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公元前555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姑苏城之父。
◆作者李光荣在苏州伍子胥纪念园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从这些粗线条的文字表述以及他俩的人生旅程中,我们至少可以作如下的解读——
伍子胥早孔子4年出生,早5年离世,伍子胥在世72年,孔子享年73岁。虽然一个降生在楚国,一个坠地于鲁国,但他们在同一个星球上共同生活了67个春秋,一个尚武,一个崇文。
他们俩都为单名:伍员(读yún云)和孔丘。而伍子胥的表字和孔子的尊称,都比本名的名气要大得多,真可谓“喧宾夺主”了。
孔子的“子”,与孟子、庄子、老子、墨子中的“子”一样,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那么,伍子胥的“子”呢?从《史记·伍子胥列传》《吴越春秋》中多次作“伍胥”、《越绝书·篇叙外传记》中作“五胥”,其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在《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中分别作“伍子奢”和“伍子尚”,以及《淮南子·人间训》中也作“伍子奢”来看,其中的“子”也可能是尊称。
孔子字中的“仲”,明确说明其排行老二,以致有“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之说。可在“文革”时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柳下跖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高举反孔大旗、与孔老二展开面对面斗争的无畏战士”,“柳下跖痛斥孔老二”更是家喻户晓。那么,孔老大呢?叫孟皮,实际上是没有名字,“皮”指的是跛脚,是个残疾人。古人的长幼排行是“伯仲叔季”,而嫡长子排行称“伯”,庶出长子排行则称“孟”。孔老大与孔老二一样,并非正室所生,所以只能称“孟”了。
◆连环画《柳下跖痛斥孔老二》,秦云海绘画,河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而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与曾祖父伍参、父亲伍奢和弟弟伍子胥一起,同被《辞源》所收录。其为棠邑大夫,时称棠君,治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清秦嘉谟辑补《世本·氏姓篇》云:“棠氏,楚棠邑大夫伍尚,其后氏焉。”其中的“君”或作“尹”,因此伍尚被认为是南京地区有史记载最早的行政长官,也就是首任南京市市长。他与父亲一起被楚平王斩于市曹,这也直接引发了伍子胥最激烈的复仇绝唱。
◆伍氏后裔在安徽利辛县伍奢冢庙遗址旁伍圣禅寺祭拜祖宗三圣(伍奢、伍尚、伍子胥)
父兄的冤死,毁灭了伍子胥做一个忠臣孝子的志向,他义无反顾地背离故国家园,衔着血海深仇夺命亡奔。《越绝书·德序外传记》谓:“子胥挟弓去楚,唯夫子独知其道。”说的是孔子有先见之明,“见微知著,睹始知终”,只有他预知了伍子胥去楚入吴后的结果。一夜白头、九死一生的伍子胥终于来到吴国,成为辅佐两代吴王的重臣,而最终却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留下了“一个人到来可以兴国,一个人之死可以亡国”的令人深思的话题。
因一生在礼崩乐坏的现实中追逐理想主义,孔子的政治生涯带有很强的悲情色彩。与鲁国君臣政见不合愤而辞职的他,周游列国14年,四处碰壁,“累累若丧家之狗”。在将去楚国应聘为官时又被陈、蔡两国围困于荒野、“绝粮”而搅黄。就在伍子胥去世的这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返回鲁国,眼见自己的政治理想还是无法施展,就转而致力于讲学和著述。于是,世界上就少了一个蹩脚的官僚,却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唐朝吴道子《先师孔子行教像》
说起“圣人”,人们自然首先想到的是孔圣人。不过,孔子走向圣坛,比伍子胥要晚200多年。其见于文献最早的记载,是战国末期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的《五蠹》:“仲尼,天下圣人也。”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中有一篇曰《鬼神之明》,其中第三简有:“五子疋(胥)者,天下之圣人也。”专家分析是《墨子》的佚文。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伍子胥逝世16年之后诞生的墨子的这篇佚文,是现存文献中最早将伍子胥作为“圣人”的记载,也是对伍子胥的最高评价。在成书于战国后期、被誉为中国地方志鼻祖的《越绝书》中,也有称伍子胥为“圣人”的痕迹。
