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身边丨连续三年发现癌变,这些习惯是“帮凶”

政务   2025-02-07 12:16   浙江  

健康杭州·专家在身边



本期专家

周益峰



● 杭州市一集团杭州市消化病医院院长助理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个人简介


胆管结石胆管肿瘤、胰腺结石胰腺肿瘤的ERCP及EUS诊治;对食管癌胃癌及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内镜诊治,对幽门螺旋杆菌、反流性食道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便秘等诊治具有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


湖滨院区:周三下午、周日上午

城北院区:周四上午

本期看点

为什么连续三年查出早期胃癌?

胃癌的癌变过程是怎样的?

胃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01


胃胀难受、隐隐作痛

三年里一次又一次敲响警钟


“周主任,我又来找您了。听你的话,最近烟酒都少了,不知道胃有没有好一些?”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消化内科周益峰主任医师的诊室,坐着一位“老熟人”肖伯伯(化名),这已经是他们认识的第五个年头了。


75岁的肖伯伯家住临安,退休后终于有时间享受生活。但连续三年传来的坏消息,一遍遍为他敲响了警钟。


图片来源于版权图库,请勿转载


此前,肖伯伯自觉身体还不错,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偶尔胃口不太好,腹胀难受、隐隐作痛,忍忍也就过去了。


有一次酒后,胃疼得厉害,在家人的建议下,他来到市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检查。


图片来源于稿源单位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精查胃镜下,周益峰发现了一处早期癌前病变,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顺利进行切除。


第二年,肖伯伯按时前来复诊。周益峰在内镜下看到,原来的病灶恢复好的,但是在新位置上又出现了早癌,内镜下予以切除。


第三年,又在新的位置上发现早癌病变,继续切除。




02


为什么连续三年查出早癌?

这些习惯是“帮凶”


“临床上我们称之为异时性癌,即术后一年以上,胃新发的非原发部位的肿瘤。”周益峰介绍。


肖伯伯感染幽门螺杆菌多年,再加上常年抽烟、喝酒,长期反复刺激胃黏膜,首次就诊时病情已发展为慢性重度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

图片来源于“太帅图库”


虽然术后接受抗感染治疗,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但胃窦黏膜已经萎缩、肠化。通俗来讲,整片细胞出现了问题,离癌只有一步之遥,它们正排着队向肿瘤方向转变。


幸运的是,肖伯伯终于意识到危险,年度复查胃镜并积极进行治疗,同时在医生和家人的督促下,调整生活作息,戒烟限酒。


第四年、第五年,肖伯伯的胃镜复查结果良好,没有发现新的病灶,萎缩性胃炎也有所缓解,由重度变为轻度,病情逐步趋于稳定。




03


癌变过程很漫长

高危群体更容易被“盯上”


“其实,他第一次来检查时就已经迟了!”周益峰提醒。


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肖伯伯从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随着时间进一步加重,逐渐形成不典型增生,甚至出现高级别瘤变,成为原位癌,需要很长时间。


图片来源于版权图库,请勿转载


“如果能够更早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就诊,早期进行规范诊断和治疗,效果可能会更好。”


大多数早期消化道肿瘤没有特异性,患者本人很容易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


因此,对于一些高危群体,家属对其健康的关注度需要提高。如40岁以上,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喜食霉变食品和腌制食品的高风险人群,如果能够把胃肠镜纳入常规体检项目,主动进行早癌筛查,可以把高危疾病扼杀在萌芽中。



  • 供稿: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
  •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健康杭州”

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




怀了却总留不住?这项检查揪出“元凶”,女子瞬间流泪

醒醒!上班啦!疲惫困倦?这几招让你满血复活

晨起「口干」的人,排查一下这5种病

“年味”这一块,被杭州医护狠狠拿捏了


健康杭州
发布杭州卫生行业动态,提供健康信息服务。(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