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309 篇文章
除夕一大早,李阿姨就起床开始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外面雪花飘舞,家里却充满了热闹的笑声。李阿姨一边忙着招呼儿孙们准备发红包,一边看到手机推送了一条有关脑梗的科普文章。文章中提到,春节期间饮食过量、作息不规律、情绪波动等,都可能增加脑梗的风险。
李阿姨不禁放下了手中的活儿,仔细阅读了文章。她意识到,自己这些年来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节日期间的饮食和作息,可能正是导致健康问题的隐患。她决定,这个春节,不仅要享受团圆的时光,更要通过健康的选择,发起一场“健康挑战”,降低脑梗的风险。
李阿姨首先决定从饮食开始改变。她回想起自己多年来吃得过于咸、过于油腻,尤其是春节期间,总是忍不住多吃一些高盐高油高热量的腊肉、腊肠、酱菜和油炸食品。而这些食物,正是导致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罪魁祸首。长期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梗的主要诱因。
在准备年夜饭的过程中,李阿姨开始调整菜肴的配方。她用新鲜的鸡胸肉代替了红烧肉,采用了低盐酱油来调味,而不再使用腌制过的肉类。她还将多余的油分去除,用清蒸、炖煮的方法代替了油炸。菜品中,她特别加入了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胡萝卜、菠菜和南瓜,避免了高脂肪食物的过量摄入。
“春节不一定要吃得太油腻,适量的清淡饮食既能享受美食,又能保护血管健康。”李阿姨告诉家人。她还特意做了一些低糖水果沙拉和低盐的海鲜拼盘,既能满足大家的味蕾,又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
年夜饭后,李阿姨和家人们围坐一起,欣赏春晚,聊天、打牌。气氛愉快,但李阿姨想到医生的叮嘱,又心生警觉——过年熬夜可不好,熬夜不仅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还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增加脑梗的风险。
“今晚不熬夜,咱们早点休息。”李阿姨提议道。她把晚上的娱乐活动安排得相对轻松,大家玩了会儿桌游,聊了会儿家常,最后在12点前就告别了屏幕,准备入睡。
“保证足够的睡眠,才能让身体恢复,也能帮助调节血压。”李阿姨提醒家人们。
虽然是春节,李阿姨坚持每天晚上保证7到8小时的睡眠,并尽量让家人一起遵循规律作息,避免晚睡带来的健康隐患。
春节期间,家人聚在一起,难免会有一些节日压力——年货购买、拜年礼仪、孩子们的玩耍声,甚至长辈们的叮嘱都可能让人产生些许焦虑。而长期的情绪压力,是脑梗的一个重要诱因。
李阿姨决定,这个春节不再为那些小事烦恼,她带着儿孙们一起去公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宁静时光。晚上,她和丈夫坐在客厅里,喝着暖茶,聊着过去的日子,享受着简单的快乐。
“舒缓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李阿姨感慨道。
除了健康的饮食和作息,李阿姨还决定在这个春节保持适量的运动。每天早晨,李阿姨和丈夫一起去公园散步,走在冬日的阳光下,享受着晨风带来的清新感。
李阿姨特别提醒家人们,冬季外出时,运动时一定要穿上合适的衣物,尤其是要穿暖和的外套、帽子和围巾。寒冷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脑梗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群体。她还鼓励家里的年轻人一起参与户外运动,远足、打羽毛球、踢足球等,既能放松身体,又能增强心血管健康。
“春节期间也要动起来,保持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增强体力。”李阿姨说。
经过这几天的“健康春节之旅”,李阿姨感到身体轻松,精神愉快。她知道,只有通过科学的作息、饮食和情绪管理,才能有效降低脑梗的风险,并在新的一年里,享受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春节虽然是团聚的时刻,但它也提醒着我们: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在欢庆佳节的同时,合理的作息、均衡的饮食和良好的心态,才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法宝。
作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郭庚 主任医师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达医晓护"官网