◆战国楚竹书:“伍子胥者,天下之圣人也。”
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接受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公元元年,孔子始有封号,西汉平帝刘衍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其后,孔子又屡次被尊封,先后被封为“文圣尼父”“先圣”“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1530年改称“至圣先师”。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的地位也在这些尊封中确立下来,也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收藏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里的“万世师表”金匾
而伍子胥则逐步从真实的历史人物变成为受世人景仰和祭拜的神。自春秋时期吴地首开伍子胥祭祀以来,历代相袭,到东汉时期伍子胥庙祠就已十分兴盛。民间的灵魂抚慰一旦得到官方的认可,就立刻上升为官方的灵魂抚慰活动。
据清光绪《吴山伍公庙志·历代褒封祀典》载,最早的是汉高祖封“忠靖君”,最频繁的是唐昭宗在5年时间内先后封“惠广侯”“惠应侯”和“吴安王”,伍子胥从此有了“王”的头衔。1012年,宋真宗“诏封神为英烈王”,由此引发了历代封祀的接踵而来。宋高宗加封“忠壮英烈威显王”,宋孝宗、宁宗累封为“忠武英烈威德显圣王”,元成宗加封“顺祐忠孝威惠显圣王”。清雍正皇帝钦定为“英卫公”;乾隆皇帝更具体化为“钱塘江之神”,后又“扩权”为“江海涛神”。
◆浙江嘉兴伍相祠里的伍子胥
在典籍的记载中,伍子胥与孔子未曾谋面,可民间却并不这么认为。在评书《伍子胥鞭尸》(花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中,伍子胥不仅与孔子见过面,而且还当面拜他为师,孔子还给他写过两封信到鲁国去搬兵。在伍氏后裔中,还有孔子与伍子胥“义结金兰”的说法流传。可不论怎么说,幸运的是,孔子修订的《春秋》后附的《左传》,成为关于伍子胥史料最早的典籍记载,也算是这位万世师表的孔圣人为推介伍子胥所作出的间接贡献吧!
◆日本阿部正伦孔子画像(1800年秋)
在评书《伍子胥鞭尸》中,有个说法最为奇特,也最为不经,说伍子胥知道楚平王墓的地点是孙武和孔子“透露”的。因找了七处都是疑冢,伍子胥便去向二位高人请教。无奈,孙武只说了“见石方得信”、孔子也只说了“遇金便知音”便都紧闭嘴巴,不再言语。后来,伍子胥终于领悟了其中隐含的意思。根据两位姓“金”的“石”匠的指点,伍子胥找到了王茔之所在。对于伍子胥后来的举动,《吕氏春秋·首时》载为“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谷梁传·定公四年》记为“挞平王之墓”,而《史记·伍子胥列传》则说成是“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据《越绝书·篇叙外传记》载,孔子的学生问他:“笞墓何名乎?”孔子回答说:“子之复仇,臣之讨贼,至诚感天,矫枉过直。乳狗哺虎,不计祸福。大道不诛,诛首恶。子胥笞墓不究也。”意思是说,儿子为父亲报仇,臣子讨伐独夫民贼,孝义和忠诚感天动地,难免会做些矫枉过正的事。比如母狗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小老虎,根本就不会去想日后是祸是福。忠孝大义的举动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要谴责的是制造祸端的罪魁祸首。孔子最后大度地说,伍子胥“笞墓”这件事就不必去追究了!这一评论最为直接,带有总结色彩。
◆苏州伍子胥祭祀典礼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记载了孔子对伍子胥的看法:“子以义者为听乎?则伍子胥何为抉目而悬吴东门?……伍子胥前功多,后戮死,非知有盛衰也,前遇阖闾,后遇夫差也。”对伍子胥的遭遇表示同情。荆门郭店楚墓战国竹简在东宫之师的一篇《穷达以时》教科书中,也有与孔子所说相类似的说法:“子胥前多功,后戮死,非其智衰也”,说明当时即使是楚国宫廷也并没有把伍子胥当作是“叛臣”“贼子”,而是与屈原一样当作忠臣孝子一类的正面人物来看待的。
☝关注我们,给您好看☺谢打发 越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