的背影;驻足商场门前,映入眼帘的是他模糊的身影。今天,当我虔诚地来到他跟前,近距离地审视他的时候,这才发现,他那像孔乙己的“长衫”多年没有清洗而显得有些污秽破旧,头上也已像过昭关时那样“长”出根根“白发”。
☝关注我们,给您好看☺谢打发 越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